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完善有何路径

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完善有何路径

发布时间:2018-07-16 16:23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下面文章主要总结和分析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桥梁,保险机构为保障等形式来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促使农业金融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金融改

  下面文章主要总结和分析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桥梁,保险机构为保障等形式来完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促使农业金融产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金融改革,机制创新

农村金融

  一、问题的提出

  2011年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自十七大以来中央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2012年2月28日,文化部发布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简称为“倍增计划”)又指出,“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重点工程之一即为:培育服务于文化产业的金融市场主体,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推广,建立便捷的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实施文化产业金融人才培养工程,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理论研究,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平台。①因此,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加快转变我国经纪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在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快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九亿多的农村人口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造成我国农村经济的相对落后,农村文化产业滞后于城镇文化产业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我国农村居民物质上得到不断丰富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渠道引导农民的文化消费、推动农民共享城乡的文化成果就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显著成就,但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关注才刚刚开始,农村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力度非常薄弱。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投融资体系,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命题之一。

  然而,虽然目前我国学者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对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机制的系统研究却很稀少,尤其是对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研究更是没有涉及,只是在文化产业的现状和对策中加以提及。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从资金短缺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杨菊认为,文化经费普遍投入不足。传统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城乡文化发展政策失衡,公共文化财政体制尚未覆盖农村,政府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这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而县乡财政乏力,难以拿出足够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无力承担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任务。[1] 李海认为,金融机构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积极性远远落后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

  制约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三方面:农村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对接意识不强;文化企业对金融风险控制要求不适应;金融业介入文化产业的内在动力不足。该文还提出了构建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一是创新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引入机制;二是健全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农村文化产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农村文化产业的信用担保体系;五是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机制。[2]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指出,“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机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金融对现代农业和农村文化产业的帮助,希望国家政策、金融机构、农村社会共同努力,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降低农村文化产业准入门槛,为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发展准备条件。”[3]

  孙妮、曲长祥认为,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 硬件设施有所改善,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低。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发展速度大幅提高。但这些文化设施或属公益性,存在利用率低,社会效益低的问题;或具商业性,但存在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加之农村文化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队伍老化以及文化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事业经费投入不足等困难和问题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因而农村文化产业难于形成产业规模、体系和效益。[4]

  第二,从对策上提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途径。张振华提出,“要有重点地扶持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提供帮助,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支柱产业群。”推进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5]

  周云逸在《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一文提出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新举措,他认为,按照国家规划,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制为企业的进程中,这种转制阵痛必然使之无暇顾及农村文化产业。在此情形下,吸引民资和外资就成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之路。

  目前,民资和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的政策障碍已经扫除。地方政府吸引民资和外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应当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文化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强化市场配置,实施带动战略,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开发的进程。[6]沈键认为,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

  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 兴办农民书社、集(个)体放映队等。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7]金智青在走访上海闵行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后认为,要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重点扶持一批高效设施园艺基地的发展,要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开发设施园艺。[8] 王连球认为,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赞助、项目支撑”的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努力拓展文化建设投入渠道。[9]

  因而,系统地研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以及实施路径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也是在国家建立转型经济大背景下实现和谐社会的新方式。

  二、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

  发端于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10]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城市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较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相比较城市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表现为整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主,局部经营性文化产业突出的特点。基于这个现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的渠道、规模、效益等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的差距都较大。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动力和机制却明显不足,这与其落后的投融资现状不无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投融资意识不强

  目前,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非常重视,但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却未能给予应有的关注,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严重脱节。[5]虽然政府红头文件大力倡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事实上当地政府和农民对农村文化产业化的认识都不充分,误将公益性文化事业代之经营性文化产业,以为放个电影,建个农家书屋或图书馆,办个农家乐就是农村文化产业了。

  我们所说的农村文化产业化的实质是将散布于农村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经营,从而达到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

