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面向农民日常生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面向农民日常生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发布时间:2021-01-13 15:35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 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群众,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农民群众主要栖身于日常生活世界,以家户为单位从事生产消费和交往活动。 农民现实生活世界的结构特点决定了

  摘 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农民群众,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农民群众主要栖身于日常生活世界,以家户为单位从事生产消费和交往活动。 农民现实生活世界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日常生活领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要场域; 在快速市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所处的乡村社会均已发生深刻变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根据这些新变化,不断创新和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具体路径,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理论宣传能力; 立足农民日常生活实际和理论需求,转换话语方式,化理论为道理,化理论为政策,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行动,构建和优化与农民日常生活相对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内容体系和传播方式。

  关键词:农民; 日常生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后扶贫时代实施“扶志”与“扶智”、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尤其是在快速市场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现代性进村,乡土性褪色,乡村成为各种观念、思潮的角逐场和多元话语场,农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与认同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侵蚀,更加凸显了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紧迫性。 但是,面向农民群众的宣传思想工作一直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的现象,基层党组织已开展的有限的理论宣传工作多限于农民非日常生活领域。 事实上,在高流动性、低组织化的乡村社会和现行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下,农民群众主要栖身于日常生活世界,以家户为单位从事种植养殖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费活动和人情往来等日常交往活动。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 ”[1]83日常生活领域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空间,自然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要场域。

  政工师论文投稿刊物:《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由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主管、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以反映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期刊。

  一、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学理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形态多样化以及要素配置方式的多样化,农民群体在职业、收入来源、居住地、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多样多元分化,由原来的同质群体演变为多层次、多群体、多类型的社会阶层。 农民的生活世界随之出现由均质化向异质化的转变,不同类型农民的日常生活在内容、方式和理念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这使得任何关于农民日常生活的研究和考察都无法把农民作为一个均质的整体来对待。

  本文所关注的是长期在乡村居住生活,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以经营家庭农业为主同时在本地二、三产业兼业的农民。 具体包括:通过家庭内部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直接结合,自主经营种植和养殖业的“传统农民”; 在家庭内部要素供给的基础上,通过各类要素市场获取家庭外部的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2]以经营家庭农业为主,同时在农资、农机和农技等农业生产服务、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特色手工业、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兼业的农民。 这三部分人构成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农民的主体和基本类型。 据统计,2018年我国乡村人口56401万人,乡村就业34167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有20258万人,占乡村就业人口的59.3%。 [3]31其共同特征是产、居都在乡村,以家户为单位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该类型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高度同构同质,日常生活内容和方式高度相似。 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过程中,他们作为一个相对均质化的农民群体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和相似的处境,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可以作为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同一主体和对象进行整体性考察。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日常生活是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之外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4]78和维持个体生存与再生产的重复性日常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4]79马恩的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日常生活的本体论作用。 与马恩的观点一致,赫勒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个体的存在和再生产为前提的,而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活动就是日常活动,日常生活就是“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5]3列斐伏尔进一步把人的现实生活划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认为日常生活是琐碎的、平凡的个体性活动,非日常生活是包括社会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在内的“各种高级活动”的领域。

  在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农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同样是由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两部分构成的。 农民日常生活指向农民个人或私人领域,是个人的自在世界。 农民非日常生活主要指向乡村社会或村庄公共领域,是自觉自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世界。 具体来说,农民日常生活是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开展的个体性生存活动,是农民个体为维持生存和发展、不断满足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进行的日常生产、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和,是基于生存本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人情往来等自在自发自主的重复性活动。 农民非日常生活是旨在维持农村社会或农民群体发展的社会性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组织化、制度化的村庄经济、政治、文化、公共事务管理等活动。

  具体来说,庸常往复的农民日常生活是由三部分内容构成的一幅多变多样的斑斓图景:

