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4-15 16:42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但至今还没有研究对其环境效应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本文以2005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设立自贸试验区对环境质量产生的政策净效应,并进一步分
[摘要]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但至今还没有研究对其环境效应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本文以2005—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设立自贸试验区对环境质量产生的政策净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改善了环境污染,该结论在识别条件检验、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然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经济规模扩大,通过规模效应改善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通过结构效应改善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的技术进步,通过技术效应改善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环境效应;环境污染;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
以往依靠扩大资源和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给中国经济带来数量增长奇迹的同时也使得我国生态环境濒临红线。对此,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中均指出要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并在目前如火如荼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也纷纷强调这一要求。
贸易论文范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潜力研究
自013年以来,中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初步形成了“1+3+7+1+6+3”的新开放格局。那么,已经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否真正改善了当地环境污染其究竟通过哪些机制对环境污染产生何种影响?显然,科学回答上述问题能够为目前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在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总结试点经验,从而为进一步地优化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方案乃至为我国未来在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启示。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就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经济效应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主要涉及城市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影响。其一,在城市层面主要研究了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经济增长、贸易转型、资本流动、就业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叶修群[1]通过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设立自贸试验区显著地提高了经济增长率;刘秉镰等[2]研究发现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王鹏等[3]认为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可以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韩瑞栋等[4]发现自贸试验区设立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资本“引进来”和国内资本“走出去”;曹翔等[5]研究发现设立自贸试验区可以显著提升当地的就业水平。其二,在企业层面主要研究了设立自贸试验区对企业创新和投资效率的影响。
例如,谭建华等[6]认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谭建华等[7]通过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然而,这些研究均忽视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当地环境污染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问题。截至目前,尚无研究采用准自然实验法就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当地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量化评估。鉴于此,本文采用20—201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是否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设立自贸试验区对环境污染产生的政策净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首次采用准自然实验法量化评估了设立自贸试验区对环境污染的政策净效应,拓展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效应的评估范畴;第二,与以往采用双重差分法开展政策评估的多数研究相比,本文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内生性处理,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第三,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设立自贸试验区对环境污染的作用机制,为如何更好地通过自由贸易试验区促进当地环境改善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政策启示。
一、政策背景与理论机制
(一)政策背景自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我国先后在21个省份(或直辖市)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具体情况如表。其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于2020年月正式公布,意味着海南已经由自由贸易试验区阶段转为自由贸易港建设阶段。通过进一步梳理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不难发现“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等要求被多次强调。具体来说,总体方案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内容主要如下:其一,通过对标高标准的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要求,强化企业责任,使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按照绿色低碳和循环经济理念的要求来设计发展战略,从而打造绿色低碳企业集群和国家级绿色品牌企业;鼓励自贸试验区内的绿色低碳企业“走出去”,建立国际产能合作绿色产业园区;其二,鼓励绿色消费,通过落实绿色产品认证和建立环保监督机制、工作环境损害监督等制度,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建立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明确环境质量要求,促进绿色发展。
(二)理论机制由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旨在通过制度改革为我国未来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全方面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积累经验,因此促进贸易自由化成为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关键任务。基于此,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当地环境污染的理论机制可以借鉴Copeland等[8]关于贸易开放与环境污染二者关系的经典理论来解释,即自由贸易试验区会通过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这三种作用机制来影响当地环境污染。规模效应是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通过影响所在城市的经济规模总量而对其环境污染产生影响。自由贸易试验区会通过更加便利、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等贸易政策和更加简洁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政策而直接扩大当地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规模,进而促进当地经济规模的扩大。
根据彭水军等[9]的研究,经济规模是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经济规模的扩大使得当地政府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从而使得该地区能够用来治理环境污染的政府资金增多;另一方面,经济规模的扩大会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使得当地居民提高对美好环境的需求,从而促使当地政府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中。根据逯进等[10]的研究,经济规模越大的城市往往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越大。
