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教育管理类核心期刊论文范文(两篇)

教育管理类核心期刊论文范文(两篇)

发布时间:2017-08-02 16:38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下面是两篇教育管理类核心期刊论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开放教育文学类形考作业评语,开放教育的实施,让很多网上形考作业的评语变得程式化,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大学人文教育困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素质的

  下面是两篇教育管理类核心期刊论文,第一篇论文介绍了开放教育文学类形考作业评语,开放教育的实施,让很多网上形考作业的评语变得程式化,论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篇论文介绍了大学人文教育困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开放教育文学类形考作业评语》

  摘要:开放教育的目的是借助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培养和提高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大量劳动者的素质。在开放教育文学类专业教学中,对于网上形考作业的评语大多程式化,笼统而流于形式,缺乏温情。如果立足于学生本身,量身定做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的作业评语,对激发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育学生人格会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开放教育,文学类形考作业评语

  一、引言

  当前开放教育突出以育人为本,以提升学生的软硬实力为本,而学生的人格养育离不开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在开放教育学院文学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形考作业评改是重要的一环,而给开放教育学生形考作业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评语是师生间推心置腹的交谈的载体,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精妙真诚的评语,在学生职业素养的行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能从诸多方面完善开放教育学生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考虑学生的职业和人格发展,追求字斟句酌的评语,从而发挥最大的指导和育人效能。

  二、诚于嘉许,宽于称道——驱动开放教育学生“进取”的动力

  现在开放教育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工学矛盾,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赏,而凝聚着他们心血的作业更渴望和老师能有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在网上教学实践中,开放教育的教师应常怀赞美之心,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惊喜,哪怕是几个词语,一个句子都要真诚的鼓励。拟定评语中,老师应诚于嘉许,宽于称道,毫不吝啬地赏识学生,不遗余力地鼓励其学习热情。对那些学习不主动的学生,老师更应该给予学生情感的慰藉,帮助他们唤醒学习的热情和激发进取的动力。

  三、春风化雨,至爱无痕——拨动开放教育学生“感动”的心弦

  “言为心声”,做人讲究一个“情”字,文学本身深含一个“情”字。对文学类学生的评语,要以情动人。这要求教师能深入到开放教育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心灵最细微的活动,要以朋友的身份来“谈心”,把公式化的泛泛评语转化为发自肺腑的真诚帮助。这样缩短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还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开放教育学生对评语的阅读兴趣。“似家常絮语,像亲朋叙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字字句句扣击学生的心弦。只字片语中传递出的是老师在用心去关注他,用情去欣赏他,用爱去发现他。进而熏陶引导他们去关爱他人关照万物,熟悉感动,心怀感恩。

  四、推心置腹,有的放矢——打开开放教育学生“真诚”的心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诚信之言,立真人人格。我们要求教育开放教育学生诚信为人,在文学作业中有我的心迹。因此,老师在评价开放教育学生的作业时,也要遵循开放教育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要做到正确客观,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不要求全责备。在学生作业面对的问题中分析,重点点评,给他们拨除迷雾,指明方向,开出“对症良方”来,使其有所警醒和收获。教师的评价时还要因人而异,推心置腹,客观公正,治学严谨,必然会对开放教育学生耳濡目染,真心换真心,教师的真诚必会打开开放教育学生心灵中的那扇真诚之门。

  五、智慧幽默,少下断语——丰富开放教育学生的健康情感

  开放教育学生情感丰富,面对社会与竞争,他们承载太多的精神压力,因此有些作业中表现出一种悲观的情绪。教师要善于发现,可用商量探讨的口吻,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使之能获得一种思索的冲动,产生再创造的欲望。所以,老师在理解他们的基础上,可采用启发式评语,委婉含蓄,尽职地启迪开放教育学生,引导他们遇事冷静,少抱怨,多些正能量,积极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有如此健康的生活的态度,豁达的胸襟和高境界,开放教育学生笔下才会流淌出清新、俊美的文字。

  六、少下断语,多些商榷——培养开放教育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毫无疑问,教师的评语只能代表一家之言。所以,教师不应轻下断语,而应多站在平第的立场上进行探讨。探讨式的话语是一种对学生充分尊重的体现,会传达给学生一种老师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教师可采用绵针式评语,有目的的暗示开放教育学生改正作业中的不足,使作业写的更加完美。教师的这种客观、平等、民主、宽松的讨论氛围,也培养了开放教育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人格要求。开放教育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而在网上教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教师也要借助手中的笔,与开放教育学生坦诚交流,借助智慧,在作业评语中渗透对学生的人格养育。

  参考文献:

  [1]朱秋玲.用鼓励性评语扬起孩子自信的风帆[A].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八卷)[C].2014,2.