  农村文化资源丰富,某些资源品级较高,其最大的特色是乡土性和地域性。若大力增强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意识,调动广大农民的产业化积极性,那么在有着九亿多农民的农村,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一方面,以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消费群体开展产业化经营和服务,可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开发农村文化资源,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资源或遗产,实行走出去战略,以城市居民和城郊居民为消费群体,可以实现农民增收。

  有了这种开发意识,才能促进外部和内部资金在农村文化产业上的流动。通过外部投资和内部融资,实行农村文化产业由小到大的逐步发展和壮大。即,在创造农村全民投入文化产业的环境下激发投资意识和热情。

  (二)投融资渠道不畅通

  当地方政府和农民有了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化意识后,紧接着就面临投融资渠道不畅的难题。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在信贷方面也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

  文化企业“轻资产重创意”的特点导致其有形资产抵押品匮乏,拥有的大量无形资产却难以评估,这与银行传统的信贷模式明显不匹配。[11]部分银行逐步开展了以版权质押为核心、辅助专业担保方式向文化企业提供信贷融资服务, 创新了文化金融服务产品。同时, 一些银行还积极探索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 尝试信贷、债券、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金融产品, 做好文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对接。[12]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涉及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民族风情、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如“宝丰”魔术、耿村故事,凤阳花鼓等等。这些形式的文化资源在开发后,基本处于农民自我筹措资金和政府拨款的初始开发阶段。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多以农民演出队、农家乐、乡村旅游等表现形式为主,规模小、范围小,基本未形成产业链,因而难以像城市的文化产业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另外,即使某些农村文化资源具有品级高、产业化融合度高的优势,但由于缺乏有力的法律、信息、金融体系支撑和保障,风险大,因而也难以获得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投资。

  目前,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已经建立了文化产权交易所,为文化产权交易、投融资、文化企业孵化、信息发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此平台,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有了极化中心,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13]今后,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也可搭此便车,促进农村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本的交流和合作。

  (三)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美国是目前世界文化产业大国。从上世纪

  60年代以来采用多元化混合资助、金融创新和吸引国外投资等策略,鼓励大财团和社会群体的广泛参与,以股权融资、夹层融资、优先级债务贷款、发行AAA级债券等方式,获得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资金。在此同时,美国还通过对产权和金融市场改革、法律政策保护以及财政优惠等措施上加以扶持。[14]

  美国的文化产业通过40多年的发展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从而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极。我国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正在较多的向西方国家学习,当然对农村文化产业机制建设也有参考作用。可是,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规模小,分布广,影响力小,很难沿袭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在投融资机制建设上,还只能依靠城市文化产业机制较为完善下逐步向农村引进和发展的渐进式路径。当然,不排除某些地区突变式领先建立的可能。

  (四)投融资人才缺乏

  目前,中国正处在“中等收入陷进”边缘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时期,抓住广阔的农村文化市场以金融创新带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然而,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市和农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最大的一点在于人才上的差异。人才是竞争和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急需动漫、媒体、信息、金融等方面的人才,农村文化产业更需经纪、策划创意、开发设计、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人才。农村文化资源的产权界定在资产证券化中的界定、多元化投资组合的确立、投融资利益主体的分配、投融资信息的获取和甄别、融资规模和风险评估等都需要专业人才的介入。农村的地方政府或主体不能仅仅依靠来自城市的或外资代表评估,这种信息不对称、单方面的评估不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化主体的利益保障,使得其在合作中弱化资产评估效用。

  (五)投融资效率不高

  效率是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首要前提。目前,由于我国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民众对农村文化产业存在认识不足和歧视,往往导致文化产品和服务难以实现市场化,投资也只能是“胎死腹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实现路径

  农村文化产业与城镇文化产业有着重大的区别,作为服务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表现为:消费观念的滞后、基础设施的欠缺、产业的低端化与服务业的高端化不相符等矛盾。这些因素加大了建立农村投融资机制的难度。虽然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尽然,但投融资机制的建设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弥补这一状况。

  鉴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当前所有制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综合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行政与市场并行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双轨”机制。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也认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矛盾运动, 将深刻地影响中国文化产业布局的发展走向。

