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12-15 16:5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优质生态资源的康养价值是康养小镇建设基
摘要:优质生态资源的康养价值是康养小镇建设基础。本文以丽水市康养小镇规划为例,从其优质山地生态环境资源出发,以康养价值识别和主题确定作为找准小镇特色突破口,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明确丽水市在长三角区域得天独厚的山地康养资源优势。基于生态禀赋和人文底蕴等资源,识别各个小镇内气、食、药、水、体、文等独特性康养价值,挖掘避暑养生、食疗药养、水疗康体、运动健体、文化体验等特色功能;依据空间整合理论,秉持差异性、互补化原则凝练康养主题,塑造康养感知形象并聚合小镇产业,以集合性价值与多元化康养体验进一步增强丽水市级层面康养小镇的竞争力,同时也为类似山地区域规划发展康养小镇提供启迪。
关键词:生态康养小镇;规划;功能定位;空间整合;丽水市
前言
2017年十九大部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019年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进一步推动健康养生、体育健身、运动康复、健康旅游等多样化服务开展,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增进全民健康。康养小镇作为健康产业高度聚合与集“衣食住行游娱购康”于一体的功能载体,是康养旅游蓬勃发展的产物[1]。现阶段,国内对康养小镇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康养旅游发展和特色小镇打造,探索森林康养、洞穴康养、气候康养等旅游类型[2,3];根据区域特色资源打造农业、文化、森林、康养等主题小镇[4,5]。
康养小镇与康养旅游、特色小镇相互联系且存在差异。康养小镇是康养旅游从走马观花式过渡到专项休闲度假旅游阶段,形成的以康养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小镇,易出现定位同质化、缺乏特色产业、功能载体布局零散、资源整合度低等问题[6],而小镇康养价值识别和主题确定等作为直接关系小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持续发展动力形成的顶层设计,是增强小镇特色突破口,但相关研究尤为不足。
康养小镇更强调生态友好、自然友好和优质生态空间对人体健康的促进作用[7],自然条件是其选址的决定性因素,康养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资源类型分类和划分是规划研究的基础课程,决定其重点开发方向[8]。而生态、产业、人文作为反映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在地表所形成的资源空间组合,在人为干预和科学引导下,资源空间结构转型有利于促进小镇范围内产业合理布局和重点发展战略制定。
因此,通过康养价值识别和主题确定对小镇内生态禀赋、产业发展、人文底蕴资源的结构优化和整合利用[9],可引导小镇内功能划分、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等开发利用方向,推动产业聚合并突出发展特色。本文以丽水市生态康养小镇规划为例。
在空间整合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比较优势分析,分析优势资源、发展契机及特色要素,定位小镇市场竞争优势;基于康养小镇生态禀赋、产业发展和人文底蕴等,识别资源康养价值,提取发展优势并整合资源特质,探寻康养资源利用方向;秉持差异化、互补化原则,挖掘出能反映当地特色,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竞争优势的主线,塑造小镇康养形象,不仅有利于消除丽水市内同质竞争,而且可以进一步突显丽水市生态康养特色,从而增强丽水市康养小镇的市场竞争力。
1丽水市生态康养资源特点
1.1生态禀赋
丽水市域山地广布,山地区域占比高达88.42%,以“九山半水半分田”闻名。在长三角范围内对相关城市较高海拔山地资源进行比较,长三角地区600m及以上山地资源浙江省所占范围最广,其中丽水占比达36.31%(位列第2温州占比为11.19%);在海拔1000~1200m和1200m及以上区域,丽水占比分别达57.81%和65.71%,具有显著山地资源优势。
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平原和高原地区,500~2400m亚高原轻度缺氧环境有利于提高人体代谢和免疫能力[10],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11],而丽水山地以位于康养适宜范围内的中山地貌为主,在长三角范围内拥有得天独厚的山地生态康养资源优势。
其生态气候在休闲养生适宜性方面,气候指标占优,生态指标领先,全年有11个月适宜休闲旅游度假,人体舒适度高[12],气候养生优势明显。丽水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等6大江河的源头,水资源不仅丰富,同时水环境优势显著。丽水森林覆盖率高达82%,在全国地级市之中仅次于吉林省白山市的83%,生物多样性突出,物种丰富。简而言之,丽水具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生态康养功能优势突出。
1.2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承载了一个地区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在层嶂叠峦的地理环境和物殷俗阜的人文环境中,山地居民为适应山地环境形成了独有的耕种方式、生活习惯和民俗节庆等社会文化,历经1400a有余历史沉积,传承至今形成了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文化。丽水市是首个地市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共有各类民间艺术558项,其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庆元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二十四节气遂昌“班春劝农”等3项入围世界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畲族“三月三”等18项入围国家级非遗名录;97项入围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54项入围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拥有全世界最古老拱形水坝、首批世界排灌工程遗产通济渠,人文资源位居全省前列。
同时,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其手工艺、医药、习俗、语言、歌谣、服饰、“三月三”传统节日、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化均具有浓浓民族特色。作为“浙西南革命精神”发源地,是全省唯一所有县(市、区)均为革命老根据地的地级市,革命遗物、遗址、故事和纪念建筑物等党史胜迹类型众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摄影文化、乡村春晚等展示了丽水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通过文化保护、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和文化传播等方式,“活化”区域特色文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2生态康养价值识别
