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读选思用”,从课文中积累素材的“四步法”

“读选思用”,从课文中积累素材的“四步法”

发布时间:2021-08-24 15:4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我们常说论述文的三要素,即观点、论据、论证。 其中,论据是支撑文章观点的重要内容。 一篇好的论述文,除了观点清楚外,还需要丰富的论据,使文章论证详实,内容丰富。 可是,中学生在现实写作中,论据的匮乏却成为最为严重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脑

  我们常说论述文的三要素,即观点、论据、论证‍‌‍‍‌‍‌‍‍‍‌‍‍‌‍‍‍‌‍‍‌‍‍‍‌‍‍‍‍‌‍‌‍‌‍‌‍‍‌‍‍‍‍‍‍‍‍‍‌‍‍‌‍‍‌‍‌‍‌‍。 其中,论据是支撑文章观点的重要内容‍‌‍‍‌‍‌‍‍‍‌‍‍‌‍‍‍‌‍‍‌‍‍‍‌‍‍‍‍‌‍‌‍‌‍‌‍‍‌‍‍‍‍‍‍‍‍‍‌‍‍‌‍‍‌‍‌‍‌‍。 一篇好的论述文,除了观点清楚外,还需要丰富的论据,使文章论证详实,内容丰富。 可是,中学生在现实写作中,论据的匮乏却成为最为严重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写作时,脑海中没有素材的积累,所以只能靠一些口号式的空洞的话来凑字数,观点虽然清楚,但无法说服读者。 即便文中有一些素材,也是一些老掉牙的素材,是从小学、初中就开始用的。

语文教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一方面是学生看书少,为了考试,也基本上没有时间看“课外书”; 另一方面,学生对素材积累的意识不够,也对素材积累的认识有偏差,以为素材积累都必须读课外东西。 关于第一个方面的问题,语文老师没法解决,毕竟学生不是只读语文一门学科。 关于第二个方面,老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对积累素材的认识。

  教师论文发表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研究—论课文目标教学的策略

  要想写好论述文,绝不仅仅是语文一门学科的事情,应该将所学的所有科目都打通,任何一门学科中,都会有一些可利用的素材,即便是数学,也会有,如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一些数学原理中蕴含着的思想等,有时都能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 但从目前的写作来看,几乎没有人将别的学科中所蕴藏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去。 不要说其他学科,即使是语文教材本身,也往往被学生忽视。 学生总觉得素材都应到课外去找,课本中的素材宝藏不去利用,有点舍近求远、舍本逐末之感。 因此,为了改变学生这种现状,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素材。

  在正式进行素材积累之前,我先将此做法意义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这一做法。 但又考虑到教材有五本书,共20个单元近100篇文章,如果每位同学每篇都去整理,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因此,我将班里同学分成八个组,每个组整理一个单元,先个人自己整理,然后组内合作,互相补充完善,形成一份最佳的单元素材积累,并将这份素材积累打印成文字稿,并制作成PPT在班里分享。 最后,由我来完善汇总,形成一份素材积累的资料,全部印发给学生。 也就是说,学生整理了一个单元,却能有八个单元的素材积累资料可用,这是事半功倍的好事。

  那么,如何进行教材中的素材积累呢? 我对学生提出了“四步法”,即读、选、思、用。 通过这四个步骤进行学习整理,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又对课文有了思考与积累。

  一、读

  读,即阅读。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阅读课文是熟悉课文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同的课文读法是不一样的,诗歌,要用吟诵式的读法,带着感情,富有音乐感地读,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与情感。 文言文,要用朗诵式的读法,读好文章的语气变化,读出抑扬顿挫之感。 科技文,可以采用默读式的读法,读出文章的思路、观点等。 我考虑到学生课外没时间,于是我强调早读课,有时还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读课文。 我总觉得,作为学科老师,尽量让自己学科的内容在自己的课堂上完成,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少抢占学生课外的时间。

  二、选

  一篇课文不可能所有的文字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选择。 如何选择呢? 针对不同的文学样式的文章,所选择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以诗歌为例,诗歌都是浓缩式的语言,很多语言本身就是富有哲理性的话,可以直接拿来当名句,作为作文中引用论证使用的。 为了更方便说明问题,我以苏教版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现代诗歌学习单元,主题是“向青春举杯”。

  在引导学生从这些现代诗中选择写作素材,我主要是让学生直接从诗中选择原句。 下面是学生选择的情况: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所选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王蒙《青春万岁》序诗

