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10-08 16:4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近几年经济逐渐全球化,各国大门都已经打开,国外学生来我国留学的数量逐年递增,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受到广泛关注。 趋同化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的重点方式,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管理方式还处于成长阶段。 我国文化背景与教师资源都与
摘要:近几年经济逐渐全球化,各国大门都已经打开,国外学生来我国留学的数量逐年递增,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受到广泛关注。 趋同化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留学生管理的重点方式,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管理方式还处于成长阶段。 我国文化背景与教师资源都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在高校管理中采用趋同化管理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高校管理人员要掌握其管理的核心,将其管理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以下内容将对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进行重点探究。
关键词:趋同化,文化差异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外学生来我华留学的数量直线上升,留学生也是我国高校与发达国家合作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针对现今高校教育中,留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高校针对留学生开展教学时,首先应该考虑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高校对留学生教育管理初期,主要管理方式为隔离管理,但是这样老旧的管理方式使得我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之间毫无交流,留学生不能高校融入我国社会发展。
留学生论文范例: 农业类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为了改变这样的问题,高校开始创新并转变管理模式,从隔离管理到开放管理。 高校留学生教育要想适应新的发展趋势,就要重点将留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当成重要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经过多年经验累积得出,趋同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发达国家的高校管理中,趋同化教学管理早已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能够让留学生更好的适应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能让留学生更好的融入本国文化。 以下内容重点探究趋同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与教育管理方法。
一、趋同化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高校对于留学生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会浪费更多的教育资源,趋同化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留学生管理的常用管理方式之一。 趋同化管理是针对留学生而创设的教学管理模式方案,与传统管理模式大不相同,其中更加明确对留学生与国内学生的教育方式要保持一致。 趋同化管理的含义,最早起源于1998年,高英学也层在《中国教育研究》中撰文指出:所谓趋同化管理具体指的是对外国前来的留学生进行教学、研究、生活等趋向,使其外国留学生与中国本土学生接受相同的管理,趋同化管理方式是对照教育本身的含义以及国外对留学生采用的一种留学管理模式,这也是关于趋同化管理内涵的最早表述。
此后,教育界对趋同化管理模式的定义也基本相同。 而我们认为,趋同化管理的重点管理内容则是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方面的趋同化管理,是对国际留学生管理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趋同化管理教学能够保障留学生在中国受到的教育标准和教育质量与我国学生保持一致,还能有效节约高校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趋同化管理的现状和遇到的难题
(一)管理现状
早在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针对国外来华留学的学生就开始了趋同化管理。 该管理模式作为各个国家招收的留学生基础培养方式,是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根本保证。 一些发达国家对于趋同化教学管理模式运用相当熟练,并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留学生入学从留学申请到入校安排住宿,再到学校学习中的各个方面,留学生与其本国学生都毫无差别。 从我国教育发展进程的角度来说,其趋同化管理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管理标准。 但部分欧美地区的留学生的行为规范对我国高校落实趋同化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现今高校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虽然使用趋同化管理,但还是异多同少,高校管理者还是更加希望留学生与我国学生保持一致,让国外的留学生能够跟我国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水平,并适应中西方文化差异。 但大部分高校留学生刚步入中国校园,对于中国文化并不适应,趋同化管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此,各大高校也应该根据其学校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并逐步完善趋同化管理制度,让留学生更加适应教学管理模式。
(二)遇到的难题
(1)对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的认识有待提高。 “去异求同”是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方向,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需坚持“同中有异”的基本原则。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最初对待高校留学生的管理是建立在中国学生管理基础之上的。 高校留学生的管理机构是专门构建的,留学生部门具有招办、教务处、研究生处、学生处、后勤管理等基本职能,这就使得对留学生的管理面面俱到但不专业,在各个环节极容易出现问题。 在留学生数量较少时,这种管理模式还可以对留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很好的保障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等健康发展。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这给留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对留学生进行“特殊”的管理和照顾,这使本就事无巨细的管理工作雪上加霜,导致管理职责交叉、混乱,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对于留学生而言,文化水平高,并不代表素质和人品高,再加上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来华留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和相关国家法律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对留学生趋同化管理进行更深的探索和尝试。
(2)高校国际化水平、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对高校留学生趋同化发展形成阻碍。 国际上一流大学,比如欧美国家的高校,他们的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工作都做的非常好,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校园国际化水平高,国际学生和本校学生的沟通效率较高,这很有利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②教师队伍水平高,他们经常的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其他会议,国际交流频繁。 随着交流和学习的深入,他们都具备了国际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并且具备一定的国际化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合作能力。
他们开展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符合国际规范。 ③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有着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有的负责学生的学习研究管理。 这种明确的分工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发展。 相对而言,我国大多数高校老师的国际交流机会和经验比较少,只有一些国内顶尖学府的老师有着丰富国际交流能力和经验,因此国际课程教学、国际化的管理很难在国内学校推进。 校园国际化程度、国际交流能力水平一时之间难以提高,这些制约了来华留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发展,对我国的留学生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施建议
我国高校要想将趋同化管理落实到实际教学管理中,还会面临着许多的实际问题。 留学生在生活习惯、气候环境、饮食习惯等等都很难与我国学生保持一致,高校也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就降低或者放弃趋同化管理,应该吸收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施管理模式,逐步减少留学生与我国学生之间的差异,更好的过渡到趋同化管理中,提高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与发达国家教育接轨。
(一)规范入学标准,提高来华留学生的个人素质
我国大部分高校招收留学生的入学标准较低,留学生的个人素质高低不同,有部分高校为了提高学校招收的留学生数量,将其招收条件放宽,导致后期对留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与教学质量。 高校在招收留学生时,应该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提高招收留学生规范入学的标准,提高来华留学生的个人素质,从而保障后期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高校还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入学考核评价体系,保障招收留学生的个人素质水平。
(二)以人为本,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施趋同
高校针对留学生进行趋同化管理时,教师更应该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管理,充分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施趋同化管理,否则也达不到趋同化管理的效果。 我国有几所高校的专业中,有很多留学生是来自于非洲和南美洲等国家。 对此,高校在语言趋同化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留学生所在的国家文化,还要掌握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在教学中,努力让留学生能够适应我国文化的基础上并保留其原有的国家文化,让留学生能够适应并喜欢中国文化,在我国愉快地完成留学学习。
高校要充分站在留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本,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实施趋同化教育管理,让留学生感受到来自我国教师与学生的尊重,满足其精神世界,让留学生能够更好的与我国学生成为朋友,友好互助,对此,高校要灵活运用趋同化管理教育,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
(三)力争与中国学生保持相同的学生日常管理方式
趋同化教学管理更多的是从教育方面落实管理,但对于学生日常管理也要力争与中国学生保持相同的管理方式。 学生日常管理中包含生活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等等,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领导人员,留学生在生活习惯与生活爱好上还是与我国文化有很大的差异,留学生很难接受趋同化生活管理,对此,辅导员要根据不同国家留学生的生活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使留学生能够快速融入我国的生活习惯中,辅导员要与留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在成为好朋友的同时建立信任,帮助留学生更好的适应我国文化与我国生活习惯。
四、结语
根据我国高校留学生教学管理多年经验来看,趋同化教学管理能够促进留学生与我国学生迅速建立友好的关系,学生之间能够主动交流与分享国家的文化与传统,教育管理更加规范统一,学校还要不断完善趋同化管理条例,从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青年,陈恳,钱江波,等.信息工程类国际生全英语教学与学习心理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
[2]陈慧慧.新世纪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2019(22).
[3]许浩伟.河北省来华留学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9.
作者:孟凡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961.html
《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