在明确市场定位基础上,基于生态禀赋、产业发展和人文底蕴,参考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标中的8大分类方法,结合山地健康旅游的资源特色与健康功能,可将生态和人文康养资源细分为山地空间环境、水景资源环境、山地气候、山地动植物和人文景观5类,并融合产业发展,识别康养资源价值。依托自身已有资源和产业发展,奠定气、食、药、水、体、文康养价值基础,导入新型康养业态,探索多样化康养资源利用形式。
运用比较优势分析归类小镇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资源,在小镇范围内选定核心功能区和支撑功能区,核心功能区优质生态资源禀赋和人文底蕴特色为康养客群提供生态康养环境、多元娱乐活动和民俗文化体验等,有效延长康养栖居周期;支撑功能区发挥其便利交通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等优势,为康养客人提供居住、旅游接待、商业服务、文化展示、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支撑核心功能区功能发挥。
3生态康养主题确定
康养资源价值识别已初步提取小镇资源核心特质,康养主题是在其基础上,挖掘出最能反映当地特色、最符合市场需求、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主线,概括、凝练统率整个康养小镇规划和项目创意的理念核心,利于目标群体理解、传播且极具吸引力,并形成固定记忆,塑造小镇康养形象并突出发展特色,可通过康养建筑和产业规划进一步阐释主题。主题确定重点考虑生态禀赋、产业发展和人文底蕴等要素的影响。
以“生态禀赋”筑基,确定主题方向;生态禀赋作为康养小镇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是主题创意的出发点,准确把握资源比较优势,通过创意、整合、提升、包装等将小镇生态资源特质恰到好处地体现在主题之中。以“产业发展”赋能,深化主题要素;产业发展是康养小镇建设的动力支撑,是主题确定的重要因素。基于资源价值识别,凝练核心要素,将其纳入主题,盘活现有资源,促进产业延伸。同时,可在主题中体现多元业态导入或小镇功能拓展,为康养小镇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人文底蕴”铸魂,丰富主题内涵;人文底蕴承载一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康养主题确定的灵魂,也是可持续发展所必备的软件驱动,通过深挖重点小镇内特色人文,寻找小镇民俗文化最本质特征和表现载体,作为丰富康养主题内涵的文化线索,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充分展现小镇地域文化和文脉特征。通过凝练康养主题,实现形象表达小镇康养特征,打造康养新亮点。以丽水市9个典型康养小镇为例,秉持前瞻性、简明性、优势论、系统性原则,按上述思路抓住独特卖点、核心创意凝练康养主题,奠定小镇基调并引领发展方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且助推品牌发展。
4结论与讨论
围绕生态禀赋、产业发展和人文底蕴等资源,对丽水市康养小镇规划定位、价值识别、主题确定进行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是经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专家咨询研讨论证后为实现丽水市康养小镇差异化、互补型、整合式发展的艰难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极强的应用价值。康养小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涵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多方面,规划定位、价值识别、主题确定等作为找准康养小镇特色的突破口,是引领康养小镇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其绿色健康持续发展关键所在。
在空间整合理论指导下,运用比较优势分析,在长三角区域600m及以上山地丽水市占比达36.31%(位列第2温州占比为11.19%)、海拔1000~1200m和1200m及以上区域占比分别达57.81%和65.71%,具有得天独厚的山地康养资源优势;基于生态禀赋、产业发展和人文底蕴等资源,识别小镇内气、食、药、水、体、文养等康养价值,挖掘避暑养生、食疗药养、水疗康体、运动健体、文化体验等康养功能;秉持差异化、互补化原则,进一步提取小镇资源核心特质并凝练康养主题,指导康养小镇规划发展并为康养客群提供主题多元、种类多样的体系化康养体验,依托整体竞争优势支撑丽水市康养小镇快速发展。
本文仅是对生态康养小镇研究的初步探索,在此过程中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分布、对人体的健康促进作用等康养基础科学研究严重不足,亟待完善加强,为康养小镇规划发展提供扎实的科学支撑。后续可从产业项目规划与小镇投融资模式、运营机制和产业引导基金、产学研交流推广平台打造、政府购买生态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莽.基于需求导向的康养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5(02):41-47.
[2]王妍方,尹雪梅,程希平.基于FAHP模型的攀枝花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J].环境工程,2016,34(S1):1083-1086.
[3]李济任,许东.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森林康养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以辽东山区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8):135-142.
[4]吴德进,陈捷.要素集聚下特色小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146-152.
[5]王大为,李媛.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问题与可持续推进策略[J].经济纵横,2019(08):69-75.
[6]李硕扬,刘群红.产城融合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研究———以南昌太平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2):168-172.
[7]程臻宇.区域康养产业内涵、形成要素及发展模式[J].山东社会科学,2018(12):141-145.
[8]杨秀成,宋立中,钟姚越,等.福建省康养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5):106-116.
作者:杜心栋1饶鸿来2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7190.html
《生态康养小镇规划研究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