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柳子戏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

柳子戏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3 15:3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柳子戏,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民族音乐的精粹,在过去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的美称,其中东柳就是特指的柳子戏。 柳子戏起源于元明时代,兴盛于清朝,但后期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而迅速衰落。 建国后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下,慢慢开始恢复

  柳子戏,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民族音乐的精粹,在过去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的美称,其中“东柳”就是特指的柳子戏‍‌‍‍‌‍‌‍‍‍‌‍‍‌‍‍‍‌‍‍‌‍‍‍‌‍‍‍‍‌‍‌‍‌‍‌‍‍‌‍‍‍‍‍‍‍‍‍‌‍‍‌‍‍‌‍‌‍‌‍。 柳子戏起源于元明时代,兴盛于清朝,但后期由于战争等历史原因而迅速衰落‍‌‍‍‌‍‌‍‍‍‌‍‍‌‍‍‍‌‍‍‌‍‍‍‌‍‍‍‍‌‍‌‍‌‍‌‍‍‌‍‍‍‍‍‍‍‍‍‌‍‍‌‍‍‌‍‌‍‌‍。 建国后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政策下,慢慢开始恢复,也有了一些优秀的剧目,大多都是历史体裁,比如《孙安动本》《张飞闯辕门》《木兰从军》等‍‌‍‍‌‍‌‍‍‍‌‍‍‌‍‍‍‌‍‍‌‍‍‍‌‍‍‍‍‌‍‌‍‌‍‌‍‍‌‍‍‍‍‍‍‍‍‍‌‍‍‌‍‍‌‍‌‍‌‍。 这些剧都是优秀的精品剧目,在上演期间曾引起业内外的一致肯定,也有一定数量的受众,但是按照目前柳子戏发展现状来看,这个剧种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甚至可以说,正在处于十分保守化的行进之中:柳子戏的演出数量、新剧本质量与数量、演职人员规模等一直不见增长; 观众也在一代代更替中,走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对非遗现代式的接受状态里,可是现在的传播方式并不能满足观众需求,也无法大规模的吸引现代年轻观众; 柳子戏目前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还没有建立起系统而高速的途径,所以在影响力方面还有较大的局限性。

戏曲传播

  柳子戏传播方式的现状与问题

  要研究目前柳子戏的传播现状,我们要先梳理柳子戏以往传播方式的特点。 柳子戏在进入21世纪之前,其传播的范围和效率和当今相比,都是略胜一筹的,经历了一个传播基础铺垫——整合——再发散再推广的过程,其传播原理和方式均与今日大为不同。

  戏曲论文范例:新媒体时代地方戏曲媒介传播发展模式思考

  1.传播基础铺垫。 柳子戏的素材来源于民间,由植根于乡间百姓间的俗曲小调构成。 在那时柳子戏在当地的流行程度,就如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家家传唱,为全面铺开的艺术传播提供一个天然的交流环境。 万历年间沈德符(1578——1642年)《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中记载:“元人小令,行于燕、赵,后浸淫日盛。 自宣、正至成、弘后,中原又行《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之属……自兹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绞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

  比年以来,又有《打枣杆》《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 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 ”说明柳子戏具备天然的传播基础,它本身就是艺术形式的一种载体,这一点和当今柳子戏的传播基础差距很大。 在今天,这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并不是“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由于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原因,这些俗曲小令并没有口传心授的留到今天,不能先天性的占据现代年轻观众的心,大多数人对这门戏曲艺术还是非常陌生的,甚至一个曲牌都不熟悉。 因为以前生活相对闭塞,柳子戏等民间戏曲就是当地老百姓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而当代社会媒体多元化的发展情态,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化巨大,柳子戏已然淡出人们的视线。 所以在第一步传播基础铺垫方面,古今两个时代柳子戏的孕育环境区别较大

  2.整合期。 柳子戏在明清时代就有职业艺人,他们以古代传说——历史事件——民间生活等为题材、通过老艺人口传心授和实地取材的方式、在加上当时艺人及民间艺术家的创作,完成了从民间散落的素材到具体剧目的整合。 比如《十大思夫》《狮子洞》《送京娘》《玩会跳船》等。 当时的整合,保留住柳子戏最民间、最原始的部分。 在一部具体的剧目中,唱腔包含不同曲牌的不同风格,比如高腔、罗罗、青阳、昆腔、皮黄等。 伴奏部分用了最便于携带和音质极具特色的三种乐器:三弦、笙、笛子。 表演上初具规模,各个角色分工明确,为未来柳子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解放后,柳子戏传播方式开始回暖,在20世纪80年代后达到集中上升期。 此时的整合开始依照一定的规律,开始了系统性整体化发展。