  第一,以农民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尽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化,我国乡村开始由单纯提供农副产品的“生产主义”乡村走向“后生产主义”的“多功能乡村”,但是,农业仍然是乡村的主要产业,农副产品生产是其基本功能。 其中,分散的小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小农户家庭经营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对广大小农户来说,其日常活动的基本内容是生产、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在承包、经营的耕地里或自家的庭院中从事种养等农业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活动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第二,以日常话语为媒介,以村庄为基本空间,以血缘、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为纽带的日常交往活动。 日常交往是农民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在家庭、宗族成员和乡邻之间开展的以谈天说地、情感交流、礼尚往来等为主要形式的个体性、习惯性、随意性人际互动和沟通活动。 其目的在于维系村庄人际联系和满足情感需要,广大农民从固定、持续的日常交往中获得熟悉感、安全感和在家感。

  第三,贯穿在农民日常生产、消费和交往中的思维活动及其结果——传统、习惯、经验和常识等日常观念系统。 如村庄的农业生产习俗、本地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村规民约、方言土语等“地方性共识”,这是农民在村庄社会得以顺利展开日常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保障。 “每一主体如欲在其特殊环境中成功地生活与运动,就必须内化那一定数量的日常知识,这是最低的要求。 ”[5]179作为集体无意识,日常观念自发地规范和指引着农民的日常生活,为其生存活动提供必要的自明性基础。

  综上所述,农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就是以家庭或个人为行动单位、以村庄或乡村社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个体生存和发展为目标,在地方性、乡土性日常观念指导和规范下开展的日常生产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和,这是本文所讨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基本场域。

  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在农民日常生活领域开展的、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对象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 在地方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导下,通过持久的理论普及、靶向涓滴和浸润渗透,使党的创新理论浸入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在理论与农民群众的双向互动中,逐渐实现农民群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认知认同,将其内化为农民群众的日常行动指南,成为规范、引领和改造农民日常生活的日常观念系统。

  从主体视角看,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体是县级地方党组织、乡(镇)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 其中,县、乡(镇)村党组织是组织、实施和保障主体,其主体性表现为大众化实践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广大农民群众是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主体,其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践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两者构成“主体-主体”关系共在于大众化进程之中。 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既是县、乡(镇)村党组织立足日常生活领域用理论“化”农民的过程,也是农民“化”理论即广大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认知和践行理论的过程‍‌‍‍‌‍‌‍‍‍‌‍‍‌‍‍‍‌‍‍‌‍‍‍‌‍‍‍‍‌‍‌‍‌‍‌‍‍‌‍‍‍‍‍‍‍‍‍‌‍‍‌‍‍‌‍‌‍‌‍。

  与面向党政领导干部、青年学生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不同,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必须立足日常生活,把日常生活领域作为开展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的主要场域。

  第一,是由农民日常生活领域广阔而非日常生活领域狭小的生活世界结构特点决定的。 在高流动性、低组织化的乡村社会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下,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农民主要栖身在日常生活领域,以绝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经营家庭农业、进行吃穿用等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消费活动。 随着村庄社会的半熟人化转型和农民的村庄主体感弱化,政治冷漠感增强,对村庄公共事务关注度降低,农民参与非日常活动的意愿和动力不强,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日常活动成为农民生命活动的主要甚至是全部内容,日常生活成为农民安身立命之所。 如同习近平同志所说,“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农民群众在哪里,哪里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点场域。 只有走进乡村日常生活世界,理论才能遇见农民,找到大众化的对象和目标人群。

  第二,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造、更新地方性日常生活观念,重构农民日常观念体系,推动农民日常生活现代化转型的需要。 农民日常观念是在长期的乡村日常生活中积累和形成,为农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生产生活习惯、礼仪规范、乡风民俗、经验常识等,即所谓约定成俗,“集俗成礼”。 这些植根于乡土生活的日常观念是中国文化“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乡土文化的核心内容,自在自发地规范调节着农民日常生活,形塑着农民的行为逻辑,成为农民行动的无意识依据。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复杂多样的地方性日常知识具有鲜明的自明性、自在性和经验主义特征,以其顽强的生命力蛰伏于乡土社会。 其中诸多非理性、非科学的陈规陋习、陈旧观念一直是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障碍因素,在其规约下的农民日常生活相应呈现出落后、封闭、保守的一面,是农村和农民现代化转型的文化阻滞因素。

