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2-03-12 16:1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魏春春,汉族,山西怀仁人,文学博士,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2019),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藏族文学、西藏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藏族汉语文学中国故事话语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
魏春春,汉族,山西怀仁人,文学博士,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2019),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艺学、当代藏族文学、西藏当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藏族汉语文学“中国故事”话语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世纪<西藏文学>(2000-2011)意识形态的表达与诠释》等项目,出版专著《守望:民族文学的诗意创造》(民族出版社,2018年8月),在《民族文学研究》《当代文坛》《西藏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学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专业文章近50篇。
藏族作家次仁罗布多年来致力于西藏地方性的文学书写,深耕中国故事的西藏篇章,探索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文学书写的日常景观,勾勒时代巨变中西藏各族人民时代心理历程的转变,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光快陆离的在地性的西藏风俗画卷。不容置疑的是,次仁罗布的书写一直是在中国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语境下,展现边地文学情貌,在他浓郁的民族风情的书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学人民性情怀。
他新近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废墟上的涅槃》,尽管书写的对象是他不太熟悉的云南鲁甸民众的生活,但由于内在的人民性情怀,反而呈现出一种别具特色的有温度、有质感、有力量的文化情态。这有力地说明了次仁罗布文学底色的人民性。
《废墟上的涅槃》是次仁罗布主动积极地以文学方式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现实主义作品,体现出他的文学担当和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又强调“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就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关键词,这是我国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之一。
为了顺利实现既定目标,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心,勠力奋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现实召唤着艺术的参与,艺术回应着时代的要求。一大批艺术家走出书斋,走向广阔的中华大地,观察着、聆听者、感受着时代的巨变,并以饱满的热情叙述着中国人战胜贫困的新奋斗历程。在此种语境中,次仁罗布走向了云南鲁甸,展现鲁甸人脱贫之路、幸福之路。
报社记者的经历锻造了次仁罗布深入生活现场,采撷现实生活第一手材料的素养;多年的作家生涯,又生成了次仁罗布独具特色的文学表达视角和样式。在实地走访鲁甸的过程中,他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甚至是原生态的素材,然后再采取文学纪实的方式,将之展现出来。
从文本的内容来看,次仁罗布主要描写的是鲁甸龙头山镇的甘家寨和光明村的巨变,以及卯家湾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新生活。这是较为常见的旧地换新颜的表达方式,大致策略是,贫困点的过去与现在的对照,以及由过去的贫困状态走向现在幸福生活的转变历程,采取的线性时间的空间对照的方式。由于受制于纪实文学的文体限制,作家们的叙述视角多选择全知觉的方式,这不同于虚构文学的纵横捭阖或纡徐宛曲。但由于材料的真实性,感受的直接性,更能让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感。
从书写的笔法上来看,次仁罗布采取了三种文学建构方式,这表明次仁罗布的纪实文学的文体探索意识。
第一篇《浴火重生》展现的是鲁甸甘家寨在“8·03”地震中家园毁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在社会爱心团体和人士的扶持下,重建家园的故事。因此,次仁罗布无意也不忍揭开甘家寨群众的心灵伤痛,而将重点放在救灾重建方面。如此一来,作品展现给我们更多的是温暖,以此遮掩人们内在的悲伤。当浓浓的暖意与灾区人民深深的哀痛相交织时,次仁罗布在作品中展现出中华民族的相濡以沫、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传统的温情是抚慰现实伤痕最好的良方。
第二篇《花椒树上结幸福》采取的是人物传记的方式,展现的是村干部谭德军带领光明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在这一篇章,次仁罗布更多地将笔触伸向人们的内在世界,展现不同时期谭德军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和开拓意识,凸显的是民众渴望幸福又担心失败的心理空间。因此,在人物形象的刻写方面,次仁罗布尊重历史的发展实际,但也加入了细腻的文学笔法,如谭德军与妻子的爱情故事,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想象为读者创设出了甜蜜爱情的在场感受。这一篇展现出奋斗得幸福意涵。
第三篇《卯家湾的春天》采用的是小说笔法,尤其是前三节,叙述姚太银、刘双剑、蒋忠历的故事,次仁罗布基本隐没于文本之后,但通过故事主人公的遭遇展现出生活的艰难和对幸福的渴望。作品中的人物都追求幸福,但现实自然条件的恶劣阻隔了他们走向幸福,为此,他们都选择了离开故土、走进城市,勤劳、朴实、不畏艰难的乡土品格让他们先后赢得拥有城市生活的机会,但家庭的羁绊,又使得他们无一例外地回到乡村,重复父辈的生活方式。直到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实施,再次让这些乡村青年重燃走出乡村、走进城市生活的激情,进而豪情满怀地走在幸福生活的奋斗之路上。
文学论文投稿刊物:哪些学报能发表文学论文
若探究次仁罗布的写作心理,我们会发现,一方面是这三个人物的遭遇确实令人唏嘘,高加林的时代已然成为明日黄花,但高加林式的人物依然存在于我们的边远贫困乡村。另一方面,若结合次仁罗布以往有关出走乡土的文学书写,我们又能看到次仁罗布似乎找到了解决传统伦理秩序与现代物质生活相交融的方式,即搬迁安置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不离开故土又能享受现代文明的可能的生活方式。因此,在结尾,次仁罗布深情地写道“我站在街道上望着这些来来往往的人,他们的脸上寻到的是幸福和快乐”。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7410.html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读长篇纪实文学《废墟上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