  比如在乐队伴奏方面,抛弃了以往传统单一的三种乐器丝竹乐伴奏,而是增加了琵琶、古筝、扬琴等更多民族乐器,除此之外,还增加了小提琴、大提琴、单簧管、双簧管、长笛等西洋乐器,实现了乐队编制的中西方结合。 而在剧本和表演方面,先是将历史性剧本重新进行再改编和排练,然后又创作了一些新的剧目。 在黄遵宪等导演的持续努力下,演员的表演、舞美设计、台词编排等和以往有了质的区别,柳子戏开始向大舞台表演格局转型。 最重要的是,从80年代开始,柳子戏理论研究初显规模:理论研究者们将以往散落的各种素材归拢分类、将各种艺术要素加以分析、对柳子戏未来改革与发展之路初步探索。 其中代表性的专著有纪根根的《柳子戏简史》和高鼎铸的《柳子戏音乐研究》。 1“这两本书,分别从戏曲史学研究和声腔音乐研究方面,以翔实的资料,对柳子戏额孕育、形成及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总结了400多年来柳子戏兴衰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

  但是,在20世纪后半页进行的新剧创新、乐队编制、表演格局、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并没有在近年来得到持续不断的系统化整合。 随着柳子戏从业人员的减少和与现代社会的脱节,这些刚刚发展起来的成果逐渐陷入断层的状态,在推动21世纪柳子戏传播的角度来看,还略显薄弱。

  3.再推广传播。 新中国成立以前,柳子戏的再传播都是传统和小范围的,基本上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一对一传授弟子。 当时有了柳子戏职业戏班,2“以运河为界,兵分四路。 西路:曹县的义盛班,由张庆云领班; 济宁的孙家班(孙状元府创办),活动在菏泽、济宁一带; 东路:由李家兴领班,活动在费县、临沂一代; 南路:张敬友掌班,活动在苏北丰县一带; 北路:由苗发云组班,以章丘为活动中心。 ”戏班相当于柳子戏的一个个小型推广单位,将它以小范围蔓延的形式,传播辐射到一定的群众中。 当时的演出场所也是局域化的,如当地的小剧场、官宦人家的戏台子,以及一切祭祀活动的演出地,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柳子戏的再传播能力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演出的规模、场次和布局都扩大了:规模上由解放前基本以小型戏台子为主的小范围推广,变为戏剧大舞台上的广范围推广。 从剧本编排、演员阵容、演出质量、舞台形式方面,都有了新的创意,并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意义。 因此我们如何将柳子戏通过现代媒介相传播、赋予其怎样的新时代民族精神风貌、以及如何进行跨界合作,都是未来的传播方式创新发展方向。

  柳子戏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路径

  1.现代戏的创作。

  在现代社会中,各类艺术形式的观众群体逐渐年轻化,年轻人喜欢个性特征鲜明、有明确主题立意、有视听冲击力的作品。 柳子戏作为一门有着500年历史的古老艺术形式,又是民族艺术精华之代表,有着广泛的传播基础和潜力。 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毕竟这门艺术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陌生,久远而略显陈旧的唱腔像一道屏障一样横在艺术和年轻观众之间,让传播受阻。 所以我们首先要加强现代戏的创作与传播,这也是传播的创新之本。 目前柳子戏剧本几乎全部为历史剧,现代主题戏基本空白,所以除了老一辈戏迷,年轻人很难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切身投入并且喜欢柳子戏。 我们要创作更加贴近年轻人生活的现代戏,让柳子戏唱腔在喜闻乐见的剧本内容中深入人心‍‌‍‍‌‍‌‍‍‍‌‍‍‌‍‍‍‌‍‍‌‍‍‍‌‍‍‍‍‌‍‌‍‌‍‌‍‍‌‍‍‍‍‍‍‍‍‍‌‍‍‌‍‍‌‍‌‍‌‍。 让人们先感到不遥远、不陌生、有密切的亲近感,再一步步的做到了解和喜爱,甚至愿意去学习和演唱代表性剧目,从而加速柳子戏的传播速度。

  2.现代舞美的运用与展现。

  先前的柳子戏舞台相对简单,“一桌二椅”的传统观念一直保存在传统的戏剧舞台上。 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我们要更加侧重“以新入古”、新古相融。 戏曲舞台有个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同的特色,即意向化。 常常在舞台上表现出的亭台楼阁、刀剑光影,未必全是真实复杂、面面俱到的舞台舞美道具。 长期以来,观众已经和柳子戏达成了某种默契,特别是对于老一辈柳子戏迷来说,舞台上的一个简单的道具,他们都可以领会其在整个剧情中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们的观众群体日渐年轻化,他们更加能接受直观化、有冲击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柳子戏的舞台形式确实要增添时代感,增强其写实的一面。 毕竟柳子戏目前的传播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怎样让从来没有接触过柳子戏的年轻观众,更加直观、明朗的进入并喜爱这个剧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运用现代舞美新意化、多彩性和冲击力强的特点,让其为柳子戏舞台增添艺术效果,特别是在现代剧中,更能凸显时代特色。