  [2]胡永华.评文论章重人文激趣启智促发展[J].学周刊,2013,(30),9.

  [3]李杰.大学生政治素质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4]冯丹红.关注字词句背后的创作主体——论情感式作文评语的建构[J].大众科技,2011(06)139-140.

  作者:周岑

  《大学人文教育困境》

  摘要:我国现代大学至今已经走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始终是大学的使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关于大学要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的辩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要体现时代特色,满足时代需要。大学作为人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阵地,应积极发挥其思想引领、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缺位;缺失;大学教育

  长久以来,大学被视为文化高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栋梁之材的使命,担负着传承与弘扬民族历史文化的责任,大学文化,能够助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如何发挥好大学的文化育人作用,需要我们认清大学的服务功能,认清我国现代大学的发展脉络和现实状况。

  一、人文教育缺位之困:我国现代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

  我国的现代大学起于19世纪的洋务运动时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我国近代新教育的萌芽阶段,带有西学与传统教育相交融的色彩。到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欧风美雨的浸润以及民族危机的深化,社会上“科学救国”的呼声日高,大学应该着重发展技术教育的主张也逐渐成为强势声音,由此带来我国大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倾向,随之引发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关于大学要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的辩论。1941年,梅贻琦指出:“学习技术愈勤,离开修养愈远。”“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梅贻琦结合当时的大学状况一语道明:“通识教育的不足,是今天大学教育的一大通病”,并指出:“大学机构之所以能收到‘新民’之效,无非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作为社会之倡导者与表率”,“第二条途径是,孕育涵养新文化因素并下功夫磨炼、悉意探求。”[1]梅贻琦的通识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思想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

  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后,也曾倡导大学应重在“谋道”而非只在“谋生”,阐明了大学教育的主旨,将大学教育提升到文化自觉的层面。两位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影响是深远和深刻的。新中国成立后,先是接收改造了旧大学。受到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在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各大学就开始学习苏联单科大学的模式,进行院校调整,采用苏联的专业目录进行专业设置,结果是,我国高校的专业门类越来越多,专业设置却越来越窄,全国使用统一的教科书,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也基本实行标准化管理,很多专业教材甚至直接使用苏联教材,聘用苏联教员。我国大学的苏联模式化,使一些大学在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受到较长时间的影响,甚至“依然没有清除苏联专业化教育的弊端”[2]。由于一些大学在实践中盲目机械地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原有合理的、有益的东西,如公私立院校并存、中央与地方共同办学、通识教育模式等合理的制度和模式近乎一概予以否定,教育理念缺乏具体分析和批判继承的精神,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中学科发展不平衡、专业设置较窄,以及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等问题。

  另外,教育目标过于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如强化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却弱化了教育的文化功能,使我国大学教育的学科发展出现了缺位现象,大学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不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受到中苏关系破裂以及国内社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工作也以“教育大革命”和教育调整为主要内容,还是没能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和话语体系。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以及经历高等学校三年不招生、工农兵上大学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斗、批、改”运动之后,从表面上看,我国的大学教育似乎已经达到力图清除一切外国模式的干扰和影响的目的,但事实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到崩溃的边缘,从形式到内涵,丧失了高等教育的本意。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重新走向世界,随即出现了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景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陆续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法规,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因素的冲击,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凸显。在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逐渐出现“重科技、轻人文,重应用、轻基础”的倾向,大学教育的实用主义思想甚嚣尘上,学生培养的“工具化”模式逐渐背离了大学教育的文化功能。因此,结合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对素质教育的探索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影响,很多教育界人士开始呼吁对教育功能的理性思考,尤其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文化自觉”的理念,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点研究。但是,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还缺乏科学的认知,也无法达成共识。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社会上关于教育改革的呼声日高,而教育的功利化危害也在日显,从目前我国高校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还是普遍突出对单一知识和能力的追求,人文传统被淡化、人文教育功能被弱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突出科技教育,弱化人文教育,突出单一专业教育,弱化人格整体教育”,导致当今一些大学生的学习观突显为追求功利,淡于修养,实用第一。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设置所关注的个人主体目标也大多还是低层次目标,即满足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却忽视了人的高层次精神方面的需求,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缺位现象仍然是令人忧虑的问题。

