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01-09 17:0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世界罕见。正风俗,移教化是中国艺术文化重要的构建体系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凝聚,它不仅深刻地道出中国艺术思想的精髓,更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完美人格。当今社会,文化、
【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世界罕见。“正风俗,移教化”是中国艺术文化重要的构建体系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凝聚,它不仅深刻地道出中国艺术思想的精髓,更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完美人格。当今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已经出现令人不安的异化现象,中国艺术中的“正风俗,移教化”传统文化在完善人的思想,促进健康人格形成等方面起着良好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关键字】中国文化,传统美德,正风俗,移教化,塑人格
一、正风俗,移教化,展示中华凝聚力
“正风俗,传教化”是中国艺术重要的构建理论之一,其大力提倡技艺的培养无不建立在德行的修养之上。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先贤们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辉煌灿烂、寓意深刻的艺术瑰宝。据《湘乡县志》记载:“相传舜南巡时,奏乐于此,凤为之下。”《尚书·大禹谟》记载:“舜帝南巡时运用此乐征服了三苗。”
相传,舜帝率大军不远万里讨伐岭南一带的苗民,当一场恶战即将开始时,舜帝并没有下令开战,而是命令侍从演奏起乐曲,听到乐曲后的苗民纷纷丢下武器,随着跳起舞来,一段音乐将一场预期的恶战化为一场花团锦簇的盛大舞会。这种乐曲就是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韶乐,也正是这种音乐让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三月不知肉滋味”,流传了2500年。
韶乐主要用来歌颂西周时期社会氛围,传颂为人处世之道以及社会道德准则。孔子非常仰慕的西周文化,与孔子施“仁”政的思想相一致。在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利益至上的社会环境中,韶乐纯洁、雅正而悠然,恰恰是道德、政治教化的一种手段,它勾勒出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蓝图。至今为止,韶乐依旧可以让聆听者感受到它那强大的教化功能和凝聚力。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时说:“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2010年《富春山居图》走进人们视线,激活它并促使它山水合璧的人正是温家宝。拂去历史的尘埃,《富春山居图》这幅被毁成两段的画卷相聚,不仅是穿越360多年的相聚,更是跨越海峡1000多公里的牵手,更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折射着两岸同胞骨肉分离的历史,饱含了温总理对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寄托。“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一幅《富春山居图》展示着中华民族5000年艺术所蕴含的强大的教化功能和凝聚力。
二、立品德,树修养,塑造健康人格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严元章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文化特质可归结为“仁者文化,道德文化”。正所谓“识古不穷”,中国艺术亦如此。先贤们通过辛勤劳作,在发展生产、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着独有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才能,透过历史的烟云,根植于中国土壤的民族艺术,由外至内,积淀着美和智,更潜藏着真与善。众所周知,中国艺术作品数量之多、存量之大,世界上少有。这些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刻的传统道德文化。南宋时期有一位德艺双馨的楷模。
李唐,字晞古,擅长山水,兼工人物,是南宋四大家之首。靖康二年(1127)金兵直驱南下,攻陷汴京,掳走了大宋徽钦二宗,史称“靖康之乱”。当时中原纷乱,很多人落草为寇。一名为萧照的强盗抢劫了一个文人的行囊,打开行囊后发现里面都是粉彩画笔。得知这个文人是当时的著名画家李唐后,萧照为追随李唐南渡而离开强盗。萧照经过李唐的传授成为一名画家,并有作品流传于世。李唐的《采薇图》也饱含着正义气节,画中叔齐和伯夷,二人为兄弟,为阻止武王伐纣,坚决不食周朝土地上收获的粮食,隐居首阳山,以采掘野菜为生,最终饿死在首阳山。李唐的《采薇图》“借古讽今,教化众人”,用心良苦。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所撰《女史箴》所描绘的《女史箴图》同样是以封建道德教化当时的女子[1]。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笔下《历代帝王图》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也都以画寓意,表达了相同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欲学做事,必先学做人,立德是做事根本。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与观赏者产生共鸣,不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深深地感染人、吸引人,给人们一种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人以真善美的洗礼。这也是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艺术能够在世界之林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
三、中国艺术在当下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踏着先贤的足迹,穿越时空,中国艺术找到了民族文化的本我,也带来一缕中国传统的道德春风。早在几千年前,先贤们就开始深入思考研究,艺术是否是塑造健康人格、完善高尚品德的必备内容和必经之路,答案是肯定的。当下一些自费歌手重金求购的空洞叫喊,颓丧与毒品熏染下的声嘶力竭……这些灰色艺术现象都不容忽视。这些艺术文化是否还能够为下一代提供精神食粮,特别是当人们全力以赴于物质与金钱的战场时,毫无责任感的靡靡之音是否会成为文化的毁灭者,甚至是终结者?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讲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在中国,孔子及其儒家学派视艺术教育为人文素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较早意识到艺术教育“乐”能改变人的性情,启发人的心灵,使人能自觉地实行仁道[2],“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优游于六艺之中”。艺术的培养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正风俗,移教化”。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引起人们的共情。“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感动了万千观众。在外潜逃3年多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在听到这首歌曲时到九江派出所投案自首,周某说:“希望自己能在监狱中反省过错,可以重新融入社会,好好做人。”
艺术传递着正能量,是中华传统美德的载体。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父亲那干裂的嘴唇、脸上布满的皱纹和黝黑的皮肤,深刻地显示出一位勤劳、朴实、善良,并拥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农民形象,整个画面充满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一股平凡而伟大的正能量,这种能量正是当今艺坛所真正需要的。唐代著名画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3],绘画可以“怡悦情性”“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身”“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洁气”。
艺术塑造人格,完善道德,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入、自然和持久。因而,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人可以从艺术的教化功能着眼,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人的情感、品位、气质、胸襟、风度……通过艺术的教化功能,提升人格的修养、人生的境界和整个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古代艺术[J].贵州社会科学,2007,215(11):51-59.
[2]鞠向玲.从人才本位回归艺术教化[J].艺术教育,2013(9):26-27.
[3]潘赐璇.当代中国高校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7.
相关期刊推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季刊)1989年创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办刊,促进艺术科研发展,展示艺术教育成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本刊关注艺术领域的新观点、新艺术形式,对戏剧、音乐、美术等艺术形态加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特色。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3971.html
《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现实意义—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