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2-21 09:2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内容提要: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但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创办了本领域的专门研究刊物,研究机构增多,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成立了为研究人

  内容提要: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但只是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创办了本领域的专门研究刊物,研究机构增多,研究队伍迅速扩大,成立了为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的两个全国性学会——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对拉美历史与现状的探讨不断走向深入。如果把中国的拉美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话,那么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到现在这门学科的确已经茁壮成长起来,而且日趋成熟,正在满载着丰硕的研究成果稳步向前推进。然而,在总结成绩时尤其要看到不足,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依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拉美地区很多国家在研究中基本上还属于空白,与拉美相关的一些重大问题尚未深入开展。回顾过去,总结得失,认识不足,展望未来,必然有助于中国拉丁美洲研究大踏步地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关键词:拉丁美洲研究研究队伍拉美史研究现状研究学术交流“拉美热”

拉丁美洲

  中国与拉丁美洲远隔重洋,地理位置遥远,文化差异巨大,历史上很长时期中国人对拉美地区并没有深入了解,只是对诸如墨西哥、巴西、古巴、阿根廷和智利等与中国交往多的国家的历史与现状有所涉猎,远不足以满足国家与拉美地区发展对外关系的需要。对拉美地区很多国家的研究长期得不到政府和学界的重视,对这些国家历史与现状的了解基本上是浮光掠影,更谈不上深入了。

  历史论文范例:主题式历史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拉丁美洲与中国的交往有着很长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很多拉美国家与中国恢复和建立了外交关系。拉美国家与中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有着共同的切身利益,存在着广泛合作的空间。尤其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拉美地区在中国对外战略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发展与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成为历届中国政府的不二选择。学术研究尽管不是服务现实的“奴婢”,但总是很难脱离现实的需要。

  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外交政策,显然离不开对交往对象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入了解,与拉美国家友好往来的持续显然需要双方的相互认同,消除产生误读的根源,实现这一点无疑是要建立在学术研究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学界出现了迄今方兴未艾的“拉美热”,成绩瞩目。

  不过,毋庸讳言,中国的拉美研究现状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还不是很适应,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术研究依然只是关注拉美地区的一些大国,很多拉美国家在学术研究中尚属涉猎很少的“空白”。2020年是中国与智利建交50周年,智利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南美国家,在中国融入国际社会过程中智利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在拉美国家中,智利是第一个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的国家,还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智利与中国的关系无疑是非常密切的,但中国学术界对智利的研究多局限于现状,对智利的历史与文化从整体上涉及很少,即使有,也很难谈得上深入,远不能满足国人对智利全面了解的需求。对智利的研究折射出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现状。

  回顾过去,总结得失,认识不足,展望未来,必然有助于中国拉丁美洲研究“更上一层楼”。此外,中国拉美研究尽管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有目共睹的,受篇幅限制本文不可能一一列举,只能择其要者,把重点放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研究成果,以期能够展 现百余年来中国拉美研究走过的曲折历程。

  一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拉美研究中国与拉丁美洲的交往在很长时期内都受到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限制,信息不通,互不了解。只是到了明朝万历年间,通过菲律宾的转运贸易,中国与处在西班牙殖民统治初期的拉丁美洲的往来才始见于史籍记载。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关拉美国家的记述较早见于明季刻印的《职方外纪》。该书成于1623年,是意大利来华传教士艾儒略用中文所著。

  《高厚蒙求》是中国学者自己编撰的一部最早记述包括拉丁美洲内容的著作,系清朝人氏徐朝俊撰写,1807年刻印问世。全书四集,第二集《海域大观》中的《五大洲记》一节记载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及美洲名称的来历、西班牙人入侵之前古代秘鲁和墨西哥人的社会状况以及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拉丁美洲的过程。林则徐撰写的《四洲志》中也记载了智利的阿劳干人对西班牙殖民者坚持数十年的英勇斗争。

  19世纪中叶以后,关闭多年的中国门户突然在西方列强的隆隆枪炮声中被打开,一向固步自封的天朝大国竟然被“蛮夷”之师打得一败涂地,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画押。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必然引起有识之士的深刻反思,他们迫切地希望了解外部世界,更希望通过介绍外国的历史与现状来消除天朝夜郎自大的昏聩意识,促使国人在蒙昧中幡然醒悟。因此,在鸦片战争之后,有关外国史地的编著大量问世,其中不乏拉美地区的记载。