  这是在今后相当长时期里我国文化产业革命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特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和混合型的具体特征, 决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只能采用混合型的产业发展模式,走混合型产业变革道路。[15]2012年出台的《倍增计划》也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业全面对接,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提升文化产业金融服务,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因此,在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的设置上也应该考虑其特殊性。笔者认为,应该建立行政与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具体为“以政府行政手段为主导、经纪机构等中介机构为桥梁、保险机构为保障、农民自筹和金融机构信贷为主、民间资本、企业投资和外资投入等形式为重要补充”。

  其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央政府制定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法规,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有行政手段作为保证。政府将文化企业推向市场后,政府的行政手段主要是:一要为培育文化市场创造条件;二要从方向和道路上来规范文化企业的发展。政府的这种行政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和落实各种方针、政策、法规得到实现。[16]当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金融体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革。因此,政府的每一项政策和财政投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大道上来,为广大的农村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早日建立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为今后逐步过渡到市场型的投融资体系做好准备。

  (二)各级政府要鼓励农民自筹资金兴办文化机构,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以扶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政府包办文化的局面已被打破, 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一齐办文化的新格局。农村民营文化产业越办越多, 在农村整个文化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 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在这方面, 有些地区农村搞得相当好。[17]在目前农村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的阶段,农民自筹资金的方式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较为实际和较好的形式,其可以更为直接的为农民创富,能够真正让农民从文化产品中获益。政府要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更多农民利用自己的资金创建文化作坊、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文化走廊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机构,对农民进行财政免税或补贴。鼓励农村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

  (三)地方政府还要大力培养农村文化经纪人,建立具有评估、监督和反馈功能的中介结构,建立地方政府管理、中介机构负责、农民和中介机构相互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

  2012年2月文化部出台的《倍增计划》也提出,要培育文化产权鉴定、评估、拍卖、经纪等机构,大力发展演艺经纪、票务销售、会展策划、版权代理、创意设计等文化企业。探索完善文化类无形资产确权、评估、质押、流转体系,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综合性的投融资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有着很大的区别,由于农民的文化消费意识较城镇居民弱,农村的很多人不了解文化产业,或在产业发展上面临各种困难。因此,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进行指导和规划,建立连接农村文化产品与市场对接的连接纽带。此外,评估和监督等中介机构要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及时反映给投融资主体,实现投融资的动态监测,这有利于投资主体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效益的评估。

  (四)推动创新商业银行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贷款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产业信贷渠道的顺畅

  当前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是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开发力度小,附加值高,因此其更需要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然而,由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很难为银行提供担保,传统的贷款方式很难适应农村文化产业,因此急需转变观念,寻找出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担保方式和信贷模式,建立多层次文化企业投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目前,很多地方实行的质押担保贷款就很值得借鉴。

  (五) 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和民间企业加强与农村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对接,变革传统的销售渠道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是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所以,文化产业成了吸引资本的一个高地,国家投资者、企业投资者、民间投资者、国际投资者都争先恐后地进入这个投资领域,“文化是个好生意”已成经济人士的共识。[18]政府要加大农村文化产业的宣传,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化产品展示吸引企业投资,通过政府抵押、产权质押等措施加大企业对农村文化产品的投资和销售力度,畅通农村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

  (六) 推动保险行业在农村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为投融资提供可靠的信用担保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和个人投资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投融资的最大困难。虽然目前全面试行农村文化产业的保险业难度很大,但可以选择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 菊.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6):193.

  [2] 李 海. 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与金融支持体系构建[J]. 2010(11):17-18.

  [3] 潘鲁生. 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R].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276.

  [4] 孙 妮,曲长祥.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地位、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协论坛, 2007(8):395.

  [5] 张振华.制约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2010 (2):36.

  相关范文阅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与法律完善

  作为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关键环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缓解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扩大了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有效改善了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本文是一篇农业经济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与法律完善。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3567.html

《农村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完善有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