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9-26 17:08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 要】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通过借鉴、吸收和融合古代中国的音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音乐形式。 在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一批音乐家。 本文主要以古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与朝鲜王朝前期三位乐圣王山岳、于勒、朴堧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的视角
【摘 要】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通过借鉴、吸收和融合古代中国的音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音乐形式。 在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发展历程中,曾涌现出一批音乐家。 本文主要以古代朝鲜半岛三国时代与朝鲜王朝前期三位“乐圣”——王山岳、于勒、朴堧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学的视角对三位“乐圣”在音乐创作、乐器形制、音乐理论等方面的成就进行梳理,并对三位“乐圣”所做的贡献进行比较研究,以探索古代朝鲜音乐发展的历程和古代朝鲜音乐家在传承、传播与发展音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古代朝鲜音乐; 王山岳; 于勒; 朴堧
一、历史背景
公元前1世纪,朝鲜半岛进入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时代。 高句丽对朝鲜半岛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在公元552年左右创制了玄琴。 新罗发源于朝鲜半岛东南部,在公元668年以前与高句丽、百济并立,并于公元668年成为朝鲜半岛上的统一王国。 1392年,李成桂登上皇位,建立朝鲜王朝,不仅与明朝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而且实行了抑佛崇儒的基本政策。 本文主要对三国时期和朝鲜前期的三位音乐家——王山岳、于勒、朴堧作对比研究。
音乐教学论文: 文化创意产业中如何培养音乐人才
二、三位“乐圣”的生平
(一)第一“乐圣”——王山岳(三国时期,高句丽)
王山岳是阳原王在位时期(545-559)高句丽的宰相。 据史料《三国史记》记载,王山岳依照中国古琴的形制创制出在朝鲜半岛广泛流传的玄琴,并制玄琴曲百余首,但如今其曲调及曲名全部佚失。 玄琴是朝鲜半岛民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在朝鲜半岛的音乐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发明者王山岳被尊称为朝鲜“第一乐圣”[1]202。
(二)第二“乐圣”——于勒(三国时期,新罗)
于勒是伽倻国省热县人,初为朝鲜半岛伽倻国的乐师。 后因伽倻国大乱,于勒及其弟子尼文于真兴王十二年(551)投奔新罗国[2]53。 于勒是三国时期新罗国著名的音乐家,具有十分精湛的音乐表演技能,不仅能歌善舞,精于弹琴、作曲,而且是一位音乐教育家。 于勒继高句丽王山岳之后,被尊称为朝鲜“第二乐圣”。
(三)第三“乐圣”——朴堧(朝鲜前期)
朴堧(1378-1485)是朝鲜前期的音乐理论家,其主要活动时期是1423-1454年。 在世宗朝(1397-1450)期间,朴堧开展了很多音乐活动,如考订乐律、制作乐器、建立礼乐制度等,在音乐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尊称为朝鲜“第三乐圣”[3]191。
二、三位“乐圣”的贡献
(一)王山岳与玄琴
据《三国史记·乐记》载:“初,晋人以七弦琴送高句丽。 丽人虽知其为乐器,而不知其声音及鼓之法。 购国人能识其音而鼓之者,厚赏。 时,第二相王山岳,存其本样,颇改易其法制而造之,兼制一百余曲以奏之。 于时玄鹤来舞,遂名玄鹤琴,后但云玄琴。 ”[4]
上述史料阐述的是高句丽人收到晋人赠送的七弦琴之后,知道这是乐器,但却不知该如何演奏。 当时的宰相王山岳将其加以改造,并且创作乐曲百余首。 演奏该乐器时“玄鹤来舞”,所以将这一乐器命名为“玄鹤琴”,后来称为“玄琴”。 玄琴即六弦琴,是古代朝鲜文人最喜爱的乐器之一,有固定的16个柱和移动的3个柱。 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用木制棍形拨子弹奏。
高句丽古坟壁画上的乐器和古代中国的卧箜篌非常接近,并且《隋书》等中国史料也记载着高丽伎的乐器包含卧箜篌,所以玄琴前身是卧箜篌的学说在中日韩学界都有存在,如冯文慈先生所言:“根据为数不少的古代朝鲜壁画等可知,卧箜篌在古代朝鲜是相当流行的。 ”[5]18
近年里,韩国学者郑花顺通过对比高句丽古坟壁画中的乐器图案和相应时期中国的琴筝类乐器,结合史料推测玄琴是五世纪前后王山岳根据当时已经流行于朝鲜半岛的卧箜篌改制而成的新乐器。 [6]
目前对玄琴的原型尚存许多争议,本文不再赘述。
(二)于勒的十二曲
于勒在伽倻国任乐师之时,伽倻国嘉实王曰:“诸国方言各异,声音岂可一哉? 乃命乐师于勒造十二曲。 ”后伽倻国大乱,于勒及其弟子尼文于真兴王12年(551)投奔新罗。 真兴王13年(552),真兴王将于勒安置在国原,并派法知、阶古、万德跟随于勒学习音乐,于勒分别教其歌、琴、舞。
