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8-28 16:2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极易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消极影响,生态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农业的产出水平。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就认知、人才等层面剖析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
摘要: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极易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消极影响,生态资源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农业的产出水平。在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就认知、人才等层面剖析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困境,通过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分析模型,构建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定性指标分析评价体系,可以发现贯彻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新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开放发展等是纾解困境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生态脆弱;生态经济;耦合度;现实困境
在我国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①。该状况在我国中西部的相对贫困地区尤为显著,严重影响着我国相对贫困农村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工作造成了客观上的阻碍。在这些地区,农业生产仍是发展经济的主要方式,而在人类社会的诸多人造(或者人类参与)系统之中,农业生态系统受人类行为的影响最大,对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和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最为突出②。
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论文: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状况与对策
国外生态经济学学者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领域进行研究,主要体现为在生态经济学理念中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其中,使可持续发展理念属于生态经济学的基本领域与理论基础。DonaldStabile③从生物动态数学模型出发,对资源保护理念进行构建,同时将其与动态最优问题相结合,对可更新资源管理理论进行重新定义,同时他认为开发者的贴现率较高是造成可更新资源衰竭的因素;Vitousek认为生态经济是一种应用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全新发展模式。
将自然体系的原始生产动力与承载能力相联系,将人们的视线慢慢向生态体系对于人类经济发展的限制上转移,引导人们对生态脆弱区的经济发展进行研究;Lubchenco④认为在全球生态体系中,生态服务是全球全部生物的生存必需品,生态环境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为了防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树立生态经济发展理念,优先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链。
与国外生态经济研究相比,我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步较晚且不够系统,碎片化研究较多。董锁成①等指出生态经济是解决生态脆弱和社会经济贫困两难选择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了生态脆弱的相对贫困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指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脆弱贫困地区打破“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廖冰和张智光②根据生态脆弱的经济贫困地区特点,从林农视角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改进经济林生态经济效率的对策建议。
张怀山等③对我国西北脆弱生态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黄怡楹等④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李振春⑤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协同发展主要依靠以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为核心,加强扩大宣传范围和力度,提升生态经济理念意识,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确保经济发展成果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建设。
21世纪以来,学术界愈发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彼此支撑的关系,谋求发展经济与提升环境质量同步进行,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社会群众普遍认同的观点,也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文拟对新时期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以期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提供思路,纾解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生态脆弱作为相对于生态稳定的一种概念表述,表征的是一种生态系统性质,指的是生态区域或者生态系统敏感于外界力量的干扰,在恢复原来功能的过程中能力较弱⑥。而贫困是指缺少生活的基本物质和没有参加社会活动的条件,难以满足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基本需求,更没有接收社会文化的机会,同时也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经济与制度环境的缺乏,难以提升生活水准的发展能力⑦。
可见,生态脆弱限制了经济建设能够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的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因而可能导致贫困;而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摆脱贫困,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也同样匮乏的情况下,过度攫取自然资源成为某种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之间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但从绿色发展的视角来看,这种恶性循环并非仅源于自然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而是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不和谐共同导致的。
一、新时期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生态经济的现实困境
虽然生态经济为生态脆弱的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尽早走向富裕提供了一条可由之路,但是由于长期持续采取粗放的发展模式,导致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的难以协调发展,使得这些地区在实施生态经济战略中面临着诸多较难摆脱的现实困境。
(一)认知困境
⑧生态资本运营意识与生态环境知识储备的矛盾在相对贫困农户中日益凸显。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损害与影响程度:第一,相对贫困农户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尽管这一认知存在个体或地域的差异性。第二,现实存在着相对贫困农户对生态资源价值认知不高、对生态产品市场认知不足的现象。第三,在生态资本运营方面相对贫困农户的认知差异比较明显。生态资源资本化的实现最终需要通过资本项目的实体运营才能 体现。如何将相对贫困地区的优质生态资源在不破坏环境基本条件的前提下真正转化为财富,实现生态资源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的统一,构建致富奔小康的巨大“生态富矿”是生态资本运营目标的根本所在。
第四,相对贫困农村的农户在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严重欠缺。相对贫困农户较强的生态精准扶贫意识与行为滞后两者差距明显。第一,精准扶贫理念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都有,但仍需加强。精准扶贫是在我国改善贫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贵在精准”。
