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矿产资源国家安全、国际争夺与国家战略之思考

矿产资源国家安全、国际争夺与国家战略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9 16:28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在当前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大国博弈的核心是争夺地球资源及其控制权。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导致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不可预计的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底签署了《关于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和可靠供

  摘要:在当前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大国博弈的核心是争夺地球资源及其控制权。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导致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不可预计的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底签署了《关于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和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13817号)总统行政命令,2019年发布以资源争夺为核心内容的战略行动方案,欲确保美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显示了小(人均矿产占有量小)、大(需求和消费量大)、高(对外依存度和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和降(国内资源供应能力和资源保障均有所下降)的特点。当前中国多种大宗矿产资源现有探明储量面临开发殆尽的局面,新兴关键矿产家底不够清,开采和选冶技术需要提高,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的理念与制度需要加强完善,国家有关矿产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基于此,本文将对矿产资源的国家安全、国际资源争夺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对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矿产资源;关键矿产;国家安全;国际争夺;科学问题;基础研究;战略思考

矿产资源

  0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工业、农业、国防和其他社会行业的“粮食”和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包括发达国家的持续高位需求、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预计未来数十年全球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继续高速增长,如何应对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资源需求,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资源争夺关系着世界政治格局,它们的持续安全供给关系着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纵观人类发展史,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至现代信息化时代,重要的文明时代都是以资源命名的,整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利用、认识和再高效利用资源的历史[1]。

  历史上一些国家间的战争甚至世界大战,剥下各种伪装,其实质就是资源争夺战。在生产实践中,人类学会利用矿产资源,推动了生产力的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加大了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矿产资源勘探提取技术、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以及替代产品的研发。在当前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国际争夺加剧,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导致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不可预计的风险。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底签署了《关于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和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13817号)总统行政命令,2019年发布以资源争夺为核心内容的战略行动方案,欲确保美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显示了小(人均矿产平均占有量小)、大(需求和消费量大)、高(对外依存度和安全风险高)和降(国内资源供应能力和资源保障双下降)的特点[2-4]。因此,客观分析中国的矿产资源供应能力和国家资源安全状况,正确判断国际资源态势,并且对中国的矿业及其相关政策和法规提出建设性意见是当务之急,也是有关领域科学家的责任。

  1矿产资源的性质

  1.1什么是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馈赠品,是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使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含量达到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集合体。矿床、煤田、油田等是矿产资源的实际载体,也是人类直接研究、寻找和开发利用的资源对象。矿产资源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几乎90%的生产生活用品都与之密切相关,其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

  1.2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作为地球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产物,除了自身的地质属性外,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具有经济属性和环境属性,这些属性在人类可预见的发展历史阶段和国家间的政治格局中,还表现出明确的政治属性。

  矿产资源是由自然地质作用形成于地壳中具有资源意义的地质体集合的总称,其地质属性主要涵盖3层意义:①它们是在地球约45亿年漫长、复杂的形成、演化历史进程中,于不同时期由特殊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聚集体,非人力所能创造;②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符合地质规律,并非均匀分布或遍及全球,不以人口、国家边界和不同人群的资源要求来分布;③以人类进化的历程为时间尺度,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也就是说,少则几百万年,多则几千万年或更长时间跨度,才能形成矿产资源,相对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时间周期,这些资源的再生补充是无意义的。因此,人类需要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这些空间分布不均匀、数量有限而又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经济属性的基本内涵是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经济利用,作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自然财富。其既有品质问题,又有开发利用成本问题。其经济属性主要表现为提取技术和经济利用这两个核心要素与时俱进的可变性。

  一方面,这意味着过去和现在不曾被认为是矿产资源的地质体,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可能成为矿产资源,其种类、数量和用途也因此会不断增加和拓展;另一方面,现有部分矿产资源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有可能被新的更廉价和清洁的资源所取代而失去经济意义。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衡量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尺度不再是某一国家的度量衡,而是国际市场的价格体系。

  矿产资源经济属性的内涵告知:人类没有必要为地球上矿产资源可能会枯竭而担忧和恐惧,也不能期待科技进步会在一夜之间大幅拓展矿产资源的种类,增加某种资源的数量而盲目乐观。目前的科技进步还不能弥补资源加速消费致使现有储量保障周期的不断缩短。矿产资源经济属性要求人类把握全球矿产资源消费的速率和资源科技的动向,统揽全球资源市场,科学配置所需资源,合理进出口优势资源。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不是无代价的。矿产资源的环境属性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在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改变、再平衡或者破坏。

  其破坏表现在: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造成水土流失、水系污染、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扰动等;另一方面,人类从大自然中索取资源的同时,又在高强度生产和消耗这些资源的过程中将废弃物排入大自然,造成一定的负面环境效应。另外,部分矿产资源作为某种元素高浓度聚积的产物,在地表、近地表或接近潜水面时就开始了自身的环境效应,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现有的生产与生活。矿产资源的裸露、开发、生产、加工 和消费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了解矿产资源的环境属性,科学、有效地预防、减轻和治理矿产资源开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负面环境效应是人类共同的任务和责任。

