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03-12 16:44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而现代流通体系运行质量取决于微观基础是否坚实牢靠,取决于体制转轨是否彻底。实体企业逃避承担商品所有权转移风险而被架空虚置,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也是微观基础遭遇系统性破
摘要: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而现代流通体系运行质量取决于微观基础是否坚实牢靠,取决于体制转轨是否彻底。实体企业逃避承担商品所有权转移风险而被架空虚置,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也是微观基础遭遇系统性破坏的重要原因。
因此,应择机推出现代流通体系强基固本的创新良策。现代流通体系的微观基础可分解为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商品所有权自愿让渡制度基础、商业诚信基础、经商技能基础。在筑牢现代流通体系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必须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强自主渠道和自主品牌建设,树立诚信经商理念,为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准备专门人才,创造人工智能技术普及的环境条件。
关键词:现代流通体系,微观基础,制度基础,诚信基础,技能基础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阶段,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已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流通体系发展状况最终取决于微观基础是否坚实牢靠。“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习近平同志求真务实、着眼基层多次发出的重要警示,生动贴切准确,直击要害,为观察解决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微观基础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
一、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
古往今来,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人类都在探索和寻求这样一种状态——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从经济运行和经济流程角度观察,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流程包含的所有环节、所有领域都处在“既不断档脱销,又不库存积压”的动态均衡点。在这种状态下,每个环节和领域的各种资源都既无多余闲置,又无缺失中断。
这是一个随时需要动态协调、互动的过程,在现实中只是一种无法穷尽、永无止境的趋势,类似于数学中的求极限。当每个环节或领域都趋近于各自的最佳点时,意味着人类资源和财富趋近于最大限度、最有效率的充分利用,人类便能获得相对最大利益;反之,当有些环节或领域远离其最佳点时,意味着资源未得到最充分利用,社会整体利益存在相对损失。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分工的深化和产品流程的延长,产品生产状态占用的时间在整个经济流程中的比例已经平均下降至10%,其余90%处于流通状态。因此,缩短流通时间、加快经济节奏、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已成为新时期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最重要的战略问题。正是基于此,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向现代流通这一脆弱的动态过程“输入智慧”,向这个“难以廓清边界”的独特产业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先进技术和专门人才,都在绞尽脑汁寻求“最佳均衡点”,挖掘没有止境的流通效能。
而经济学的结论却是如此简单:在分工深化的情况下,不经过流通过程,社会财富只不过是观念的、想象中的存在,并不会带来任何效用和效益;社会财富总量既定以后,货畅其流,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努力使所有环节和领域趋近于“平滑的最佳点”,即处于最佳状态,就是财富实际效用的真实增长,反之则是财富实际效用的虚假增长。这种简单的结论可作为流通研究的经济哲学基础。
人们熟知的沃尔玛公司凭借先进的信息、补货系统,可将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摆上货架的时间平均控制在5~7天,而一般公司需要30天,这就是沃尔玛领先于所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沃尔玛力争消灭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使自己最趋近于经济学所说的最佳点,其真谛并不高深莫测,但恰好抓住了流通的本质,深得商业经营的要领。
“9·11”事件之前,美国经济有过近10年的繁荣期,其繁荣与经济节奏的加快和流通效能的提高密切相关。凭借率先崛起的互联网技术优势,美国的库存控制和资本周转得到明显改善,“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的时间与次数大为减少。经济分析家认为,“美国企业界在控制商品库存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已经大大有助于减少经济起伏不定的现象”;“更充分地利用技术,更好地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已经使许多公司能够避免库存失当和剧烈波动”;“美国英特尔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强生公司和波音公司等纷纷发现,减少商品库存量是今天迅速变化的经济中一项可行的战略。各公司希望从这种做法中得到新的竞争优势”[1]。
