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2-26 15:4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以陕西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法、莫兰指数、平均最近邻指数等研究方法,在多空间尺度下分析了陕西省博物馆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省域尺度下,陕西省博物馆呈中部密,南北疏的分布格局;在地区尺度下,三大地区的博物馆
摘要:以陕西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计法、莫兰指数、平均最近邻指数等研究方法,在多空间尺度下分析了陕西省博物馆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省域尺度下,陕西省博物馆呈“中部密,南北疏”的分布格局;在地区尺度下,三大地区的博物馆数量分布呈现出关中大于陕北、陕北大于陕南;在市域尺度下,博物馆数量和类型与城市等级有较大关联;在县域尺度下,博物馆分布有着很强的聚集性。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陕西省博物馆分布规律,结合其发展经历的“初步发展、平缓发展、高速发展、繁荣发展”四个阶段,又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
关键词: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陕西省;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的空间载体和标志,也是人民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分布结构能反映一个区域或城市文化建设的进展状况和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程度。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公共剧院等,其中博物馆是典型的公共文化设施,在体现城市文脉和风貌、提升城市形象、普及文化科普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博物馆论文范例:浅谈博物馆展览设计的风险意识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标志;文化资源集聚代表了每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而博物馆是文化资源集聚的重要的表征和度量实体部分[2]。本研究以文化资源富集的陕西省为例,探讨在差异性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社会经济条件作用下,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空间上的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有效整合陕西省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优化博物馆空间布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博物馆空间分布的尺度关联,不同尺度的博物馆具有空间格局不同但密切相关的分布特征,从省域、地区、市域、县域等不同尺度以及时间维度研究陕西省博物馆的时空分布格局,充分挖掘其时空分布规律,为陕西省博物馆的合理布局及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博物馆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建筑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美学、教育学、博物馆学等。Barclay(2020)从心理学角度进行案例研究,认为博物馆在信息传递中占据重要角色,通过传递信息加强游客对博物馆的需求并分析出博物馆和游客之间的互动特征。[3]Burger等(2019)从博物馆学的角度对位于秘鲁库斯科市的四个博物馆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博物馆的使用方式和藏品展示方式,提议应该重视博物馆之间的关联性及其整体效应的研究。
[4]Prokupek(2017)认为,博物馆象征着政府的政治权利,传播着政府的意识形态。[5]Stephen(2001)认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当代博物馆的主要功能除了收藏和保存文物之外,应更多地加入休闲娱乐功能。[6]Hetland等(2019)通过采访挪威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推广行为与传播动机。[7]Chin等(2019)从信息化、数字化的角度分析认为,博物馆在收藏等各个方面迫切需要数字化革命,符合当今博物馆信息化的潮流。[8]
Chen等(2020)认为,博物馆要提高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将顾客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并描述博物馆管理层为提高游客满意度所采取的行动。[9]国内学者对我国博物馆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主要聚焦于博物馆的学科研究及建设馆藏[10-12]、博物馆的功能作用[13-15]、博物馆的管理制度[16-17]、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18-19]、智慧博物馆的建设[20-21]等方面展开研究。然而,国内学者对博物馆空间格局的研究相对较少,部分学者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马会丽等(2017)对中国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多尺度分析[22],庄良等(2020)总结了上海市博物馆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3]。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截至2020年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其中省会西安为副省级市)、70个县,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3876.21万人。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26181.8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7.54亿元,第二产业11362.58亿元,第三产业12551.74亿元。该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多达21个,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
