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8-01-05 10:41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艺术设计的主题在于创新,我国的艺术设计中自然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风格的出现也需要相应本土文化的支撑,也要对现有的设计教育进行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引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新设计,摆脱模仿西方设计的窘境,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
艺术设计的主题在于创新,我国的艺术设计中自然也需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风格的出现也需要相应本土文化的支撑,也要对现有的设计教育进行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引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新设计,摆脱模仿西方设计的窘境,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风格。
关键词:本土文化,设计教育,艺术设计
一、当代艺术设计的现状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其特征包含了三个方面:艺术性、技术性及经济性。这就意味着在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培养的是综合型复合人才。由于艺术设计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就要求作为一个设计师要具有表现力、感知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而处于后现代语境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提升,物质生活丰裕,技术发达,从而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环境的变化,人类充分的享受在物质的世界当中。
当设计满足了人类实用的需要之后,便开始了对于艺术美的追求。设计的经济性使得人们将对于美的要求和消费联系在一起,人要从消费行为活动中来获得美的享受,审美主体的人类也从中获得了充分选择美的权利。艺术变得不再遥不可及,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的事物,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使艺术设计也变得更加得深入人心。
二、当代艺术设计的突破点
当代设计注重人性化,个性化和文化内涵,追求精神高于物质的人文设计境界,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如何使设计个性化、人性化,满足人们人有我优个性需求,关键在于构思有新意,掌握新信息,适应客观市场的需要。独创性的艺术设计,构思在首位。丰富的想象力,敏感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设计产生的前提条件。艺术设计的创新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创造力,也就是艺术设计的创新力,因为设计本身就不是模仿、复制,而是具有独创性的创造。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在艺术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创新是艺术设计存在的价值与生命。
三、如何进行创新性设计
艺术设计品要具有使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当技术保障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之后,艺术设计所追求的就是其审美功能,即艺术性。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生活审美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物质的消费不仅仅限于对物质实体的消费,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而逐渐转变为对物质实体所包涵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当这个物质实体所包含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可以被抽象出来,融入消费者的生活中时,设计的目的就达到了。因此,让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拥有一种符号的表征,拥有一种情感体验,将成为设计的方向。
当代设计所强调的不是只满足物质的实用性,而是通过物质实用性所体现出的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及内涵,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创新的突破点在于如何赋予设计品象征意义,使其具有一定的文化魅力,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
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课程设置过程当中,专业的实践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表现能力,专业的基础课程,尤其是一些理论课程则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和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设计,进行设计创新的灵感主要来源,因此在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加强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新设计。
1.创新设计的灵感来源
当代设计是从国外传入国内的,尤其是设计相关的理论体系,及设计教育体系,有着极其深厚的外来印记,设计教学的基本框架至今依然沿用国外模式。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现代设计伴随着工业生产诞生于欧洲,而中国历史的发展包括设计没有工业革命的背景,自然也没有诞生现代设计的土壤,当代设计的发展只有靠学习外来西方文化得来,以至于中国当代设计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在西方设计的影响下摸索前行,有相当程度的模仿。
但设计发展到当今社会,它所追求的绝不仅限于一种形式,或者说设计不再单纯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所以在设计活动必然受到设计者及其设计对象的影响。西方设计中必然带有其地域文化及民族生活方式的印记。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文化背景的差异要求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必须要具有本民族的特点,满足国人对设计的要求。
发展设计及设计教育,一方面是吸收和借鉴他人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另外一方面则要立足于本土文化进行探索。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就应该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以现代设计理论的科学体系为框架,以文化精神为内容,发展自己的设计。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文化,另外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远,涵盖范畴甚广,优秀成果繁花似锦般多样,当代设计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了大量的古代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蕴含了丰富的造物思想。那么在设计教学中就应注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的深厚积淀中滋养自我,借助现代设计合理的程序方法,融民族、文化的精神于其中,打造出中国自己的设计,使中国设计摆脱低水平的程式模仿,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2.教学模式的改变
艺术设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中国艺术设计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就要从民族的本土的东西上去寻找灵感,通过对我们丰富多彩而又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民族特色的继承和研究,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进行提升,整合和重构,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作品,在汇入世界文化融合大趋势的同时,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设计得到承认、发展和提高。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西方的教育模式,建造一种适合于国情的设计教育模式。
