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初探

发布时间:2020-05-26 17:3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由于对城市水体驳岸的防洪功能过于强调,在各大城市水体周边充满了各种硬质结构的驳岸,造成驳岸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的消失。建设生态驳岸,不但能够与周边环境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美感。基于

  摘要:由于对城市水体驳岸的防洪功能过于强调,在各大城市水体周边充满了各种硬质结构的驳岸,造成驳岸景观功能、生态功能的消失。建设生态驳岸,不但能够与周边环境共同形成一个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美感。基于此,论文对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

城市生态建设

  1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1.1生态驳岸的类别

  1.1.1原生态驳岸

  1)自然原生态型驳岸

  如果河段的坡度比较小,应尽量对原有河系的自然状态进行维持,在其周边可以种植一些生态植物,以起到坚固河岸的作用。也可以种植一些挺水植物,如杨树、柳树等,同时种植一些喜水植物,如芦苇,因为以上植物的根系比较发达,所以能够对堤岸起到有效加固的作用,进而能够产生非常显著的护堤抗洪作用。

  2)自然型驳岸

  如果一些地段存在比较严重的水流冲刷现象或者驳岸坡度比较大,宜种植较多的绿色植物,同时采取一些其他措施,例如,通过利用木材、石头来对河堤进行加固,以对驳岸的防洪能力进行提高。另外,也可以在驳岸坡脚浆砌石块或者增加木桩与石笼等,然后在驳岸斜坡上种植一些植被,有效结合乔、灌、草,能够对驳岸堤坝起到显著的稳固作用和有效的保护作用。

  1.1.2人工驳岸

  有一些特殊河段,不但腹地面积比较小,而且具有比较高的防洪等级,根据实际需要,在这些特殊河段建立重力式挡土墙时,需要进行呈台阶式的分层细化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条件与基础上,增加一些稳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以对驳岸的抗洪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提高。例如,将耐水原木或者钢筋混凝土柱制造成非规则状的框架,然后将各种不同尺寸大小的混凝土管或者大石块放入框架中,形成一个非常深的鱼巢,在箱状框架中种植大柳枝、水杨枝等,在其周边种植一些挺水植物,如芦苇、葛蒲等,这样在缝隙内植物能够繁茂生长。

  1.2生态驳岸的具体作用

  生态驳岸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洪水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城市人们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②能够有效交换陆地与水体之间的一些物质,如养分、水分,能够为生物创造一个得以生存的地方,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与繁殖。③如果一些地区的地势比较低,可以在这些地区进行挖湖蓄水,以建设出各种规模、不同作用的人工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在这些人工湖进行观赏游玩,在洪水来临时,通过利用人工湖,对洪峰流量进行降低,同时起到蓄洪、分流的作用。④具有美学价值,生态驳岸在长时间水流冲刷的作用下,湖岸线会变得更为凹凸有致,河道变得更为曲折,能够产生更为流畅、自然的边缘线效果,尽显自然形态。⑤曲折型生态驳岸通过选用点、线、面有效结合的方法,能够向人们展现变化多端、自然生态的亲水景观,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

  2设计案例分析

  2.1项目情况

  1)减河湿地公园区位及定位

  减河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是一条防汛排涝河,但由于污水排放河水被污染,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景观,特别是随着京沪高铁的建设和城市的向东发展,带来很大的环境影响。选址这里进行治理、改造,将会有效地解决污水污染问题,改善区域小气候,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全市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建设向纵深开展。

  2.2设计分析

  1)生态网络构建生态廊道

  以水为主题,以湿地为陪衬,以小品为点缀,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状态下趋于自然古朴性与野趣性。拓宽水面,营造湿地,整合树木,强化节点,完善配套,在保障减河行洪排涝的功能下,赋予减河生态和景观功能,河道两侧在保留芦苇、蒲草等原有水生植物的基础上,进行自然生态的绿化补种,保护植物群落,保持减河两岸的原生态感,并在濒水处堆置河滩石,形成自然优美的景观河岸线,在实现污水治理、污水净化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和谐。

  生态斑块:独立的生态节点,自然/人工湿地,分散的城市绿地,雨水径流处理设施。

  2)景观视觉分析

  第一,对外视线的闭合与开放。水景生态驳岸四周视线既有合,也有开。针对健身活动区的空间,其空间、视线属于半开放式的;私密活动区的空间与视线属于封闭式的,通过利用植物、地形围合来实现;针对广场的空间,视线属于开放式。第二,景观轴给人多元化的内部视觉体验,同时也是视线廊道。场景的不同,动静的不同,空间的开放与闭合等,能够使人们体验到丰富的视觉感受。第三,框景与借景。在水景生态驳岸的远处,为城市高层建筑,这是水景生态驳岸的对景与借景。其中,园路是一个景框,进而与水体共同形成一个观景平台。

  3)道路系统设计

  第一,设计景观绿道,与水景生态驳岸公园内部相融合,呈自由性舒展,能够实现不同景观节点、功能区的贯穿与连接,人们可以在这条园路中进行跑步、散步、骑行,便于人们快速到达各个景点。路面铺装材料为彩色沥青等。第二,广场,在人流比较集中的入口位置处设计入口广场。林下小路与健身活动区进行结合,能够为人们提供足够的树荫和休闲活动场所。

  4)内部游览与对外交通分析

  公园设计改造中,通过深入分析人流来向情况,入口设计包括一般入口、次入口、主入口。驳岸周边主要规划成开放式、封闭式两种形式,以便于管理水景生态驳岸公园,通过利用多种措施,如植物种植、地形变化等,以阻止游人随意进入水景生态驳岸公园。

  5)植物种植设计类型

  ①观景林。主要在公园高点种植速生杨、国槐、雪松、黑松、龙柏等,实现与其他空间的有效分隔。②广场庭荫树、行道树。主要种植垂柳、法桐,合欢、苦楝等,通过对道路、广场所在区域景观进行有效结合,以合理布置庭荫树、行道树,起到观赏与遮荫效果。③藤本及地被植物。主要种植迎春、月季、凌霄、五叶地锦等,与周围绿化搭配,丰富季相色彩变化;④水生植被。种植芦苇、蒲草、水生鸢尾、千屈菜、梭鱼草、睡莲等,形成滨水绿带。

  更多园林景观论文:论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

  结束语

  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城市水景驳岸是一大重要构成部分。城市水景驳岸设计,能够充分表现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融合,增加城市美感,提供给人们一个见水、近水、亲水的美好环境。另外,水景生态驳岸还能够为两栖类生物、水生生物提供得以生存的良好场所,有效保护水域生物的多元性。

  参考文献

  [1]现代居住区设计中水景的应用——以咸阳市怡水花园居住区为例[J].李国瑞,韩文博.乡村科技.2018(21)

  [2]浅析人居环境中的水景设计[J].王蕾.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4)

  [3]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探究[J].杨梦宇.现代园艺.2017(12)

  [4]生态驳岸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J].陈兴涛,邓晓陆,刘剑.建材与装饰.2015(46)

  [5]论现代城市滨水驳岸的生态景观设计[J].王岚琪,陈晓刚,潘琳,左迁.科技资讯.2015(2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5336.html

《城市水景生态驳岸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