选择陕西省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如下:一是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文化大省,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博物馆总数量排全国第五。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陕西省博物馆参观人数达3950万人次,2018年的参观人数突破4000万人次。陕西省博物馆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在我国博物馆中越来越具有代表性。二是陕西省域空间具有显著的内部差异性,陕西省全域总面积约20.58万km2,由于地理分割和文化差异可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等地域单元,广阔的地域外加复杂的地理条件,造成了博物馆空间分布的异质性。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定义的陕西省博物馆是指收录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不包括未登记注册的文博机构,总计258家博物馆。为了更好地进行特征分析,数据预处理方面根据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公布施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等文件的决定》(文物博发〔2016〕15号),将博物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无级别(《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规定:一级馆藏品20000件/套以上,或珍贵文物2000件/套以上;二级馆藏品10000件/套以上,或珍贵文物1000件/套以上;三级馆藏品5000件/套以上,或珍贵文物500件/套以上)。同时,根据《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按藏品及陈列内容将博物馆划分为综合类、纪念类和专题类[24],再根据陕西省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将专题类博物馆细化为历史类、艺术类、遗址类、自然科技类。
综上,本研究将陕西省博物馆划分为: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纪念类博物馆、遗址类博物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六大类,并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分为国有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人口、面积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均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017》。利用GoogleEarth软件获得各博物馆的地理坐标数据,以国家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400万的全国矢量地图为底图,运用ArcGIS10.3软件对陕西省258个注册博物馆进行地理位置和统计属性配准,建立“陕西省博物馆空间数据库”。
四、陕西省博物馆时间演变特征
为了更好地分析不同时期陕西省博物馆空间分布格局,根据《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陕西省博物馆数量变化以及政治和政策变化等要素,选取了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和2008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将陕西省博物馆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初步发展(1949年之前)、平缓发展(1949—1978年)、高速发展(1979—2008年)、繁荣发展(2009年至今)。陕西省博物馆数量变化情况、不同时期博物馆类型变化情况。
五、多尺度下陕西省博物馆空间分布格局
(一)陕西省博物馆总体分布特征
1.博物馆的总体密度分布特征密集区域表现出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外环状发散和多轴向扩展的特点。其中,位于陕北地区的博物馆大致呈两条轴线分布,一条轴线呈东-西走向,另一条轴线呈南-北走向。这表明,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心城市,在社会经济文化对外有着主要辐射和影响。关中文化轴和沿黄文化轴是陕西省主要的文化轴线。
2.博物馆的类型分布特征进一步进行空间分布密度分析,对比不同类型博物馆空间密度,能够较为清晰发现陕西省不同类型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艺术类和遗址类博物馆仅分布在关中地区;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在三个地区均有分布,但数量较少,分布较零散;纪念类博物馆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且关中地区的纪念类博物馆偏向于人物类纪念专题,陕北地区则倾向于革命类纪念专题;历史类和综合类博物馆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关中密集,南北稀疏”的分布格局。
对比看,关中地区博物馆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陕北和陕南地区博物馆数量较少,类型较丰富。综合来看,三个地区的博物馆类型分布特征分别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基础等相对应,而这一点也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
六、结论
当今,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评判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挖掘文化资源、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升国民素质在国家发展中愈发重要。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在传承文明和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上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博物馆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可有效优化博物馆空间的合理布局,促进城市文化魅力的提升。本研究基于全域、地区、市域、县域等多尺度视角,以及从时间维度出发,对陕西省博物馆时空分布格局及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参考文献:
[1]刘经纬,任平.以文化人与精神文明建设[J].人民论坛,2018(30):138-139.
[2]贾文山,石俊.中国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兼论西安文化价值的开发[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139-145.
[3]BARCLAYK.Family,MemoryandEmotionintheMuseum[J].Emotion,SpaceandSociety,2020,35:100679.
[4]BURGERRL,SALAZARLC.LAMUSEOGRAFÍAENCUSCO:DiferentesMuseos,DiferentesNarrativas[J].Chungará(Arica),2019,51.DOI:10.4067/S0717-73562019005001401.
[5]PROKUPEKM.TheAdministrationSystemofFrenchMuseums[J].MuzeologiaAKulturneDedicstvo-MuseologyandCulturalHeritage,2017,5(1):159-168.
[6]STEPHENA.TheContemporaryMuseumandLeisure:RecreationasaMuseumFunction[J].MuseumManagementandCuratorship,2001,19(3):297-308.
作者:詹绍文刘怡松程哲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246.html
《陕西省博物馆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