美国奥本大学教授保罗·斯瓦米达斯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71%的制造商利用这一可行的战略,已经使商品库存时间从1990年的2个月、1993年的1.5个月明显下降到1997年的1.2个月;而汽车、电子产品和零售企业的周转时间已经从1987年的27天,缩短为1998年的12天。[2]资料表明,1990—1998年,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和零售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总额的1.14%~1.29%。由于经济运行的节奏加快,流动资本处于沉淀状态的份额极小,周转速度普遍较高。[3]
种种迹象显示,依靠互联网技术,更注重从流通效能、经济节奏、迟滞与耽搁之中挖掘竞争优势和开发利润源泉,有望成为新世纪流通经济的突出特点。流通效能高低或耽搁和迟滞程度的评价标准多种多样,且可互相验证,主要包括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经历的时间(天数)、库存率即库存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流通费用率即流通费用总额占销售总额的比重(含物流费用)、员工人均销售额、营业场所单位面积销售额、利润率、固定资本折旧率等。
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内容,评价指标可以有更多的细化和变换。每时每刻探寻并保持最佳均衡点,决定了流通过程从时间和空间所看到的本质功能。换句话说,流通的本质就是“减少耽搁迟滞和断档脱销”(优化流程、加快节奏)和“优化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这是从时间继起和空间并存两个视角所做的最高概括。新世纪新主题是“经济节奏的较量”。
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越来越依赖流通创新,实体零售供应链必须借助“互联网+”以及物联网、人工智能科技成果才能提高顺畅运行的前瞻性以及精准定制化的高水平,创建采购供应链“反周期”稳定市场供给实验室,促进消费者需求大数据反馈并深度参与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充实中国新时期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在信息化时代,对流通本质进行重新审视,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科技成果,线上线下正在紧密融合,储备信息正在取代储备商品,高效精准灵活的能力储备正在取代低效僵硬的实物储备,经济运行的时间、空间限制不断被打破,高昂的流通、储运成本有望显著降低。[4]十九大以后,我国经济进入更开放、更强调动能转换、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对现代经济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和时间节奏加快的高质量、高效益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现代流通体系运行质量取决于微观
基础是否坚实,取决于体制转轨是否彻底在理论上,微观基础是指与包括批发零售企业细胞基本单元在内的商贸流通体系对应的流通企业实体,它们纵横交织共同形成一个有机载体。企业细胞充满内生活力和发展后劲,决定着现代流通体系微观基础的总体格局。在现实生活中,微观基础通常指的是批发零售基层企业法人以及为数众多的自然人个体工商户。
微观基础存在状况如何以及商品流通体系发展质量高低,完全依赖现代流通体系相互关联的三个构成要件。一是商业资本。因为现代流通体系的所有批发零售企业都要拥有相应的自有资本投入商品采购、库存储备和销售卖出等环节,承担巨大的商品所有权转移风险。二是商业本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实现商品价值,完成“惊险的跳跃”,流通企业必须通晓应知应会的产品和服务知识,对变化多端的市场供求信息和消费者行为动向了如指掌。三是商业道德。诚实守信的精神境界始终是批发零售企业安身立命之本。
这三条决定了微观基础,也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5]更说明了一个万事同源的朴素道理,即“事在人为”“要做事先做人”。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对照微观基础的上述三方面内容,可以发现基层企业从业素质还有巨大差距。
一无资本、二无本领、三无道德底线的所谓“三无人员、三无企业”随处可见,从深层次损毁动摇、直接威胁现代流通体系的微观基础,势必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营商环境恶化、商业欺诈盛行、伪劣假货横行,且屡禁不止、防不胜防、隐患丛生、事故频发、纠纷不断。回顾体制转轨过程,微观基础不牢的表现和体制成因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反思。
第一,商贸流通业功不可没,促进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迫切需要率先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坚硬外壳,克服诸多体制机制弊端,从原生性体制最为缺乏的市场经济因素入手,搞活经济,扩大就业,稳中求进,降低改革阻力和成本,逐步改变新旧体制的力量对比,商贸流通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商贸流通业功不抵过,拖累了经济发展。体制转轨不彻底,起大早赶晚集,留下了不少软肋硬伤、重大隐患,众多批发零售流通企业在很长时期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普遍不会经商、害怕竞争,不能适应市场状态的重大转变。突出表现是恐惧竞争,不善经商,害怕风险,加上后来营商环境恶化,失信风气蔓延,商业贿赂猖獗,从而一再错过发展机遇,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商贸流通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动领跑者、引领者逐渐变为被动跟进者,突出表现是没能掌握在激烈竞争环境下放手经商做买卖的过硬本领,逐步放弃了抗击风险的经商之道,不具备凭集中大规模采购、大进大出,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竞价实力和稀缺资源的配置能力。
三、实体企业逃避承担商品所有权转移
风险而被架空虚置,是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难以逾越的巨大障碍,也是微观基础遭遇系统性破坏的重要原因商品交换是商品所有者在等价交换基础上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而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必须承担与之俱来如影随形的让渡风险。商业从商品交换中产生,包含着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双重甚至多重的让渡风险。试图逃避、转嫁不可预知的交换风险、商业风险,将会使商品流通陷入极大的混乱。