  3.现代传媒平台的运用。

  传统的柳子戏舞台基本都限定于大大小小的剧场,80年代期间曾下基层,到农村的人民群众当中,在当地的露天小剧场上演出,虽然受众面有限,但所到之处,柳子戏还是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 在剧院的演出中,以济南为例,山东省柳子剧团排演的各个剧目也曾在梨园大剧院等当地室内舞台演出,虽然还是受到大家的喜爱,但毕竟受众者同样也是有限的,柳子戏一直未能很好的开拓市场。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曹禺为《兰亭序》题词:‘不可孤芳自赏,尤宜曲高和众’,言之在理。 若像有人所云‘但求善与美,何论知音稀! ’势难普及! ”“古老剧种的专业剧团应把眼光放远些……通过广播、电视宣传、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时机,和更多的观众接触,扩大影响。 ”3

  现在网络各种平台层出不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柳子戏可以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专题,来进行推广与传播。 目前基本上有手机的人就有微信,普及率以亿为单位,其中公众号是给大众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相当于电子杂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查阅和浏览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是有关“柳子戏”的公众号很少,目前仅有两个:一是山东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有15篇原创内容,主要是通告类型的宣传稿件,将演出、调研等情况做介绍。 第二个公众号是山东柳子戏:有7篇原创内容,同样也是预告演出和演出总结。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目前的推广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柳子戏的唱腔唱段、风格特征、角色分析、剧本讨论等艺术本体内容都还没有涉及。

  从观众角度来说,大家更关注的,也许并不是各种演出信息,而是柳子戏究竟是怎样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唱腔? 有怎样的审美趣味等。 从这个角度出发,会有更多的受众观众。 再拿快手为例,这类媒体平台以自创视频为主,深受新一代年轻人的喜爱。 据快手大数据研究院2018年首次发布年度内容报告:“1.9亿用户在快手发布作品,超过1600万用户在快手平台获得收入; 其点赞数逾1400亿,使用总时长突破500万年。 ”4这超大的数据充分显示出传播的基础力量,抖音微博等也是如此。 目前在这类平台也存在一些自制短视频,但数量还远远不够,有一部分是自我练习和舞台展示,还有一部分是电视台综艺节目的视频节选,如山西卫视《伶人王中王》。 而关于柳子戏全面系统的介绍、深度的历史挖掘等内容却并没有太多。 现代传媒平台拥有如此庞大的传播量和传播受众群,这个以往柳子戏的传播方式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只有充分运用这个资源,才能让这个古老的剧种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4.跨界合作的紧迫性。

  柳子戏在传播广度上看,一直是一个小众的戏曲艺术形式,以往的传播也是传统的“一线式”推广,即通过对柳子戏本身的剧本改编、剧目排练等,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壮大,进而增强其质量和演出数量的能力。 这种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任何艺术形式的本质性发展,都离不开自身内容的优质和创新。 但除此之外,我们也要在自身内容之外,找到和其他相关艺术内容的结合点,通过强强结合,来将柳子戏以更加新颖的方式深入到广大观众中去。

  柳子戏是一项综合的艺术,有唱腔、身段、器乐伴奏以及舞台灯光舞美等各个要素。 正因为这种综合性,使得它与其他艺术形式,比如歌舞剧、电影、油画、平面设计等,都可以找到结合点。 最近在爱奇艺与腾讯网站上正在热播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中,其内容为女团选秀,深受年轻观众得关注。 有的作品改编加入了戏曲的唱腔,如《十面埋伏》。 还有一些融入了民族乐器,呈现出国风古典舞蹈,如《五毒》。 柳子戏未来也可以尝试与多种艺术形式相融合,努力运用各种途径进行全面的发扬与传播。

  我们还要特别关注跨界合作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即非遗衍生品的开发,可以与旅游业相结合。 现在倡导文化旅游,柳子戏又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特征的艺术门类,我们未来可以在相关景点开设柳子戏的演出,借助于景点游客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来让大家了解这门艺术。 此外,柳子戏因剧中人物性格鲜明,5“脚色分工细致,生行包括净面文生、架子生、袖生(文小生)、武生、白胡老生; 旦行分青衣、红衣(红衫子)、闺门旦、老旦; 净行包括红净(通称“红脸”)、黑脸(大花脸、二花脸); 丑行有文、武之分。 丑旦不设专行,由净行应工。 ”所以每个角色都有极具特色的脸谱,非常具有民族化和艺术性,我们可以将其与文创产品相融合,创造出各种赋予美的艺术品。

  柳子戏的传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终究会走向每一位观众的心中,这门艺术也会代代相传,久远传播。

  作者:孙天

  [1] 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442.

  [2] 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28.

  [3] 山东省柳子剧团编.柳子戏史料汇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63.

  [4] 摘自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394063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117.html

《柳子戏传播方式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