第二,相对贫困农户对精准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认知的差异性较为明显,但对二者耦合的认知度逐渐提高。第三,相对贫困农户对生态精准扶贫在行为措施上滞后显著,也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为相对贫困农户的行为措施并未与其强烈的生态精准扶贫意识相匹配。
相对贫困农户对生态精准扶贫的需求日益急迫,但其对扶贫政策缺乏认知,对精准扶贫项目不了解,获得感不高,对生态精准扶贫满意度有待提高。同时,相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和自然条件一般都比较差,相对贫困农户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相对贫困农户生态精准脱贫的实现,阻碍贫困户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
(二)人才困境
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在农村地区,“土地作为农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基础,其差异性并不重要,而物质资本的质量差异和农民能力的差异则会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①。在我国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基于生态环境的新型经济范式,除了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还要求农民整体素质水平达到一定标准。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不仅自身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有限,周边也缺乏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而人才素质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天花板”因素。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特征明显,这些经济洼地正在丧失对人才的吸引力,大量优质人才流失,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是老人、妇女、儿童等非主要劳动力,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率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将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是不现实的。
二、新时期贫困农村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
生态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在生态系统最大的承载力范围内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自然三个子系统的协同发展。在生态脆弱的相对贫困农村,如上所述,人类的少量不当干预即可打破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均衡,因而发展生态经济是破除上述恶性循环的必由之路。
在新时期,相对贫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改善民生的客观需要,更是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实力,缓解不平衡、不均衡问题的必然要求。争取早日实现“全面脱贫”,已经成为时下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③。通过调查研究,我国多数相对贫困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保持依然较好,发展生态经济或借助生态环境“脱贫”致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向环境要效益、借生态求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①。
发展生态经济有助于实现农村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革。要想改善农村相对落后的现状,破除农村发展壁垒,就要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协同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当下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最优解。发展生态经济是相对贫困农村地区尽快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自改革开放至今40多年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大战略转折期,国家更加重视经济结构的优化改革,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这也是目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导致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镇经济的发展。为此,要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就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向自然生态环境要效益,坚持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绿色生态种植、开发生态产品等形式,实现农村优势资源高效利用,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快致富步伐,不断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发展生态经济有利于促进村域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村域经济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真实体现。
因此,通过统筹村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②。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村域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速度上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状态,继续深入构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模式,推进生态经济体系的构建,让生态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协同推进,保持实现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三、生态脆弱对经济贫困的制约
(一)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交互影响
我国大部分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处于比较恶劣的环境,而这种生态脆弱正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严重阻碍;低质量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又会 导致生态脆弱状况的加剧。具体表现在:(1)脆弱的生态环境本身蕴含着相对少量的资源,因而产业发展能从环境中获取的生产资料有限,尤其是农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发展农业,由于农业相较于二、三产业附加值更低,甚至部分资源被直接以初级产品被输出,使得单位资源产出水平十分有限。(2)由于产出水平有限,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资料大量依靠外部输入,即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都相对高昂,生产所得十分有限,居民可支配的收入非常少,甚至难以弥补生活支出,因而经济的相对贫困成为普遍现象。
(3)当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民拿不出多余资金对土地进行投资时,他们为了实现对食物和基本生活资料的获取,通常会向荒山陡坡、林间空地、草原腹地开垦更多的土地,这种外延式的垦殖活动会不断恶化生态环境,增加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4)在农村,相对贫困农户将收入用于生活需求后,难以形成足够的环保基金用于生态补偿,特别是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中资源消耗的机会成本较高,但资源产出的价值往往由外部市场决定,使得生态脆弱地区资源产出难以弥补资源消耗的成本,从而导致“生态不可持续”与“持续贫困”并存。
(二)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交互影响
自然环境是人们获得生存保障和发展机会的重要基础性条件,环境的富庶程度能够对贫困产生直接决定性的影响③。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唯一的物质来源,人类的聚集与活动也会对自然系统产生影响。对于地理位置比较恶劣环境下的农村相对贫困地区来说,生态脆弱使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更倾向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非精神文化需求,因而知识与技术水平相对低下,难以掌握足够的环保知识与技能,从而可能因不当干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而引发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在:(1)由于生态脆弱地区资源的集聚度十分有限,居民往往因追逐资源而分散居住,人口集聚性较低,地区内部新知识和新技能产生和传播的速度较慢;同时,我国生态脆弱的相对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都非常的偏僻,外部信息的输入也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因而导致当地居民对环保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均十分有限,较易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产生不当干预。