在市场竞争比较完全、比较充分,市场信息比较对称完整、市场透明度较高的情况下,处于商业买卖、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财产权属于谁以及产生的收入属于谁,都理应明晰可辨、毫不含糊,这是等价交换的最基本要件。但由于体制转轨不够彻底、不能适应市场状态的急剧转变,我国商贸流通业陷入了看不到尽头的自相矛盾困境之中。
第一,批发零售企业既恐惧竞争,粗放经商,而又热衷恶性竞争,低质量经商。第二,拒绝承担经商风险,企业之间彼此缺乏信任,各行其是,单打独斗。而为求自保,往往相互欺诈,互设陷阱,互相防范,致使交易成本猛增,交易效能断崖式下跌。第三,在尘埃落定、商品最终销售完成“惊险跳跃”之前,形形色色的商家都极力撇清任何销售损失,千方百计、不择手段推卸转嫁商品买卖所包含的任何风险。第四,为化解本应承担的这些商业风险,在生意场往往不惜拉第三方、第四方甚至更多层级的商业当事人下水作为垫背,根本不在乎所增加的流通环节究竟是哪一个,从而致使保本加价的交易链条越抻越长。批发零售商与上下游供应链制造商、采购商之间的买卖关系一发而不可收,被高度复杂化,从而把商品所有权归属原本应该清晰可辨、确凿无疑的商品交易行为及其对等的责权利关系变得混乱不堪。人人都无法预料交易后果,也缺乏难以追溯的交易源头。
四、择机推出现代流通体系强基固本的创新良策
筑牢微观基础可分解为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商品所有权让渡的制度基础、商业诚信基础、经商技能基础。
(一)筑牢商品所有权自愿让渡的制度基础
第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经商秩序,化解商业风险,明晰企业经商预期,免除经商企业担惊受怕的后顾之忧,从源头上防止批发零售企业商品所有权在让渡过程中的脱实向虚、避实就虚和被架空虚置。
第二,剔除商品所有权让渡过程中的商业贿赂,促进公平竞争,反对垄断排他性独占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第三,加快商品所有权让渡过程中的自主渠道、自主品牌建设。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渠道意识、品牌意识,明确认识到面对开放的世界,我国的自主渠道就是收入,自主品牌就是利润,渠道安全才能经济安全。纵观当今世界,“掌握商品所有权让渡主导权的人赚别人钱,不掌握主导权的人送别人钱”。
在国际商品贸易市场上,我国是举足轻重的商品出口国和能源原材料进口国,为什么贸易对手不但不买账,还威胁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指责我国是“血汗工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缺乏海外的商业存在,在国内外没有足够强大的自主购销渠道网络,价格话语权和采购分销渠道这个命脉掌握在别人手里,结果就是“十分利我国只有其一”,90%利润跑冒滴漏流失海外。
2012年2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显示,苹果公司每销售一台iPad可获利150美元,相当于售价449美元的30%,而中国工人仅能从中获得8美元的收入,只相当于售价的1.6%。所以,与其让“中国商品走遍天下,不如促使中国商店开遍天下”;若要自主品牌商品销往世界各地,首先要做到自主分销渠道网点遍布世界各地。[6]
要按照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思路向外延伸,实施渠道接管、销售终端前移,用我国企业的全程自主分销取代外商主导的低价采购,逐渐以自主品牌取代加工贴牌,打一场持久的、系统化的产业链、供应链、渠道、价格和品牌的争夺战,掌控海外商品贸易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为此,我国应顺势走出陈旧的“传统制造业思维”,牢固树立“流通渠道同样是稀缺资源,是经济命脉”的新理念、新思维,充分发挥商贸和物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抓住战略机遇期扩大我国在海外的商业存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成与我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服务贸易新格局。
(二)筑牢商业企业诚信基础
第一,批发零售企业牢固树立诚信经商理念。诚信破产是个人、企业、行业的最大破产,诚信危机是最大危机,诚信风险是最大风险。诚信基础受损,势必后患无穷,导致防范成本剧增、营商环境恶化。为此,必须增强商业行为自律,端正经商心态。第二,坚守经商正道,警惕旁门左道、邪门歪道。防止自以为是、工于心计,避免采用耍弄乖巧的小聪明、贪占欺瞒的小便宜、卖弄精巧的小伎俩来冒充商业文化大智慧。第三,警惕打着流通创新旗号进行商业欺诈,揭穿编造鼓吹“一网就灵”的神话谎言。互联网不能随意“+”,要监管先行。深入普及贯彻执行电子商务法,保护诚实守法,严惩恶意违法。
参考文献:
[1]小威廉·佩赛克.控制库存商品量使经济稳定下来[N].华尔街日报,1997-08-29(11).
[2]查尔斯·巴彻勒.供应链中的后勤工作在公司议程中有更重要的作用[N].金融时报,1998-12-01(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689,692.
[4]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7.
[5]宋则.中国零售业:“自营”才是商业之本[N].经济参考报,2017-04-10(08).
[6]宋则.要将商业存在向海外延伸纳入国家战略[N].中国商报2009-07-21(19).
相关期刊推荐:《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双月刊)2001年创刊。本学报自2001年12月正式创刊,学院高度重视,编辑工作认真细致,来稿日益增多,选用稿件质量稳步提高,使学报在近几年内质量和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同类院校中赢得较好声誊。力争今后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学报水平和质量,服务于社会。辟有经济与管理、财会与金融、文化建设、道德与思想政治工作、科技与应用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071.html
《筑牢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