设计的多元特征决定了设计需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的共同参与,也就决定了设计教育也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培养设计的创新人才,教育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在进行设计的创新教育时要注意教学体系的科学性与完整性,改革课程设置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1)转变学生观念
目前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对设计存在以下几种误解,一类是认为设计就是画画,只注重绘画的实践技能,而忽视设计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特殊性;一类是由于目前的高考制度造成的,因为设计类的高考文化课程分数较低而选择设计类专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为学习设计不需要过多的文化知识,造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是很主动。加上以往的高校设计教育也是片面地强调设计实践课,使学生受到实用、制作为中心的误导,创造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在学生的课程练习中时常会发现学生上网收集一些产品资料作为参考,稍加改动就成了自己的,这自然不能算作创新,只是仿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此类现象加以重视,合理设置教学科目,加强外艺术史、美学、艺术欣赏等基础课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增加设计学的文化底蕴。还应多接触其他艺术学科,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文学、雕塑等,从多方而寻找设计创新的灵感。
(2)激发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
设计变化速度很快,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也应紧跟潮流,这对教师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时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文化素养及对设计发展趋势的大致把握,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同时在对学生设计作品评价时应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目前的高考制度造成了一部分对设计或者是对艺术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走上了设计的道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是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这部分学生,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喜欢设计,作为教师能够做到的就是在设计作品中给与肯定,所以作品的评价应该更加具有包容性。其次,作品的评价还需要和市场相结合。学习设计一方面可以进行一些概念设计,另外一方面要注重设计与市场的联系,要与市场可接受程度联系起来,尊重市场,了解市场,本着创新的原则,使学生对生活、对社会、对未来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及探求。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有很多种,有发散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无论哪种思维方式,究其根本凡能被称之为创新思维的就需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能对一个问题有着多角度的思考,突破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尽可能产生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案的思维过程。同时借助于形象刺激右脑丰富想象力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属于创新思维。设计史中利用创新思维模式思考并获得成功的设计不在少数,例如A字裙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当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病不能只限于课堂上,机械的对于创新思维方法的概念掌握,而是要帮助学生将这种理念潜移默化到设计中去,这也是进行设计创新教育的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创新人格即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品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的自信、活力、胆识等个性,才能促成创新。毅力和勤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但在创新活动没有达到之前,需要毅力和勤奋使创新活动在困境中持续发展。活力是指设计者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振作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稳健的行动能力。
目前的设计教育单纯的强调设计技法的掌握,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也往往被单纯的技法训练所替代,设计创新教育的改革应该从怎样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创造良好的视觉形象,用怎样的思维方法构思创意去入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另外一方面要通过针对性很强的教学形式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俗话讲,见多识广,学习设计更应如此,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环境,外出考察、参观展览,等等各种形式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既有好的技巧,又有好的心理索质,还有好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从设计的根本意义上来说,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创造意识的战略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他们具有全新的设计观念,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善于把握设计的本质和要领,顺应经济与市场之潮流,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成功之作。
参考文献:
[1] 袁熙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砚祖.艺术设计学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 王雪艳.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07.4
[4] 聂茜,张福昌.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设计在线,2003.11
[5] 桑林.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再思考[J].内江科技,2006年第二期
推荐阅读:设计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及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的重要组成,下面以艺术设计概论为研究对象,围绕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从交互式情景教学、碎片化学习、“共鸣式”案例分析、信息化教学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思考,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实践方法,为设计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2744.html
《艺术设计需要坚持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