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6-07-21 13:53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我国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都会反应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形,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本文是一篇 文学论文投稿 范文,主要论述了鲁迅野草中的哲学思考。 摘要
我国很多文学家的作品都会反应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形,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投稿范文,主要论述了鲁迅野草中的哲学思考。
摘要:《野草》中所有的23篇散文诗都创作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与其一贯的写作不同的是,这本集子更侧重鲁迅本人内心的感受,并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这23篇散文诗创作时间集中在1924年至1926年正是革命的发难期。鲁迅的内心感受离不开时代的变化,因此,《野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来自带有时代色彩的忧愤深广。而正是这样令人窒息的现实环境才有了作者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在梦与现实之间来回转换;在生与死之间痛苦抉择;在绝望与希望之间不断战斗。这就是“野草”的象征,也是鲁迅所做的思考。
关键词:野草,时代,象征,哲学
一、梦与现实的距离
(一)《野草》中梦境与现实的描写
以梦境来参与现实生活,在《野草》中很常见。其中有九篇是写梦境的,也就是大多以“我梦见”为开头的。这许多梦魇给《野草》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增添了悲凉、深沉而朦胧的美。鲁迅用了现实和梦境的真实与虚幻的特点来写他自身对当下发生的政治事件的感受与思考。正如他在《〈野草〉英译本序》中所说的“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所以梦中的所见所思亦真亦假。《失掉的好地狱》中“我梦见自己躺在床上,在荒寒的野外,地狱的旁边”与鬼魂战斗,“地下太平终究只是假象,只有经过炼狱般的战斗才会真正实现‘地下太平’”[1]。《影的告别》中那迷离恍惚的影,以及影的阴森森的细语,和那真真假假的梦的情调是非常和谐的。在影、黑暗与光明的关系里,鲁迅是这样描述的“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1]这种扑朔迷离的关系让“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独自远行,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如果说《影的告别》中“影”是深沉而忧郁的,那么在《好的故事》中这个故事是美丽、优雅、有趣而且分明的。因此在这美的故事的影中,即使影成为碎片“我也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1]等作者抛下《初学记》看见的却是昏暗的灯光……即使现实是昏沉的夜,“我”还是能看见这一篇好故事,这是有寄托的心灵,也许在这篇好故事中,梦离现实只差一步。《死火》完全是写虚幻的奇遇,“我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却碰见了死火。这一冰一火形成鲜明对比,在水火不容的境地里,要么烧完要么冻灭。最终死火选择燃烧完毕,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样的梦里,作者试图通过死火的选择来比喻我们现实中做的选择—是战斗还是偷生,虽然艰难但又不得不做出选择。《狗的驳诘》让人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个梦,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人民生活艰苦,革命路途遥远。作者梦见狗反诘“不敢,愧不如人呢!”这种人不如狗的耻辱人怎么能够忍受?然而在现实中想想却也是实情。这样看似荒唐的梦又实实在在印在人的脑海中。这种讽刺让人深思。而文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更带给人真实的体验。同样寓意的还有《立论》一文,冰冷的幽默、在真话与谎话之间,世人宁愿听谎话也不愿听真话,因为“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许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遭打”这已经是约定俗成了。作者要将“我”与一个“小学生”合而为一,借助虚写“我”不是一个小学生,但作者又要写小学生请教立论的方法,而结果却是“阿哟,哈哈派”才既不说谎又不遭打,嘲笑虚伪的世俗人情又无法改变的无力感油然而生。在《墓碣文》《死后》两文中,作者梦到了坟、死后,这种阴冷的基调适合在梦中。死对人来说是可怕的,要使死人在死后还有感觉就得倚仗梦。可梦中的故事又恰恰是现实的写照。作者让梦境中的死尸从坟中坐起,说出“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凸显作者反抗现实的精神。在《颓败线的颤动》中的梦不是一次完成的梦而是断而再续的。“我”续着残梦,不但是为了表明事件的推移和流逝,而且由于“我”面对着一个过于冷酷和绝情的人世,由于老女人的遭遇太重太深地刺痛了“我”的心,使“我”连梦见都不忍!老女人与她的丈夫、女儿这样的家庭在社会上随处可见,作者通过家庭生活的艰难与其不幸的遭遇让人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
(二)对梦境与现实的沉思
