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1-06 14:4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260次
摘要 本文选取来自江苏大学不同支部的学生,采用互动回应的团体辅导形式,对团支部成立时的第一次团员教育模拟。在该活动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形式,获取本次团员教育活动的效果反馈结果。通过总结发现,本次团员教育效果出色,且作为第一次
摘要 本文选取来自江苏大学不同支部的学生,采用互动回应的团体辅导形式,对团支部成立时的第一次团员教育模拟。在该活动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形式,获取本次团员教育活动的效果反馈结果。通过总结发现,本次团员教育效果出色,且作为第一次团员教育具有进入角色快、教育意义深刻、形式创新等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实践意义。但是依旧存在与党的先进的理论知识不能充分结合、松鼠搬家游戏过于突兀等问题,需要后续解决,也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了现实基础。
关键词:团体辅导;团员教育;红色教育;现实基础
共青团员是党的后备队和助手,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共青团员的思想建设关乎党能否源源不断地接受优秀的团员,关乎能否完成为党培养千百万接班人的任务。因此,对共青团员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教育要深刻、全面、创新,让教育渗透到共青团员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对团员教育的形式,一直是不断创新,从原本的单一的、单向的形式到现在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团员教育在不断被创新,但是目前来说互动性较差。现如今,团体辅导已经被少许高校开拓创新的用在了党员教育上,但是对于团员教育、团支部建设方面却没有。因此本文提出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团员教育形式,将心理教育的团体辅导形式与团员教育相结合,开拓创新,创新团员教育的单一的形式、改变团员教育的单向性、增加团员教育的反馈,对团支部整体进行红色教育的同时能提高团支部的团结性、增强团支部的活力。
1 游戏改动方案与试验效果
方案分为三个部分:破冰行动、松鼠搬家、传话游戏。每个部分主体来自于心理辅导活动,但是改变心理部分为红色教育,添加大量团员教育经历分享。在每一个活动后,都会与团员互动,分享活动感受、活动经历
破冰行动:破冰行动除了在传统的说出姓名、展示自己的专属口号和动作三次以外,在个人经历分享方面,变成自己的团员教育分享。本环节中,团员分享各自的团员教育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培训、趣事,分享在团员教育教育中感悟最深的一次。从每个人的经历,去增强团队之间的相互认识,不仅仅是对姓名和专属标志的认识,更开始深入到对方的红色教育经历中。
松鼠搬家:在本环节中,按照团支部X人来计算,正好不为3的倍数。这个环节,未添加改动,在主持人说词中,将引入团支部的团结的重要性。尤其,在团支部中,只有每个人都团结起来,才不会让被遗留的人,有孤独感、抛弃感。让团员切身体会,在支部不团结时,造成的被孤立人员的感受。
传话游戏:本环节不改变游戏规则,从易到难,让团员切身体会到在交流不畅、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信息是如何被传送错误的。增强团员与团支书之间的交流、沟通,并让团员自主交流,寻找解决沟通障碍的办法,增强团支部凝聚力。
2 问题反馈与分析
通过问卷和反馈发现,所有团员都深切的融入到团体辅导中,并且在不止不觉中获得红色教育,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加强了团员-团员、团员-团支书之间的沟通,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1、与党的先进的理论知识不能充分结合。对于团体辅导,35%左右的学生认为本次团体辅导的先进理论部分较少,更多倾向于团支部建设。更期待将党的先进政策方针、理论融合到团体辅导中。由于本次团体辅导设计,针对的是团支部的第一次团体辅导,所以并没有更加倾向于党的先进理论知识。而后续的团员教育中,应当再次创新,以短情景剧的方式柔和党的先进理论,在亲身体会的表演中,增强团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
2、松鼠搬家游戏过于突兀。在部分团员的后期反馈过程中,发现本次团体辅导的设计中的松鼠搬家,教育性并不是足够深刻。在游戏中有点突兀,在相比较其他两个活动,缺乏的创新,虽然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也让人深思,但是总体来看,由于游戏较短、主题相对其他两个活动显得异类。因此,针对此现象,会在后期改进中将此游戏替换,选择与后期主题相符合的活动。进一步思考,将两个活动相联系,形成递增效果,减少活动的突兀感,增强团员在教育活动中的舒适性,循序渐进的接收到更好地团员教育。
3、互动回应过程中缺乏线下的举例分析。在互动回应的过程中,与团员相互探讨、分析,一直处在理论方面的教育,却缺乏案例的佐证。在互动回应中,虽然对团员们在实际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时,有部分案例,但是案例不够深刻、佐证力度不够。因此,互动回应过程中,应当加上许多案例发,丰富互动回应的内容,让更多的案例抛出给团员讨论、分析。这也要求主持人在主持前,阅读大量相关案例并牢记在心,在互动回应过程中适当提出案例,让互动回应过程更加活跃,提高大家互动活跃度。
社科方向评职知识:社会科学类学院学报容易安排发表吗
3 结论
本文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高校团员教育研究,是对高校团支部初次团员教育的方式的探索。在本次团员教育过程中,发现了与党的先进的理论知识不能充分结合、松鼠搬家游戏过于突兀、互动回应过程中缺乏线下的举例分析的问题,也适当提出了后期的更改措施。总的来说,本次团员教育的方式具有很出色的效果,所存在的问题也可供后期研究、实践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4 参考文献
[1]《求是》评论员.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求是,2013(4)
[2]张咏梅,韩泓冰.团体辅导方法在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8(09):45-48.
[3]连倩倩.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才智,2017(36):90-91.
[4]战昕.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7(06):188-189.
[5]李春华.高等学校基层党支部团体辅导教育方法实践[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6):697-700.
作者介绍:万婷婷,王轶涵,骆秀磊,刘佳,陈鑫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093.html
《基于互动回应团体辅导的高校团员教育研究》是职称论文范文不可直接复制使用,需要职称论文的可和在线学术顾问沟通。声明:①文献来自知网、维普、万方等检索数据库,说明本文献已经发表见刊,恭喜作者.②如果您是作者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文献信息,可联系学术顾问予以删除.
资料类型:1、SCI写作指南和投稿秘籍
2、如何有效阅读文献
3、SCI审稿意见回复指南
4、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5、SSCI期刊目录(按学科)
6、EI期刊目录(按学科)
7、不提供文献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