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8-01-08 14:11所属平台:学报期刊咨询网浏览:次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曾用刊名:扬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曾用刊名:扬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年创刊,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为职责。本刊主要刊登本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发表校外学者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刊多年来始终坚持学术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收录
1、中文核心期刊:
2004-2008年连续2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3、数据:MARC数据、DC数据
4、图书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5、影响因子:
截止2014年万方:影响因子:0.4;总被引频次:541
截止2014年知网:复合影响因子:0.540;综合影响因子:0.346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栏目设置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杂志社介绍
一、来稿请按“篇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的方式写作。如获得基金资助,请注明基金项目,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二、来稿请提供中文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8个)及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并请提供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摘要、关键词和文章题名。
三、来稿文辞力求精炼,以8000字以内为宜。为便于编排和存档,请以16K300字方格稿纸誊写或以A4纸打印,并请提供软盘。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使用应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及《标点符号用法》来使用,简化字使用应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为准。
四、注释(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性说明)置于当页地脚。序号用①、②、③等形式标示。参考文献附于全篇正文之后,序号用[1]、[2]、[3]等形式标示,并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各种参考文献类型: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刊,Z—综合类文献。正文中的引文应标注相应的序号与文末所著录的参考文献相对应,并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标注页码或章节篇名。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出版日期(版次).
5、译著:[序号][原著者国名]原著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五、来稿务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发表时署名听便),及详细通讯地址,以便联系。
六、由于人力、财力所限,来稿一般不退(需退者,请付足邮资),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六个月未见本刊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七、来稿一经刊用,即一次性付给著作权使用费和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两册。来稿若无特别注明,即视为同意在本条规定。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已发表论文范例
1.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社会主义论
2.试论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
3.我国村民自治发展特点探析
4.论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
5.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现
6.我国政府行政成本探析
7.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8.虚拟人力资源: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挑战
9.金融危机原因探析
10.应对金融危机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11.我国新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稳健性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uebao/2757.html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