通过对《野草》中有梦的文章进行简短的分析,不难看出鲁迅对梦幻与现实有深刻的思考。人生如梦,这里的梦是残忍的、冷酷的。因为人们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即使想方设法把梦变美好,也只是徒增伤感,过大的落差会加剧人的失落感。因此鲁迅营造的梦是灰色的,是可以让人反抗、斗争的。只有自己改变,才会看到明天。梦是一个虚幻的词,而对于作者来说这虚幻却是那么的真实,以至于人们不禁怀疑究竟是怎样的现实才能令梦境也如此的冷酷。这也是作者令人深省的地方,在那个王纲解纽的纷乱时代,中国人怎样才能独立自强,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问题。积极的反抗、战斗态度是必须的,不能再让无为、中庸的思想把大众侵蚀。就像在《野草》题辞中说的“生命的泥委弃在地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1]作者既希望要有野草一样顽强的精神但又憎恶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这种矛盾的心理来自对现实残酷的不忍。如果遍地都是野草那么将意味着我们所生活的土地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到了黑夜笼罩的境地。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只能让梦境显得更加残酷,才能强大内心的承受能力。这是作者对梦与现实独特的理解之处。也体现了《野草》独特的哲学思想,不用对比,无需反差,只要实现梦与现实的平行来激发人们的斗志。
二、生与死的抉择
(一)《野草》中生死观的历史意义
在鲁迅的《野草》的题辞中,有这样一段话“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腐朽。我对于这腐朽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1]这让我们了解他对生、死的看法。生与死相互依托,不可分离。然而在生与死之间又必须做出选择,并且想清楚怎样生或者如何死。这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命题而是可以相通的。在《墓碣文》《死后》两文中死到生的扎个过程,“我”无法回答死尸的问题,“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我”不知道死后还会变化,“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负任何一面的期望。”死与生是紧紧相随的。如何选择生的方式,如何选择死的方式都将影响以后的人生道路是战斗还是平庸。《野草》的诞生时间大致在1924年至1927年之间,是“五四”浪潮退出的几年间。上文提及的生死有多重意义。历史地看,笔者更倾向于生死是针对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对古老中国改弦更张、脱胎换骨的理解。封建中国已经死去,迎来的是民主的中国。这样理解《野草》的生死观是从整个时代背景下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脉络的剖析。折射到每个普通的人民身上,《野草》中的生死观是民众思想新陈代谢的的变化。有变化才有发展就像生死一样。虽然残酷但却真实。一成不变只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这也是“野草”顽强生命力的展现。这种生死观的历史意义在于引导浴火重生之后的道路。死是对生有意义的存在,是一种悲壮的色彩。
(二)《野草》中生死观的现实意义
当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鲁迅的生死观的现实意义是是积极的,他给人以改变的机会。过去的已经死亡,现在的就是重生。我们都随时可以选择重生,只要自己下定决心与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那我们的生命就像野草一样“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死亡而朽腐。”[1]这就是重于泰山与轻于鸿毛的区别。坚定的信念,生的灿烂死才能无憾。这种顽强的生命力与死得其所的灭亡是野草的韧性,“野草”这一意象显示了由生到死由复死回生的生命过程。野草虽然不起眼但是整个生命是精彩的。做人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假使我们能够体会鲁迅的生死观并得到启发,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种惊喜是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反抗。散文诗《野草》的个人色彩比较浓厚,诗言志、诗言情是古代诗歌的两大特色。《野草》既抒发了作者之志也抒发了作者之情并且都具有极强的即视感。当下性意义深刻。正如上文所说对于个人来说,此散文诗集的现实意义是激励人堂堂正正做人而不是做一个奴性十足的人。《野草》中讽刺了虚伪的人,虚伪的当权政府,呼吁做一名斗士绝处逢生创造新未来。这对于“五四”浪潮退却后社会上出现的苦闷、忧郁的氛围注入了活力。社会是由每个独立的人组成,如果每个人都改掉奴性的性格,那么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改变。反过来说,如果社会上有带头作用的知识分子率先做出表率作用并且引导大众那么社会风气也会改变。这样的生死观是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值得思索。“野草”生死、死生的对立依存的关系正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顽强的生命力一样可以让大众对现实多一点信心。
三、绝望的抗争
(一)绝望抗争的荒诞感