此外,我国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均对绿色环保提出了较高要求,并强调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通过规模效应改善当地环境污染。结构效应是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通过影响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而对其环境污染产生影响。根据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大小,产业可以划分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和非污染密集型产业。
一方面,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均贯彻了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提出了较高的环保要求,使得污染密集型产业准入的环保门槛提高,即会抑制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均以促进服务业发展作为重点任务,而服务业属于非污染密集性产业。可见,自由贸易试验区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化方向升级,从而对环境污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于峰等[11]的研究,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有力地改善我国环境污染。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能够通过结构效应改善当地环境污染。
二、特征性事实
在开展实证检验之前,本文通过对环境污染程度变动趋势进行特征性事实分析,以期为分析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提供初始依据。为较为全面地反映环境污染,本文在数据可获得性基础上选取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来测度。由于中国各城市之间发展规模差异较大,因此为提高不同城市之间环境污染程度的可比性,本文进一步以工业废水排放量占GDP的比重、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占GDP的比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GDP的比重来测算环境污染程度。
在此基础上,为避免各指标之间权重设定的主观性对环境污染程度测算结果可靠性的影响,本文通过熵权法对上述三个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从而得到能够反映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EPI。基于Arcgis软件绘制的2005—2018年地级市EPI指数变化趋势。从总体层面来看,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通过进一步对比不难发现:相对未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城市而言,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这为自贸试验区会改善当地环境污染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本文将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更加准确地量化评估设立自贸试验区对当地环境污染程度的真实影响。
三、模型构建、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构建本文借鉴彭羽等[15]的做法,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进行研究,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各城市的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将设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作为实验组,而将其余城市设为对照组,构建如下模型来评估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环境效应。
四、基准回归与稳健性检验
双重差分方法主要依赖于平行趋势假设,即政策实施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因变量变化趋势一致。为此,本文首先对双重差分法的平行趋势假设进行检验,然后再对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最后从安慰剂检验、指标敏感性、样本缩尾、倾向匹配得分双重差分法以及工具变量法等角度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得到较为可靠的估计结果。平行趋势假设检验由于本文样本中最早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时间为2013年,因此本文以政策实施前~年(即2010年、2011年、2012年)时间虚拟变量与模型分组虚拟变量treat构建交互项(time2010、time2011、time2012)来检验平行趋势假设是否成立。表报告了平行趋势假设检验结果。可以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之前各年份交互项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这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之前各年份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环境污染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平行趋势假设成立。
五、影响机制检验
前文回归结果表明,设立自贸试验区显著地降低了当地的环境污染程度。那么,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究竟通过哪些机制对环境污染产生了影响?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前文理论机制部分的分析,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三方面分别引入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三个中介变量,依次以GDP总量、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科学技术支出来衡量,并借鉴温忠麟等[17]的思路构建如下中介效应模型来进行影响机制检验。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2013年,国务院率先在上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此后,多个城市相继被批准设立了自由贸易试验区。虽然部分文献采用准自然实验法评估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经济增长、贸易、产业结构升级、资本流动、就业、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的政策净效应,但尚未有研究采用准自然实验就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否有效降低了我国环境污染程度这一问题进行评估。为此,本文基于200—201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地考察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所在城市环境污染的政策净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该结论在借助工具变量缓解潜在内生性问题以及多维度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进而通过规模效应改善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第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通过结构效应改善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第四,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的技术进步,进而通过技术效应改善了所在城市的环境污染。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启示:(1)在逐步增设和升级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水平和质量,致力于带动地方经济的绿色发展;(2)将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驱动力,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3)设定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时,可以因地制宜地引领地方企业避免产业低端锁定,逐步淘汰“三高”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向绿色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叶修群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经济增长: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8(4):1830.
[2]刘秉镰吕程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8(3):5166.
[3]王鹏郑靖宇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贸易方式转型:基于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7(6):7182.
[4]韩瑞栋薄凡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9(7):3645.
[5]曹翔张双龙余升国自贸试验区的就业效应:虹吸还是辐射[J].当代财经,2020(11):314.
作者:曹翔,马莉,董保民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403.html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