  这就需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现有的地方性日常观念系统进行改造和更新,从深层次上消除农民现代化转型的阻滞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通过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化礼成俗”,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渗透进农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把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为农民日常生活中习而不察的行为逻辑,在保留地方性日常知识中的合理因素的前提下,消除其非理性、非科学成分,实现地方性日常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科学理性、自主自觉、开放创新的日常观念系统,成为农民个体行动的精神支撑与行动导向。

  第三,农民日常生活呼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回归。 生活之于理论具有先在性,是理论之源,但却需要接受理论的指导,缺乏理论指导的生活是盲目的、自在的。 在快速市场化、城镇化和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现代性要素进村,乡土性褪色,乡村社会呈现“高流动性、低组织化”特征,农民日常生活世界成为新旧叠加、形色各异的思想观念角逐场。 保守性、惰性、封闭性等农民日常生活的传统底色尚未完全褪去,宗教迷信、宗族意识等传统落后观念沉渣泛起,世俗化、去政治化、去价值化等现代、后现代流风遗俗渐成气候,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不断蔓延,“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乱象时有所见,日常消费符号化、日常生活审美化借助于媒介化的传播机制,以具有迷惑性和诱惑力的日常话语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和行为。 凡此种种危及乡村思想文化生态,侵蚀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动摇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主导价值和意义支撑。

  这就迫切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归农民日常生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引领农民日常生活,规制农民道德观念、价值理念,重建农民日常生活的价值意义,修复乡村社会思想文化生态,最终实现农民日常生活和农民自身的现代化转型。

  此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非日常实践和日常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以创新性实践和创造性思维为基础、自觉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又必须回到实践,指导农民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在规制、校正、引领农民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完善和发展。 只有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才能获得发展的源头活水,永葆其生命力和价值性。

  二、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现实境遇

  当代中国乡村社会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中,乡村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旧碰撞,传统、现代与后现代要素共存,呈现典型的过渡特点。 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指导下,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现代性要素增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日新月异,农民日常生活世界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必须立足这一现实境遇,并不断在方式方法和具体路径上及时作出调适和创新。

  (一)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变迁及由此形成的日常生活新图景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保守性、落后性和惰性底色仍未褪去,同时,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要素进入乡村社会,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方式、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系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使得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兼具传统日常生活与现代日常生活的双重特性。

  第一,以家户为单位、分散的日常生产劳动仍然是个体农民的主要日常活动,同时,随着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农民日常劳动的非日常化特征日益凸显。 首先,分散的小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以家户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构成农民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其次,随着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多,①部分小农户借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他们的农业生产活动逐渐成为龙头企业、合作社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化生产的一部分,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日常生产活动转变为非日常生产活动。

  再次,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全程全面转型升级和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代表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农业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增多。 截至2019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超过37万个,全年托管服务面积14亿亩次,服务小农户6000万家。 [6]14,6农民日常生产劳动被机械化作业和专业性服务组织取代,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劳动效率,降低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农业生产活动占用的时间被大大压缩,农民的闲暇时间和兼业的机会明显增多。

  第二,农民日常消费行为的变化。 首先,日常生产和日常消费分离。 随着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市场化加速推进,农民日常生产与日常消费直接结合在一起的、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日常生产和日常消费被交换和流通领域所中介,农民的吃穿住用行等大部分日常消费资料不再是自己生产,主要通过市场交易和购买,从非日常生活世界获取。 其次,从消费结构看,农民的日常消费以生活消费即衣食住行消费为主,同时,服务性消费和现代耐用品消费增速较快。