据《三国史记》载:“三人既传十一曲,相谓曰:‘此繁且淫,不可以为雅正。 ’遂约为五曲。 于勒始闻焉而怒,及听其五种之音,流泪叹曰:‘乐而不流,哀而不悲,可谓正也。 ’尔奏之王前,王闻之大悦。 谏臣献议:‘伽倻亡国之音不可取也’。 王曰:‘伽倻王淫乱自灭,乐何罪乎? ’... ... 遂行之,以为大乐。 ”[4]
这十二首乐曲是乐、歌、舞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由阶古、法知、万德三人传承。 新罗朝廷决定将阶古、法知、万德所演奏的五首乐曲作为宫廷的“大乐”(宫廷乐)。 于勒提倡雅正之风的音乐,当他听到法知、阶古、万德三人的演奏后,作出了“乐而不流,哀而不悲,可谓正也”的评价。 于勒的十二曲中有九曲与当时的地名有关,可见于勒的音乐创作构思。 其曲深受民间音乐语言的影响,具有不同地域风格的特点。
此外,于勒将二十五弦瑟改造为十二弦伽倻琴,发展了伽倻琴音乐。 到新罗后,他又把伽倻琴音乐推进到更高的水平。 他因此成为朝鲜民族音乐——伽倻琴音乐的始祖。
(三)朴堧对雅乐的整顿
朴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乐器的制作和对雅乐的整顿上。 朴堧的后裔朴心学收集了朴堧的遗稿,并整理成《兰溪遗稿》一书,其中有39篇是关于乐律的,如《请制律管疏》《请定庙朝正乐疏》《请祭享乐成告备疏》《请正祀享雅乐疏》《请正祀享乐律疏》等。 《兰溪遗槁》所收录的39篇奏疏中,有三分之二在世宗十二年二月至九月呈上,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关于雅乐的整理活动十分活跃。
通过朴堧奏疏的内容,可以了解他为制定音乐制度所做的努力。 朴堧对音乐各领域都很熟悉,他推崇中国古代的音乐制度,很早就把音乐与人、社会、政治、甚至宇宙相联系,形成了具有浓厚抽象观念和哲学性格的音乐观和音乐论。 朴堧以中国传统音乐观为借鉴对象,对朝鲜初期的音乐进行整顿。
朴堧音乐成就还体现在律管制作方面。 为了准确地制作黄钟律管,他做了三四次精密的实验,虽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可以体现出他对黄钟律管的重视,即对正统雅乐的重视。
三、对三位“乐圣”贡献的总结
从音乐技能的角度看,王山岳作为高句丽本土音乐家,结合本国的情况对七弦琴进行了改造,使得新乐器成为具有代表性的高句丽民族乐器,一直流传至今。 于勒作为新罗时期的外来音乐家,将伽倻琴与所作十二曲从伽倻国带到新罗并进行了推广。 朴堧为能准确地制作黄钟律管,进行了多次精密的实验。 无疑,三位“乐圣”在乐器制作与乐曲创作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从音乐教育的角度看,三位“乐圣”都使自身的技艺得到了传承,他们教授弟子歌的演唱、琴的演奏、舞的动作、乐器的制作等音乐技能,也传授乐律、音乐制度等音乐理论。 传授音乐的过程就是延续音乐文化的过程,推动了古代朝鲜音乐文化的发展。
从音乐审美的角度看,于勒提倡雅正之风的音乐,作出“乐而不流、哀而不悲,可谓正也”的评价,不禁使人联想到了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音乐所提出的评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在朴堧的奏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以中国传统音乐观为借鉴对象的,十分推崇中国古代的音乐制度。 可见古代中国音乐理论制度已对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审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位“乐圣”对于音乐审美所持的观点大致相同,体现了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主流思想。
综上可知,三位“乐圣”在乐器制作、乐曲创作、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在其各自擅长的领域推动了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发展。 目前,由于受到史料和文物的限制,关于古代朝鲜音乐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望后人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小盾.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韩)张师勋.韩国音乐史(增补)[M].朴春妮,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陈应时,(韩)权五圣.黄钟大吕:东亚乐律学会第1-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2011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4]金富轼.乐记[M]//金富轼.三国史记:第32卷[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5.
[5]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韩 璇,鲍庆云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941.html
《古代朝鲜半岛的音乐家研究以三位“乐圣”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