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依托文本,引导学生仿写练笔

依托文本,引导学生仿写练笔

发布时间:2020-08-15 11:44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本是学生仿写作文的最好素材。在教学中,依托文本,经常指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汲取养料,并经常进行仿写练笔,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将读写两种能力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本是学生仿写作文的最好素材。在教学中,依托文本,经常指导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汲取养料,并经常进行仿写练笔,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将“读”“写”两种能力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仿写练笔借鉴习作

仿生书写

  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许多专家精挑细选而编成的,无论是语言表达、材料运用,还是行文技法,都是很好的范例。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汲取养分,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将“读”“写”两种能力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呢?【1】在教学中,我们努力依托文本,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笔,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念头,提高写作的兴趣和写作水平。下面谈谈如何依托文本,引导学生仿写练笔。

  本章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借鉴开头,仿写练笔

  万事开头难,为了让学生打破这一难关,我常常抓住一些课文精彩开头,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体会开篇的写法,并引导学生把作文开头方法总结出来:如课文《索溪峪的“野”》——开门见山法;《穷人》——环境渲染法;《走遍天下书如侣》——设问开头法;《少年闰土》——景物描写法……再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让学生不再为作文的开头而咬笔头。如《金色的草地》的开头是这样的:“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而我们的教室窗外也正好有几棵紫荆树,此时正是秋天,紫荆绚烂时,于是我指导学生用这样的开头介绍校园的紫荆树,学生很容易就写出吸引人的开头来了。就这样,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开头,他们的习作往往能引人入胜,还可以起到开拓思路的作用。【1】渐渐地,学生掌握了开头写作要领后,作文中开篇的写法就能杜绝了千篇一律,形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新颖。

  书写论文范例:创意写作视角下宗教母题的情爱书写

  本章参考文献:

  【1】引导仿写练笔培养写作能力.[J].廖一帆.语文天地:小教版

  二、寻觅空白,填补练笔

  有的课文在叙述过程中,基于主题和表达的需要,省略了某些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元解读,深层感悟文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空白处,激发他们的交流欲望,给学生一扇探索文章的内心世界的“窗口”,设计写话训练。指导学生进行扩写,把那些比较简要、概括的句子或片断加以扩充、拓展,使之更具体,更详尽。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聪明勇敢、先人后己的阿曼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在废墟下阿曼达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在这些空白之处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扩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学习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特点。这就是引导学生对文本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空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感悟,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典型段式,借鉴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除了课文优美的语言可以仿写外,那些典型的结构段落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仿写。让学生借鉴典型段式,从读到写,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学生被翠鸟漂亮的外形深深吸引住了。抓住这段生动的教材,我趁势引导学生领悟写法、学以致用。这一段的前四句用了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描写了翠鸟羽毛“颜色非常鲜艳。”在分述的三句话中作者又分别运用了比喻方法,十分形象。第五句再写翠鸟体态小巧玲珑,长着灵活透亮的眼睛、细长的嘴和红色的小爪。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我渗透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激起学生仿写欲望,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介绍它的外形。学生在领会了作者构段方法后,还领会到了遣词造句的精妙,积累了语言材料,在仿写中自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写出一段段优美的文字。这是因为学生有例文可学,犹如上楼有了梯子,习作难度就降低了。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这种总分式的典型段落表达形式就能在学生的心中扎了根。

  四、推测结局,续写练笔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们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的情势,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有理有据的想象,推测可能发生的结局,并写下来。【1】例如:对于结尾写得比较含蓄,让学生有许多猜测、想象的空间的课文《风筝》一课的结尾: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看到这样的结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结尾,想象可能出现的结局,把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我们可以这样启发:我们在水磨坊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如果找到了,我们会做什么?如果没有找到,又会怎样?学生通过讨论,写下了几种不同的结尾:有开心的,也有失望的;有从失望到重燃希望的;也有从开心到垂头丧气的……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这种文本在最后留下“悬念”,实际是一种“空白美”,学生的续写,看似多余,其实,续写还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让学生思索得更深入,更广泛,更严密,更完整,不断激发联想和想象力,不断的培养和发展推理的能力,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素养。

  本章参考文献:

  【1】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J].杨晓蓉.读写算.教研版.2014.4

  五、文本插图,想象练笔

  小学语文课本图文并茂,形象具体。可对于插图,有些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这宝贵的资源,采取不同的方法,可以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使用得当,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欲,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如老舍的《猫》,有一幅插图是猫在玩鸡毛,画面上呈现的是一只猫在玩鸡毛,背后是一个枯草堆,干树枝斜躺在地上。这部分正是作者略写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鸡毛从哪来的?”“猫是怎么玩鸡毛的?”“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样一引导,学生就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文字。文本中的插图真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好资源,利用插图进行观察、想象、写话,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文本真是学生仿写练笔的最好素材。只要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发现,带着一颗慧心去引导。在教学中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因素,努力寻找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依托文本,经常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笔,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在不断地从阅读文本中汲取养料,练笔写作就会由被动到主动,由“怕文”到“乐文”了。【1】

  本章参考文献:

  【1】以主题模式探究,有效落实单元模块教学.[J].新课程.2017.3

  作者:朱伙兰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5626.html

《依托文本,引导学生仿写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