  2矿产资源的政治属性和国际争夺态势

  2.1政治属性矿产资源的地质、经济和环境属性客观上决定了各国在开发利用资源、促进本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时国家意志的定位以及全球资源理念与环境意识的形成。特别是矿产资源在地理和国家疆域中分布的客观性和局限性,以及各国和各种政治集团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和政治理念的差异性,使得资源成为人类历史上争夺与战争的根源。换而言之,矿产资源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政治属性。矿产资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全人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需要资源的全球配置,但是国家和政治集团的利益决定对资源的“实力控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政治形态,在某种程度上是很难调和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争夺空前激烈。

  3中国矿产资源的消费现状和供应形势

  3.1矿产供应安全已越红线

  已有资料表明,中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4-8]。人均占有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态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43种主要矿产资源中,32种消费量居世界第一,24种消费量占比超过全球的40%,18种大宗和关键金属矿产对外依存度(40%~99%)居高不下,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中国曾有优势的稀土元素和若干稀有、稀散元素矿产储量全球占比近年来也在下降,国际话语权有所减弱。扭转上述被动局面已刻不容缓。亟待加强矿产资源科技创新,理清中国矿产资源家底,把握全球矿产资源格局,解决资源形成、勘查和开发利用中的系列理论难题和技术瓶颈,大幅提升中国资源保障能力、对全球资源掌控能力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能力,同时促进矿产资源学科的发展。因此,发展矿产资源学科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4对中国矿产资源形势的基本判断和主要建议

  4.1矿产资源形势的基本判断

  当前中国矿产资源形势严峻,资源战略准备不足[11],需求居高不下,显示了小、大、高和降的特点。

  (1)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宗战略矿产资源是缩小东西部和城乡差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较长时间内(至少到2035年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矿产资源需求仍将保持高位,而中国未来矿产资源储量总体增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改善。铁、铜、铅、锌、铝、锰、镍、钾盐等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多接近或超过50%的警戒线,受制于人的程度和安全风险不断增大。此外,国内大宗矿产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东西部差异明显,西部资源分布高度集中,但产业集中度低,开发利用条件差。

  (2)关键矿产资源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其需求呈跳跃式增长,预计到2035年全球对以稀土、稀有、稀散、稀贵金属为代表的关键矿产需求将有几倍到几十倍的增长,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急需,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和计划。但目前中国关键矿产资源家底不够清、政策不明、开发利用和统筹规划还存在诸多不足,急需一系列有效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3)中国正在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还缺少良好的矿产资源合作,对境外地质矿业合作工作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境外矿产资源等问题还缺少有效措施和政策法规保障,许多中国企业由于对国际规则(特别是矿业权运作等)不熟悉,可能导致较大损失。中国海外资源来源相对单一,存在重大潜在危机;海外资源供应系统脆弱,运输航道不畅。

  (4)新时代中国现有的矿业相关政策急需调整。例如,环保、自然保护区划分与矿业政策缺乏科学衔接和有机协调,缺少地区差异化分析和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案,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施。此外,作为中国优势矿产的稀土金属属于“卡脖子”的资源,但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还缺乏完整、系统、成熟的战略抉择,始终处于争论不休状态。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突破不相符的旧有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等羁绊,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已是当务之急。

  矿产论文范例: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

  5在中国开展关键矿产资源调查和基础研究的必要性

  5.1建议开展全国关键金属资源调查

  1975年秋,为了迅速恢复经济,国务院决策酝酿并在1976年掀起了地质、矿业、冶金系统以及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参加的全国富铁矿会战。富铁矿会战由高层决策、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取得了很大成果,锻炼了队伍,摸清了家底,也提高了科研水平,是一次非常可贵的实践。目前中国的地质勘探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布局与投入非常欠缺,零星布局能够解决的问题有限,造成矿产资源特别是战略性矿产资源方面家底不清,很难给国家提出有效及时的战略建议,进而影响了科研水平和教育水平,甚至影响到高等院校的招生与学生就业。

  基 于此,建议国家决策部门认真分析形势、听取意见,布局和开展类似富铁矿会战的重要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重要牵头单位,对中国关键矿产资源的现状、种类、分布、储量、赋存状态和开采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建议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积极参与并主动立项,切实提高研究水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基础研究会极大地提高矿产调查与勘探水平;建议把矿产调查与选冶行业的接口作为重要突破点,带动全链条的攻关,解决关键金属(包括材料)的关键难题,积极调动企业积极性,让企业成为关键金属矿产资源调查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学科发展战略:大陆成矿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inasScientificDe-velopmentStrategy:ContinentalMineralogy[M].Bei-jing:SciencePress,2020.

  [2]王安建,王高尚,陈其慎,等.矿产资源需求理论与模型预测[J].地球学报,2010,31(2):137-147.WANGAn-jian,WANGGao-shang,CHENQi-shen,etal.TheMineralResourcesDemandTheoryandthePredictionModel[J].ActaGeoscientiaSinica,2010,31(2):137-147.

  [3]翟明国.矿产资源形成之谜与需求挑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ZHAIMing-guo.TheFormationMysteryofMineralResourcesandItsDemandChallenge[M].Beijing:SciencePress,2016.

  [4]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2018年全球矿产资源形势分析报告[R].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2019.

  作者:翟明国1,2,3,胡波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382.html

《矿产资源国家安全、国际争夺与国家战略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