  2018年农村居民在食品、衣着、居住、生活用品方面的人均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63.2%,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34.8%,与2015年相比增长2.5%。 家用汽车、移动电话、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每百户拥有量分别从2015年的13.3辆、226.1部、25.7台增加至2018年的22.3辆、257部、26.9台。 [3]286-288手机、电脑等作为现代传播的主要信息接收终端,其在乡村普及率的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提供了便利,也为各种社会思潮和理念在乡村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三,农民日常交往的工具性、功利性日渐突出,交往空间不断扩展。 首先,农民的日常交往理念和目的发生变化。 在市场化冲击和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民日常交往的情感性开始褪色,理性色彩逐渐突出,自在的、习惯性的交往逐渐转变为自觉的、主动的交往,农民日常交往除了维系和强化感情等目的外,工具性、目的性、功利性因素增多。 其次,传统的农民日常交往通常是在家人、亲属和邻里之间展开的,交往主体相对固定和恒常。

  随着农民生活空间的扩展,农民日常交往的主体选择性大大加强,出现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从交往主体的相互关系看,农民个体的自由受到尊重,交往中的上下、尊卑、长幼观念被淡化。 再次,农民日常交往空间范围由封闭走向开放。 从交往的关系范围看,农民日常交往从单一的以血缘亲属关系为主的交往,发展到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和趣缘等综合关系的交往,其中,基于业缘、趣缘的交往在农民日常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从交往的空间范围看,广大农民日常活动空间范围不断延展,实体空间不再局限于家庭和村庄,农民走出村庄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日常交往。 尤其是手机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在乡村的普及,网络空间成为农民群众的重要日常交往空间。

  第四,农民日常观念世界的变化‍‌‍‍‌‍‌‍‍‍‌‍‍‌‍‍‍‌‍‍‌‍‍‍‌‍‍‍‍‌‍‌‍‌‍‌‍‍‌‍‍‍‍‍‍‍‍‍‌‍‍‌‍‍‌‍‌‍‌‍。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和睦邻里等传统日常观念作为根深蒂固的文化因子,仍然广泛持久地影响着乡村社会。 同时,现代性因素诸如技术异化、消费异化、人的异化等在我国乡村社会也不同程度地出现。 例如,从消费理念看,传统的崇尚节俭、量入为出的谨慎消费、实用主义消费仍占主流,同时,从众消费、攀比消费、符号消费甚至超前消费理念和习惯逐渐滋长。 在人情往来、婚丧嫁娶、重要节庆、建房与子女教育等方面往往讲排场、摆阔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崇尚享乐、追求消费的符号意义等消费主义文化现象时有所见,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逻辑。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物质主义等各种世俗化社会思潮日渐盛行,物欲化、庸俗化、终极价值虚无化在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大有蔓延之势,主流意识形态在乡村话语场的声势趋弱,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遭到削弱。

  第五,农民日常生活世界的网络化、虚拟化加速推进。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宽带乡村”工程、“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等一系列信息惠民工程的推进,大大改善了农村网络化、数字化传播条件。 乡村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止到2019年10月,我国行政村通光缆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9%,农村宽带用户总数达1.35亿户,实现了全球领先的农村网络覆盖,并基本实现了农村与城市“同网同速”。

  2020年3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 [7]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全”媒体时代和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条件下,“人往网上走,事在网中办”,农民日常生活网络化、虚拟化趋势明显。 网络空间成为农民日常生产消费和日常交往的重要空间。 互联网、大数据、自动化等新技术正在引发农民日常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信息和数据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农民可以通过手机这一新农具实时获取农技指导,进行施肥、灌溉和田间管理,实施种植养殖的远程监控,直播和销售农副产品,网购成为农民新的日常消费习惯。 同时,乡村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农民日常生活网络化、虚拟化成为面向农民日常生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最大变量。

  (二)作为大众化主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与扶贫攻坚、产业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中心工作相比,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方面,还存在着践行度不高、忽视农民的日常生活领域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具体实践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突出,削弱了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实效。

  第一,基层党组织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面向农民群众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但是,长期以来,面向农民的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思想上重视,但工作上没有相应的跟进。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对理想信念教育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多,主要精力放在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中心工作,对农民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松懈或忽视,特别是与中心工作、实际工作的结合融合意识不强,存在“单打一”“两张皮”现象,只是宣传部门在唱“独角戏”,没有形成各部门、上下级的联动,使得农村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撂荒地”。