  二、大学生成长之困:家庭、学校、社会等三方的教育引导缺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集体教育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层面更注重人的个性层面的成长,如个人生活习惯和个性品质特性的培养,而集体教育则更注重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因为每个人同属于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个体家庭也是社会单位,所以,家风和社会风气就是一种互通共融的关系。从历史文化层面来说,家风是包罗文化密码的“中国书本”,既是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的集体认同,也是每个人成长的精神家园。“家风”是当代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更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目前,已经有一些从事教育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的人士,提出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与其文化教育水平不对等的问题,这既损害了大学生的自身形象,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家庭和学校、社会、个人的教育缺失。1.家庭和学校教育导向功利化当今的大学生群体,多为独生子女,成长在众人的悉心呵护、甚至是无原则的溺爱环境下。

  他们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在热炒“素质教育”概念,另一方面,挣扎在功利化教育的角逐中,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声浪中,从启蒙教育阶段就开始接受功利化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始超前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在小学阶段就要接受排名的考验,在中学阶段要有考名校的理想,而伴随其中的所谓“素质教育”,通常都是在为升学加分而做的各种准备,他们在全部的基础教育阶段几乎就在为登上最后的“名校”这座高峰而努力。目标定位决定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功利化色彩,家庭对孩子的关注自然是除了分数而无暇顾他,功利化的教育导向决定了“工具化”的培养模式,“修身成人”的教育思想已经越来越远离一些家庭和学校。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重教育、讲礼仪传统的民族,在先人留给我们的经典中,如《论语》《孟子》《韩非子》等,都有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经验以及讲述人伦关系的记载和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随后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家训”问世。近现代的《曾国藩家书》,在平淡的家常中蕴含真知良言;《傅雷家书》,则是饱含父爱的教子名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涵养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途径应该是优良的教育,这种优良的教育就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又是“形成一个人最初为人的本质,形成一个人灵魂的雏形,构成了一个人未来一切行为的内因”[3],而这恰恰是当今一些大学生所缺失的。

  2.社会氛围不良因素的影响人一旦生活在为功利意识所充斥的社会氛围中,很容易被熏染成除了“成功”别无信仰的人,甚至会养成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的可怕的社会心态。我们当今所处的这个时代,人类已经脱离了生存危机,培养人的崇高信仰,已经成为现实需要。正所谓“物质欲望满足了,还在物质欲望这里不停顿地挖掘,就只能是荒诞和荒淫”,“出路要靠心的发育、精神的发育”[4]。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功利意识、物欲膨胀、精神迷茫等不良社会风气,必然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国古代读书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目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朽的为人处世美德,因此,我们的先人才能有“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5]的人生志向和博大的胸怀。而当代一些人在应试教育环境和功利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功利意识突显,人文情怀缺失,因此,大学教育有责任为大学生弥补人文修养教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精华,从现代文明中寻求文化价值,让大学生在仁爱思想的熏陶中萌发道德追求,在现代美德的感知中自觉完善人格,充分发挥大学教育中思想引领、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

  3.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的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等时代特征鲜明,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4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人。尤为重要的是,占中国总人口接近二分之一的网民,90%以上是中青年人[6]。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人。从数字对比中可以显见我国网络的发展速度和网民规模的扩张性。高校的网络化环境,必然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化特征。网络能够满足人们对信息的快速需求,但网络化也容易导致知识的碎片化和信息失真、误导认知等问题,这也是当今我国大学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学生崇尚专业至上思想,认为大学阶段就是要把专业课学好,毕业后能够找一份好工作,所以,他们对专业课以外的其他课程和活动基本是漠不关心的态度;另一类学生则是处于茫然状态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一些大学生对基本的文明礼仪缺乏自觉意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识模糊,对我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态度淡漠,自我教育意识不足。