《希望》一文中,作者阐释了希望、绝望与寂寞的关系。“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希望抵抗不了绝望,尽管这希望也充满寂寞。在青春年华正当时,我们的青春被这令人绝望的生存境况所消耗。即使满怀希望却迷惘于不知是何种希望,就只是一味的想相信未来会更好。正如“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同行!”这种滑稽的荒诞感令人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作者告诉我们不要怕,在绝望中也有希望同行,即使不知道这希望是什么,只要前进、战斗就行。就像在《这样的战士》中“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但他举起了投枪。他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他终于不是战士,但无物之物则是胜者...但他举起了投枪!”就算是没有接触过投枪的文人只要有决心,有希望,在这绝望之境中也会拿起投枪战斗,就要有这样的战士。到了《淡淡的血痕》中,作者讲到“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懦者。”他去为怯懦者设想,而在几片废墟和几个荒坟中有淡淡的血痕,人们都在这其间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于是,叛逆的猛士出现。“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醒,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作者在这里充当一个启蒙者的角色,让人类在绝望中苏醒,不能沉醉其中,让他们希望,着希望便是叛逆的猛士,为人类一起在绝望中战斗,一起反抗并前进着。《野草》中的战士形象便是这样的勇敢、坚韧。战士就要战斗,这种战斗的精神是支撑怯懦者的支柱。有了中坚力量便有了战斗的动力。“野草”虽然没有经历过培育,但在风吹雨打中已经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就像战士一样,随时会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在适当的时间内绝地反击。虽然荒诞但却是种努力的姿态。就像《堂吉诃德》一样,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的场景有人说他荒唐有人却为他的执着而感动。正如《野草》中对绝望、希望与战斗的态度一样,看似荒诞却是真真确确的存在的。这种绝望与希望互存的荒诞感是对现实残酷的讽刺,面对啼笑皆非的世态,只能用荒诞的态度积极的面对。这既是自嘲也是他嘲。
(二)绝望抗争的“积极入世”意义
上文所阐述的《野草》中的几篇文章中的主题主要是对希望、绝望、猛士等意象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了别样的希望,也就是经历绝望然后战斗,看到希望。也就是《野草》独特的哲学意味即“积极入世”,这里的“积极入世”是在苦难的中国国土上不再做一个麻木不仁的奴性的人而要做一个敢于战斗勇于牺牲的坚强的人。打破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警醒“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自私自利的人们。绝望的抗争有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野草》中这种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的哲学意蕴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曲折感和对未来的希望。无论是多么残酷的现实,都要选择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绝望中战斗。这就是《野草》的哲学。分清梦与现实,看透生死轮回,做一名战士执着战斗,直到“好的故事”的到来!
四、结语
《野草》具有多重性,笔者所论述其中的哲学思考主要来源于文本分析,其鲜明的主题从各个散文的题目便能得知。无论是梦与现实的转换、生死观还是绝望的抗争,每个主题都暗示着在“五四”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现状的反思并注入作者的态度,即无论前途多么艰险,都要时刻准备着战斗。只要心中有对未来希望,即使梦中的现实同样残忍,也会像一名战士一样战斗到最后。在淡淡的血痕中,会有后来者继续这样的希望然后战斗。这种积极战斗的精神比起懦弱者的奴性更有价值。对当下的个人与社会也有借鉴意义,积极面对社会,面对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对于社会,要有一个明媚的希望引导个人。
参考文献:
〔1〕姜涛.鲁迅文集[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2013.264,249,258,247.
〔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3〕乐海峰.路漫漫其修远———论《野草》研究的时代性特点[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01).
〔4〕杜方智.鲁迅的“反抗哲学”———佛文化与《野草》研究之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5〕吴小美.论鲁迅《野草》的思想[J].兰州大学学报,1963,(01).
〔6〕李玉昆.论《野草》的“绝望的抗战”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4).
文学论文投稿期刊推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为单月出刊,内容不定期设为“政治经济法律”、”国际政治论丛“、”历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昭明文选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与探讨“、”音乐与美术“等栏目。目前本刊已与全国460余所大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561.html
《文学论文投稿鲁迅野草中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