  第二,重视非日常生活领域、忽视日常生活领域。 日常生活领域是农民的栖身地,农民群众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从事日常生产和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思维等日常活动,日常生活领域是面向农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主要场域。 而现有的面向农村农民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主要是在基层党组织主导下,通过制度化、组织化的理论宣讲和学习活动等形式在农民的非日常生活领域展开的,理论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的出场遭遇的是农民在非日常生活领域的“空场”,致使理论与农民之间出现时空错位。

  与农民的低组织化生活现状难以有效对接,导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主体的结构性缺失,本应是“主体-主体”间的互动变成了单主体即基层党组织的一家独白。 内容上注重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宏大性,方法上多依赖自上而下的单向灌输,致使理论悬浮于乡村大地和百姓之上,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脱离日常生活实际的政治符号和象征,对其缺乏情感认同,削弱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农民群众的影响力。

  第三,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世界错位。 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主要是在非日常生活领域中活动,而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领域活动,领导干部缺乏对日常生活的深刻体验,对普通群众的衣食住行、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活动等了解不多,造成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与农民群众生活世界的错位。 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大众化宣传脱离群众日常生活实际和百姓理论需求,缺乏针对性,难以得到农民群众的有效呼应和回应,农民往往处于“失语”“无语”状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形成基层党组织“话语独白”。

  三、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实践路径

  在农民日常生活世界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大众化主体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立足农民日常生活实际,及时了解和把握农民日常生活世界新变化,不断创新和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具体路径。

  (一)构建与农民日常生活相适应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内容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是以创新性实践和创造性思维为基础、以非日常知识形态呈现出来的科学理论体系。 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就是把作为非日常知识体系的科学理论渗透进农民日常生活领域,实现非日常知识在日常生活领域的普及化和常识化,最终内化为农民群众的日常知识和日常观念。

  理论要回到实践,回归生活,必须褪去理性色彩,褪去政治话语的底色和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回应时代关切,直指农民大众存在状态,解答农民群众日常生活问题。 对党的创新理论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转换和重构,使其与农民日常思维方式、日常知识模式和日常话语习惯相契合,融入农民日常生活,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纳。 “遗忘生活的理论迟早要被生活所遗忘,只有走进生活、面对现实世界的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击中大众的心灵。 ”[8]

  第一,化理论为道理。 在农民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淡化其系统性、完整性等非日常知识特性,转化为具有自明性、实用性的日常生活朴素道理和常识。 道理和常识是农民日常生活行为的基本遵循,只有把深奥的理论转化为浅显、简明、实用的道理,才能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逐渐内化为日常观念和行为原则。

  化理论为道理,关键要讲好那些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道理,特别是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要把其中的基本观点转化成通俗的道理,做好党的“三农”理论的宣传普及工作。 从“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领悟粮食安全的道理; 从“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的论述中,感受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和初心; 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论述中,体会传承乡土文明、弘扬优秀乡土文化的道理; 让农民从“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的论述中明悟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通过明白一个个道理进而把握党的“三农”理论核心要义。

  第二,化理论为政策。 把党和国家的“三农”政策宣传覆盖到农民日常生活各角落,让农民通过政策认同最终形成理论认知和认同。 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精准扶贫、产业振兴、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成为新时代“三农”政策的核心内容。 “三农”政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表达,蕴含着理论的立场观点、价值目标和治国理念。 与理论相比,政策更加直观、具体,易于理解。 事实上,对大多数农民群众来说,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了解,不是通过和理论面对面互动、直接接触实现的,往往是通过了解“三农”政策、感知和评估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而形成政策认同,通过政策认同逐渐形成对理论的认知和认同的。 政策是连接农民和理论的桥梁。 在农民日常生活领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化,要始终把党的政策宣传普及作为重要任务。