四、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证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尽早实现共同富裕,这已经成为我国每个公民都奋力追求的目标和认同的理念。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及时发现和破解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通过生态经济建设,防止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发展的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而针对这些地区目前面临的人才、生态和市场困境,本文认为,应在发展生态经济中坚持对经济与生态的统筹兼顾,坚持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实施人才优先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切实破除困境,走上一条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借助建模分析,厘清经济—社会—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关系①,耦合展示了市场经济中两个或多个系统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②,主要用其反映经济、社会和生态在脱贫致富活动中的协调与合作。笔者尝试用熵值法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建立耦合协调分析模型,进而确认三者的协调发展关系,然后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修正关系的意见和建议。
耦合协调度模型有两个核心指标—耦合度和协调度,耦合度主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而实现协调发展的动态关联关系,从而反映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程度。协调度指标侧重体现耦合相互作用关系中良性耦合程度的大小,能够展示出协调状况好坏与否。耦合体现了在市场经济中不同因素间的动态联系,该指标的主要作用是用于体现生态、社会、农村经济的协同合作水平。耦合协调度量系统或元素在变化的过程中,相互交互和谐程度的高低,能够表明制度有序性的变化趋势和低配位共生到高分位发展的转变。
五、后脱贫攻坚时代相对贫困农村地区生态经济发展困境的纾解
(一)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探索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模式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相对贫困农户要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新的活力。针对某些生态环境较差的相对贫困地区,长期来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从以上对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不难看出,想要在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同样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统筹兼顾,最大限度降低因经济发展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和影响,避免以牺牲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代价。生态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建立在全面且深刻的绿色发展理念之上。
为此,近几年党和国家的发展重点也放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上,国家大量财政投入也围绕农业农村展开,为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为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大力提倡修复农村生态系统、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希望可以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对自然环境产生破坏;强调必须持续在农村基层强化环保教育,通过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宣传环保基础知识,建设环保制度化,将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普及给每一位公民。
(二)重视人才,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开放发展
人才是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是确保真脱贫不返贫、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执行者。要重视人才,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开放发展。在生态经济体系中,农民作为直接参与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现代意识和逃脱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能力,才能将生态经济推向更高水平,帮助相对贫困地区尽早过上富裕生活。因此,为了破除人才困境,必须实施人才优先战略。目前相对贫困农村地区引进人才的待遇已经比较优厚,但效果并不理想。应积极创新理念,破除局限。
一是持续提升相对贫困地区村民基本素质,对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全民普及,定期举办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参与再就业融入现代社会,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乡村振兴宣传与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相对贫困农户生态经济发展意识。
二是要持续强化村领导干部的引领作用。继续发挥村干部领富带富作用,继续帮助经济能力较弱的群众投身自建产业,靠自身劳动能力优势继续创业摆脱贫困;积极发挥选调的驻村第一书记的带头作用,采用轮班轮村交流合作的形式,通过内抓服务,外抓项目,在解决群众切身难事的同时,积极谋划产业项目,协助村干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三是要继续引进更多高层次的外来人才,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畅通人才下乡渠道,完善制度政策,做足政策、金融、财税保障,提供便利服务,为高层次人才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 保障人才落地开花结果。深入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送去致富项目、职业技能和最新发展趋势。
同时制定宽厚的条件,吸引本乡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发展。四是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来乡投资兴业,持续强化社会帮扶的作用。呼唤企业社会责任,动员各级各类企业(商会)利用相对贫困地区的土地、产业、旅游、劳动力等资源,开展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公益等多种形式更加丰富的“村企共建”帮扶活动,以项目为载体构建创新创业团队,以企业孵化带动人才培育,提高农户真正脱贫不返贫的内生动力,形成共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结语
如今,我国的发展重点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同时也会放眼于公众社会范畴。为了实现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要不断帮助相对贫困地区实现综合发展,提醒他们要时刻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之能够摆脱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发展滞后的状态。尤其对中西部边远山区和革命老区等集中连片的相对贫困农村地区,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通过“授之以渔”,将其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当地人民看到希望,让农村相对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开花结果,为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降雪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850.html
《农村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现实困境与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