  被称为“网络世界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认知碎片化、文化认知片面化等倾向,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既是当今时代下中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大学生文化自觉的重要认知途径,因为“文化自觉建基于民族成员对文化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知、文化发展趋向与规律的深刻把握、民族文化责任的历史担当”[7]。在人们时常感叹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候,在社会上重拾“家风”教育,无疑有助于提醒我们: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丢了好的“老规矩”,因为好的“老规矩”就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其精神内涵首先是一种对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态度,如“大国工匠”的专注精神、“一生择一事”的执着精神等,无论经历怎样的时代变迁,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精神底色。当然,传承有益的“老规矩”,教育是关键。“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不学礼无以立”等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不仅应该很好地传承,还应该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以及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培育,无疑都具有积极意义。传承“老规矩”的现实意义绝不仅限于规范家庭成员的道德操守和个人品行,还能够通过每个家庭的道德规范作用来影响社会氛围,进而达到规范整个社会风气的作用。大学教育应该自觉担负起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具有“自知之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

  三、大学教育之本:从以“文”育人到以“文”化人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从哪里来,就不会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懂得如何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地走向未来,这便离不开历史教育,正所谓“历史教育将记忆的训练与灵魂的洗礼做有机的融合,便衍生出人生有自信力的信念和行为”[8]。历史文化修养对于当代人来说,更是迎接全球化挑战必备的人文素质。然而,在当今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冲击下如何不迷茫,思想的发育和精神的发育对于将要承担未来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有着不同于以往的重要性。大学是读书人研究学术、寻求真理的场所,归根结底,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是为了丰富受教育者的内心,而不只是为了适应外界的需要。面对当今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和社会现象,大学教育更要坚守育人的教育根本,要发挥好文化育人的功能。

  1.人文教育的实质是要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性境界,涵养其人文精神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即使是接受技能培训,也同样需要涵养人文关怀,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国的经典文献中有很多相关论述,如《易经》讲“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的成长需要博览群书,人的才智讲博学多识,但一个成熟的人更应该通情达理,内心丰富。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才智,还应该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使大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眼界开阔,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回望人类的发展历史,探寻世界历史上各民族的每一次文化复兴所共有的一个规律:回到文化的源头,温故而知新,吸取知识营养再前进。

  2.大学教育要体现时代精神,回应时代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时代使命。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捍卫本民族国家文化的核心价值,把国家认同感作为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重新塑造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强化本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然而,培育国家认同感需要爱国主义文化的浸润,认知和尊重民族历史文化是培育国家认同感的基础。大学作为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应该积极发挥其思想引领、文化育人的社会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思想引领、文化育人的教育目的。

  3.大学校园文化要让大学生践行文化自觉文化育人重在文化涵养的内在积累,以文化人则重在实现培养目标的外在实践,“大学教育不仅传授学生谋生与生存的技能,还是启迪学生智慧、培育灵魂、建构精神家园的理想高地”[9]。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是维系一个集体的精神纽带,共同的文化背景是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基础。培育国民的国家认同感,除了靠法律的强制规范和道德的自我约束,还需要形成浓厚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而文化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大学校园文化的本质就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范围内营造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育人环节,由此决定了校园文化要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知文化的魅力,深度认知文化的内涵,提升文化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感知、认知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我们已经在21世纪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对21世纪的认识似乎也越来越清晰:21世纪将是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全面创新的世纪。

  新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者将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的核心国家。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归属,那么,文化归属问题必然成为当今很多国家必须重视的问题。虽然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时代的最大特征,但并不代表依靠科技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恰恰是很多由科技进步带来的问题,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解决。人文学科教育带来的软能力,目前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修养,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是当今我国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是民族和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养成,大学的文化引领作用,贵在从以“文”育人到以“文”化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和使命,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坚实根基。

  作者:杨凤霞 单位:绥化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推荐阅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管理类学术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1754.html

《教育管理类核心期刊论文范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