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0-06-08 17:1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就养老社区而言,不仅要从设计本身出发,更要将社区持续健康的运营、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因素纳入项目初始的思考之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型养老社区的设计进行了有
摘要: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就养老社区而言,不仅要从设计本身出发,更要将社区持续健康的运营、资源的有效利用等因素纳入项目初始的思考之中。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大型养老社区的设计进行了有效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养老社区;设计;思考
引言
常州茅山颐园项目具有规模大、业态复杂、经营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整个设计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融合多维度交圈的思考方法,与各个利益相关方持续沟通,以期打造一个大型综合性养老社区的经验样本。
1概述
常州茅山颐园项目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医疗、养老、居住、文化、教育、商业等多生态于一体的大型园林式康养社区。它位于常州市金坛茅山风景区,占地约1500亩,总建设规模44万m2,其中包含近22万m2的公共配套空间,囊括了三甲医院、CCRC社区、老年大学、商业水街、专家公寓、度假酒店、道文化学院等多种业态。
2整体策划及规划
项目选址与红线确定是与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多方案比选,反复论证后充分沟通的结果,整个项目沿东西向城市道路横向展开,让每个地块都获得一个城市界面及自然景观界面,目的在于让项目获得最大的城市开放性以及与自然交融的可能。北部地块集中设置公共配套服务区,沿城市道路设三级甲等医院、老年大学及康养酒店,在其背面依山而建的则有老年持续照料公寓、专家住宅及道教文化中心。
集中设置的优势在于形成配套的规模效应,加强各配套之间的功能互动。南部居住区分成三大组团,分别拥有独立的城市出入口和通向周边景观的出入口。同时,在南部三个居住组团分别设置了分散式配套,为老人就近提供更加集约的服务。从而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规划结构形式。一心是基地北侧的公共服务配套核心区;两轴是顺延茅山旅游公路的生态主轴和生活片区的健康绿轴;三片区是三个庭院式低层养老住宅区。
3核心功能及社区健康运营
3.1老年大学
在设计养老社区时,长者的精神需求往往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部分,老去以后的孤独感是很多长者选择入住养老社区的重要原因。居所之间的独立性保障了隐私,相应地,也需要一些公共空间承担社交的功能。老年大学这一业态不只是教学的功能,它提供了开放式的、泛社交式的交流空间。作为一种连接纽带,它把社区的使用者们联结到一起,天然形成不同的社群文化,温馨的社区氛围常常依赖于这些独特的社群文化。老年大学作为群体使用的空间需要考虑多元融合,也应尽量让每一个个体可以找到自己的舒适空间,无需被动社交也可以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或安全感。
茅山颐园作为综合型养老社区,除居住之外的核心产品即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老年大学,以及提供地区医疗支持的综合医院。其中老年大学(卿舸书院)占地36000m2,建筑面积约2万m2,整体采用中国传统书院格局,呈现中轴对称式的分布格局,结合茅山当地道教文化“道法自然”“不为物累”的理念,尽量通过景观打造使老年大学的人文氛围和山水相融。按动静区规划生活基础配套,采用集中式的布局管理,包含琴棋书画、衣食住行等多种复合功能,分为会议中心、文教活动区、文艺区、健康运动区等六个教学娱乐区块,涵盖超市、银行、邮局、健身房、游泳池、电影院、宗教室、教学室、音乐教室、舞蹈房、健康食堂等。老年大学结合周边的商业水街及酒店,整体形成一种社区生活的中心核。
功能空间的一些留白为后期的运营留有调整余地,综合土地的用地性质,部分业态考虑进行商业化独立运营。书院同时也复合承担其他功能,如会议中心承担医院、酒店业务带来的商务需求,餐饮面向社区居民的访客和外来就医客群。通过分散运营的资金压力,使老年大学得以向社区长者提供相对内化的文化及生活服务,外向的功能设计同时也能为社区带来更多活力与趣味。庭院式的设计留有许多灰色空间,让老人可以无目的地自由停留,在观察中感受自身的融入。
3.2医疗机构与养老照护
就目前养老产业现状,不论是机构养老还是社区养老,优质的医疗服务都是相对缺乏的,虽然有一些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产品和服务,但这样的产品不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大量人群的需求。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养老社区在设计时考虑了医疗配套的支持,但通常都独立于养老居所,或者说,医疗的支持仍然是有一定距离的。对于大多数长者而言健康并不仅仅是没有疾病,维持长者身体机能的发挥是最重要的,医疗体系其实也需要从以疾病为基础的医疗模式向老年人需求为核心的综合关怀模式转变。
这种关怀不仅体现在细致入微的社区运营中,更需要带有巧思的设计实现使用者和服务之间的强连接。茅山颐园整体的医疗体系与养老照护相结合,包括了三甲医院、养护中心以及健康管理中心。其中三甲医院作为提前开业的医疗核心,对体系中的其他业态提供支持。养护中心先依托三甲医院的内科病房实现养护功能,后期再转移到养老社区内的护理楼。健康管理中心利用三甲医院的体检中心楼提前运营。这样既发挥了医院医技优势,也推动各医疗模块发展,提升医院的整体坪效。对于健康管理中心和养护中心的团队而言,有医院资源的支持,不论是归属感还是职业信心都有所提升。
在建设茅山颐园社区之前,自建运营方在常州城区已经有机构养老的实践经验,即桑榆堂,这是一处由2000m2原物业用房改造而成的三十张床位社区嵌入式机构,为社区周边老人提供托付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茅山颐园的三甲医院在城区也设有门诊,桑榆堂依托三甲医院的城区门诊,并由三甲医院统一管理,健康管理中心作为桑榆堂后台支持,为桑榆堂长者提供营养管理、健康膳食等服务。茅山颐园整合型的医疗体系已经从疾病治疗转向了健康管理,CCRC模式也使长者生命的医疗护理有所保障,初期共享的运营模式帮助减轻了成本压力,但是目前并未能够使医疗服务广泛深入地服务到社区内的每一个居民。如何优化医疗的支持方式,更大程度地减轻老人使用医疗服务的障碍,解决服务分配不均的状况,将老年人的内在能力优化并且更自然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仍然是在考虑养老社区设计时需要面临的挑战。
结束语
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探寻长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既是对父辈的爱,也是寻求自我的安放。在丹麦的一家养老社区中设置着这样一个场景:屋顶花园里树立着一个公交车站牌,一个等车的椅子。有些记忆衰退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总是想回家,于是就会来到屋顶,在公交车站牌下坐一会儿,等待一辆永远晚点的“回家巴士”。这个场景透露出设计者对养老这个命题的深刻认知,以及文明社会对无力者的温柔怜悯。养老社区作为老龄化问题的落脚点之一,若要让长者真正实现老有所依,它的设计与实践绝不是单向度的,对社区“使用者”这一身份的多层解读,也反映出居住者、运营者到服务者多方需求的融合。如何将多维度的思考综合融入设计之中,以更好实现养老社区的可持续性运营,仍然亟待探索。
参考文献
[1]付志.养老型社区项目全寿命周期开发运营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2]肖辉.集中居家养老模式及相关对策探析[J].河北学刊,2017,37(02):184-190.
作者:丛燕飞
社会保障论文投稿刊物: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登文史哲、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与出版、文化学、心理学、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及其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5378.html
《大型养老社区的设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