  第三,化理论为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律,也蕴含着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例如,着眼大局、放眼长远的战略思维,破除迷信、开拓进取的创新思维; 坚持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抓重点,牵住“牛鼻子”等等‍‌‍‍‌‍‌‍‍‍‌‍‍‌‍‍‍‌‍‍‌‍‍‍‌‍‍‍‍‌‍‌‍‌‍‌‍‍‌‍‍‍‍‍‍‍‍‍‌‍‍‌‍‍‌‍‌‍‌‍。 在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方法论的宣传,要化理论为方法,大力宣传和积极倡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体系,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造和完善农民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性方法。

  把诸如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等根本性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转化为可操作的、可经验的日常生产、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思维中的具体方法,并引导农民群众将其运用和落实到具体日常实践活动中去,使之成为农民群众可以灵活运用的现实方法。 方法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加强方法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和运用,对于推进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激活和优化农民群众日常思维,促进思想解放,消除农民日常生活中的自在性、经验性、保守性等现代化迟滞因素,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化政治话语为日常话语。 话语是思想的物质载体,思想只有借助于话语才能得以表达和传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党的指导思想,通常是用学术话语或者政治话语表达、呈现出来的,是典型的非日常话语体系。 在农民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其非日常话语体系与农民日常话语方式难以有效对接,难以被农民接受和理解,影响传播效果。 这就需要进行话语方式转化,把非日常话语形态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农民群众的日常话语。 用亲民的、接地气的家常话、地方话,直观、形象、生动、通俗地讲解理论,在话语表达上契合农民日常生活习惯,以增强理论的可接受性和交际性。

  例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一个都不能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金句,既浓缩和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观点,又契合日常话语表达方式,因而能够在农民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充分展示了话语的力量。 话语的影响力在于话语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当话语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场域”之时,就会对人的行动施予一种“无意识”的强大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助于日常话语的亲和力、感染力得以在农民日常生活世界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

  (二)化理论为行动,用行动诠释理论

  农民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倾向,取决于理论对农民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对日常生活的提升和改善程度。 利益是理论认同的现实基础,抓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就找准了大众化的关节点和着力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走进农民日常生活,为广大农民群众认知和认同,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干部除了要善于“说”,把道理讲好,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做,用行动诠释,化理论为行动。 把党的强农惠农利农政策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惠及百姓,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理论才能和农民群众产生共鸣,才能说服群众。

  第一,决胜脱贫攻坚战,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示范引领、服务保障作用,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是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立足本地实际,实施农业产业扶贫,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把贫困户引导到产业链上来,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二是村书记、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要自觉成为脱贫攻坚的服务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三是要持续跟踪、及时把握本地或本村贫困户收入情况和具体需求,因人而异,精准帮扶。 广大基层党员和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技术、带头发展致富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发挥辐射效应和示范作用,带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用实际行动落实政策,诠释理论。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基层干部要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和组织农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壮大富农乡村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要根据资源禀赋差异,采取符合本地特点的有效方式,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保护传统村落,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弘扬时代新风。 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动员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理论。 实践是把主观和客观连接起来的桥梁,乡村振兴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在一系列具体政策指导下展开的系统实践,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实施者、推动者和获益者,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熟知政策的内容、体验农村的变化、感悟理论的价值。 “任何实践都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实践的利益性决定了实践主体对指导实践之理论的取舍。 ? ? 因此,在实践中大众化是最有效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9]

  (三)优化与创新传播方式方法

  不断改进和优化传播方式,在农民日常生活领域营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场”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首先,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 电视仍然是与农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用频率最高的传统媒体之一,是农民了解时事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要渠道,要加大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力度,确保理论宣传和政策解读主渠道的畅通。 宣传栏、文化墙、标语、村大喇叭等媒介是与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等活动结合紧密的传播形式,基层党组织要创新形式、灵活运用好这一直面农民日常生活的宣传阵地。 另外,充分利用好乡村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即“两中心、一平台”在理论普及传播中的作用。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传播手段,构建覆盖农民日常生活的有效传播网络。