  魏源编辑的《海国图志》最初刻印于1842年,初为五十卷,后经多次补订,终成一百卷本,在许多卷中收集了有关拉美历史与现状的资料。《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是清末人氏王锡祺穷毕生精力编撰的一部宏篇巨制,包括了19世纪末以前我国有关拉丁美洲记载的大部分史地著作,成为当时中国拉美资料最为集中的一部丛书。这部丛书初刊于1891年,后又多次补编,由上海著易堂刊印出版,其中有关拉美各国记载的著述多达50余种。

  《西国近事汇编》是采用编年体编译的一部巨著,记述了从同治十二年到光绪二十五年(1872—1899年)间世界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共分108册,由上海机器制造局刊印发行。关于这一时期拉美历史上的重大问题,书中都有记述,如各国的政治经济概况、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扩张、一些国家的革命运动、各国相互间的战争等,书中特别记载了华侨同古巴人民一起共同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历史事件,这一资料尤为珍贵。

  《埏纮外乘》成于1901年,系严良勋和美国传教士林乐知等编译,上海制造局刊印,其中卷十六《丕鲁志略》,卷十九《墨西哥志略》,卷二十《巴西志略》分别简述了秘鲁、墨西哥和巴西三国的历史与现状。二进入21世纪之前的中国拉美研究十年“文革”使中国学术研究蒙受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一浩劫的结束拉开了拨乱反正的序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研究人员迎来了中国科学发展的春天。中国的拉丁美洲研究与其他研究领域一样,步入了迅速恢复和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联部的拉丁美洲研究所在1976年4月全面恢复工作,改革开放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带来了活力,1979年由该所主办的《拉丁美洲丛刊》创刊,标志着中国拉美研究有了专门的学术刊物。1981年该所划归中国社会科学院,成为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机构,拉美研究所开始步入迅速发展时期。《拉丁美洲丛刊》1985年更名为《拉丁美洲研究》,刊登的文章学术性更强。

  其次,为了协调全国的拉美研究和加强全国各地拉美研究学者的联系,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中国老一代拉美研究的开拓者先后成立了两个全国性的研究会。1979年11月,全国世界史学术讨论会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拉美史工作者借这次盛会成立了“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拉美史研究会的宗旨是“学习和研究拉丁美洲史,开展学术讨论,互通科研情报资料,促进中国人民与拉丁美洲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1984年5月,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宣告成立,宗旨是“团结全国各地从事拉丁美洲研究、教学和开展对拉美地区工作的人士,促进我国对拉丁美洲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社会、文化、民族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增进中国人民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20世纪80年代可谓中国拉美研究的兴盛时期,从事拉美研究的学者之多至今尚未超过,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创立时,会员为100余人,80年代呈上升趋势,最高时达到300余人。中国拉美学会与中国拉美史研究会会员有所交叉,但80年代无疑也是会员最多的时期,这种状况从两个学会召开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之多便可看出,1984年拉美学会成立时与会者多达百人,每次会议七八十人与会乃为正常,这种盛景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再也没有复现。

  截至1999年,中国拉美史研究会举办了11次全国性学术讨论会,讨论主题分别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和民族解放运动”“拉美独立战争的性质和拉美国家的社会性质”“西蒙·玻利瓦尔的大陆联合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及其评价”“当前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及其发展”“拉美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拉美国家与美国关系的演变”“拉美民族理论”“哥伦布远航美洲及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变革”“纪念哥伦布远航美洲500周年”“拉丁美洲现代化和对外关系”以及“20世纪拉美的重大改革与发展”。

  中国拉美学会成立之后每年举行一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主题分别是“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拉美的对外开放政策”“战后拉美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拉美经济调整和发展”“跨入90年代的拉美”“尼加拉瓜革命和中美洲形势”“美国与拉美的关系”“世界新格局与拉美”“拉美国家当前形势与政策动向”“拉美的投资环境与市场”“中拉关系”“当前的拉美发展模式”“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拉美经济区域化一体化”“世纪之交的拉美与中拉关系”以及“当前拉美形势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在上述学术会议上,学者们济济一堂,畅所欲言,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拉美地区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不断地把中国的拉美研究推向深入。