  坚持运用好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的同时,充分运用融媒体、短视频、微传播等新平台、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个性化制作、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 以手机终端为重点,开发与农民文化水平、认知能力和日常使用习惯相适应的理论和政策宣传普及应用软件,打造兼具政务民生服务功能的理论学习手机服务平台,或者把理论宣传嵌入民生服务类手机平台,构建传输快、覆盖广、渗透力强,全时段、全天候的宣传教育平台,最终形成“报纸+视频+音频+微信+微博+客户端+头条号+X”的全新传播体系。

  这样,在村庄范围内形成一个多维立体教育场,各种教育媒体介质、所有宣传力量、广大农民群众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形成群动、互动和连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实现了空间上的全方位性、时间上的全程性、途径上的遮蔽性和对象上的全体性,党的创新理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连绵不断,使广大农民群众随时随地都处在具有思想理论教育功能的环境中,实现理论对农民日常生活的有效覆盖、靶向涓滴和有效渗透。

  (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体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到实处,发挥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党员队伍的基础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统筹规划,主动作为,认真履责。

  第一,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理论宣传中的组织力。 推进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关键在基层党组织,核心在基层党组织书记。 要培养和选拔政治坚定、理念先进、作风务实、能力过硬的带头人,以“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10]65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 党委书记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党委议事日程,按照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统筹规划,周密布置,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具体措施办法。 由乡镇党组织带头进村入户进行宣讲‍‌‍‍‌‍‌‍‍‍‌‍‍‌‍‍‍‌‍‍‌‍‍‍‌‍‍‍‍‌‍‌‍‌‍‌‍‍‌‍‍‍‍‍‍‍‍‍‌‍‍‌‍‍‌‍‌‍‌‍。 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要加强沟通协调,注重上下联动,统筹发力。 根据农民日常生活活动时间和空间范围、农民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的方式和习惯,开展有针对性的、渗透力强的宣传活动,在农民日常生活世界营造良好的认知环境和学习氛围。

  第二,明确责任担当,加强责任考核。 责任明晰是顺利推进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要前提。 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组织发动、推进实施、理论宣传、条件保障等工作,逐项落实到镇村党组织各位成员,区分理论宣传普及教育的重要领导责任和具体职能责任,把理论大众化工作与中心工作一起部署、同步实施,实现协同推进、相互促进。 同时,强化理论宣传的责任考核。 乡镇党委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党委班子成员和村党组织成员落实主体责任的情况,掌握责任落实的最新进展,就落实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共同研讨解决办法。 把责任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三,普及和传播工作是把理论与农民群众结合起来的关键环节,需要基层党组织科学规划,建设一支有深厚理论功底和过硬宣传本领的宣传队伍。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组织实施者和理论宣讲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理论功底。 而要做好宣讲解读工作,履行好主体责任,还必须先学一步。 深入实施理论武装“一把手”工程,发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排头兵”作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用”。 “认真学习和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掌握‘三农’政策,熟悉农村情况”。

  [11]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丰富内涵,熟练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 联系“三农”工作实际,结合乡村振兴具体实践,有针对性地重点学习习近平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 在学习方法上要“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12]

  第四,深入体察和了解农民日常生活实际,提高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推进面向农民日常生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过程中,基层党组织要做到理论宣传的精准到位、靶向涓滴,必须准确定位农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时空位置,熟悉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习惯和活动规律,了解农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实际,尤其要把握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理论需求。

  这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12]要常到百姓身边,倾听农民呼声,了解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理论关注。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 ”[13]137只有抓住教育对象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急,才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才能立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际,针对农民的理论需求,用农民身边的事,把理论讲活,把政策讲透,解答农民群众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各种疑难与困惑。

  搞清作为受众的农民群众的基本构成,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分众定策、“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开展靶向教育。 注重分时教育,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历史节点、重大活动等,适时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比如,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突出宣传宣讲习近平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纪念日,上好生动、深刻的新中国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课、新时代思政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高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民分化及其引申含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办公室,编著.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7]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2020-4-28,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

  [8]刘维兰,吴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生活化”问题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11(3).

  [9]王增智,周楠.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问题的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1]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1-11.

  作者:聂家华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118.html

《面向农民日常生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