  三进入新世纪之后的中国拉美研究

  中国的拉美研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瞩目的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之后本应乘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强劲东风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但却出现了喜忧参半的局面,尤其是占据国内拉美研究半壁江山的拉美史研究后继乏人,高校的很多研究机构因研究人员缺乏而或被迫取消或只是有名无实,而对拉美地区现状的研究在2000—2010年期间基本维持了前期局面,此后便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学界出现的“拉美热”便是主要标志。

  尽管至今中国的拉美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拉美地区很多国家在研究中基本上还属于空白,与拉美相关的许多重大问题尚未深入展开,但只要中国与拉美地区的交往保持良好发展状况,中国的拉美研究必然会在不断克服困难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上全方位发展之路。2000—2019年这20年期间,有利于中国拉美研究不断深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日益多极化的国际格局中,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美地区在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参与缔造新的国际新秩序方面做出了众多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工作,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力量。因此,拉美地区一向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一时期历届中国政府领导人多次到拉美地区访问,很多拉美国家成为中国发展战略伙伴的对象,与拉美地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贸易往来处于上升状态。

  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拉美是中国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当前,中国和拉美地区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等不断扩容加速,规模日趋扩大,形成国家之间关系的主流。中国与拉美地区交往迅速上升是中国拉美研究能够走向兴盛的基础和推动力。

  其次,对于一个研究领域的振兴,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不可或缺。拉美区域一体化进入21世纪之后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自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6部。方幼封与曹珺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对拉美一体化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总结出拉美一体化的特点、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宋晓平等人以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为主线,展现了西半球国家走向区域合作的趋势,把西半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视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晓德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探讨了美洲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进程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王萍考察了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和实践过程,把笔墨重点放到了拉美经济改革带来地区一体化的高潮,总结了进入21世纪之后拉美一体化所呈现出的特点。徐宝华的论文集从不同的层面展现出拉美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哥伦比亚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详细考察。

  四对中国拉美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从中国拉丁美洲研究走过的百余年历程来看,这一研究领域一直是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的。本文划分的三个时期不见得很科学,只是出于给读者提供研究发展一条清晰线索的考虑,避免产生杂乱无章之感,粗线条地展现出自清朝后期以来迄今中国拉美研究所走过的历程。从这条基本线索来看,这个研究领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历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改革开放之后才走上了研究的正轨。在广大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这40余年取得的研究成果显然是令人瞩目的。

  如果把中国的拉美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话,那么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到现在这门学科的确已经茁壮成长起来,而且日趋成熟,正满载着丰硕的研究成果稳步向前推进。这是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基本发展趋势,必然会随着拉美地区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日益得到加强。学术研究的进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作为最基本的保障,只要国家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这一过程就不会中断,而会一直持续下去。

  20年过后如果回过头来再看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那么肯定会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也正是这一研究领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未来所在。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期间,中国的拉美研究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与问题。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为拉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这是学术研究能够获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条件。

  然而,不能说有了充足的资金、高档的设施以及大量的资料,就一定能够做出在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一流研究成果,做到这一点的真正保证首先在于研究者本身。如果研究者缺乏学术创新必备的基本素质,任何优越的外部条件都不会发生太大的作用。因此,研究者对学术研究敬畏的品质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对能否做出一流研究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研究拉美现状的学者应该具有历史的视野,因为历史是解剖现状的一把钥匙。研究现状一定要从历史入手,要具有历史的知识、历史的思维、历史的视角以及历史的方法,研究者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中国拉美学界一些研究现实问题的资深学者往往对历史有着很深的造诣,他们的经验非常值得中青年学者借鉴。

  中国的拉美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总结成绩时尤其要看到不足以及存在的危机。与国内世界史以及国际问题其他地区与国别研究比较,中国的拉美研究尚不能满足改革开放的需要,远不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相匹配。中国的拉美研究如何能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确需要研究者认真思考,寻找出切实可行的答案,以推进中国的拉美研究大踏步地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作者:王晓德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228.html

《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