  所选诗句: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3)潘洗尘《六月,我们看海去》

  所选诗句: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

  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

  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

  (4)舒婷《致橡树》

  所选诗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5)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所选诗句: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6)【法】保尔·福尔《回旋舞》

  所选诗句: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7)戴望舒《雨巷》

  所选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8)卞之琳《断章》

  所选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9)郑愁予《错误》

  所选诗句: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三、思

  有了好的素材,这也只是完成了素材积累的一小步,接下来应该就是“思”。 思什么? 思考所选的素材该用在什么样的话题上,思考它所能论证什么主题与观点上,否则,即便手中有很多素材也只是一盘散沙,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我在学生选好这些素材之后,又同时要求他们从这些所选的素材当中提炼出可供参考的观点方向,为以后的论述文写作提供一个更加便捷的素材库。

  最后,学生根据上面所选的诗句,拟写出它们的“角度点拨”的方向思考,大致如下:

  (1)角度点拨:①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兼怀天下的志向; ②青春需要激情; ③迈好人生的步伐; ④社会是一所学校。

  (2)角度点拨:①生活需要有信念; ②生活要不畏艰难; ③生活需要保持快乐。

  (3)角度点拨:①生活要充满诗意畅想; ②青年人要有探索精神; ③思想只有在风浪中才能成熟。

  (4)角度点拨:①人与人应保持平等关系; ②知音的珍贵; ③共同承担责任。

  (5)角度点拨:①追求平凡(淡)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 ②传递幸福给他人。

  (6)角度点拨:①和平是世界最美好的音符。

  (7)角度点拨:①人需要怀着希望; ②希望是美好的。

  (8)角度点拨:①万事万物都是相关联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②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9)角度点拨:①错误也可以是美丽的。

  有了如上这样的一些思考,才算是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材”,而且也能保证用素材的准确性,这对学生的写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四、用

  “用”,即使用。 有了素材一定要会运用这些素材,否则,积累素材就没有什么意义。 为了达到有效的训练目的,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思考出来的“角度点拨”,运用相应的素材写一段论述性的话。 在写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按照“提观点——引素材——析素材——总结论”的大致论述思路,写一段完整的论述性段落。 最后,学生写的论述段引述部分如下:

  (1)人,应该有崇高的理想,有着兼怀天下的心胸。 当年,毛泽东,面对寥廓的江天、大好的河山,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回忆起一群少年同学的峥嵘岁月,充满着“浪遏飞舟”的勇气,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革命的胜利。 假若毛泽东没有这样的勇气,没有兼怀天下的感叹,也就不会有如此伟大的胜利。 可见,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对个人、对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生活有很多的不愉快,但仍需要我们快乐地向前。 正如王蒙所说的“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这是青春的自白。 生活诸多不易,只要我们不发软,不畏缩,勇敢面对,总是会战胜困难的。

  (3)有人说,每天生活都一样,两点一线,没有一点生机。 可是,朋友,生活原本就是这样,每天的生活都是平淡的,即使偶尔有一些惊奇的闯入,但终会归于平静。 但我们是有思想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诗意。 “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多么诗意的畅想,“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多么辽阔的想象。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能仅仅关顾着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远方的诗意。

  (4)高山流水,这是伯牙与子期留给我们的知音佳话。 我们与人交往,总希望遇到知音。 知音是什么? 她不是滔滔不绝地和你讲什么,而是能和你保有一种默契。 就像舒婷所说的“每一次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能听懂我们的言语”,诗人舒婷虽然说的是恋爱中的男女,但处在友情的人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倾听或是一个眼神,都能在内心达成一种默契,这便是知音。 如果在人生的交际间,有一两个这样的知音,应好好珍惜。

  (5)什么是幸福?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 我觉得幸福是一种心态。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不可能有很多戏剧性的变化,绝大多数的日子里,都是平淡的一天又一天反复着。 而在这些平淡日子里,我们又该以一种什么心态面对呢? 海子说“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就是一种幸福,周游世界我们很难做到,但喂马劈柴不正是平常的生活吗,心中有世界,心中有大海,把喂马劈柴的生活过成田园式的诗意生活,不就是一种幸福吗。 虽然物质简陋但精神畅游。 所以,幸福不是什么物质上的满足,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生活态度。 幸福的人生是阳光的、快乐的。

  (6)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和平,和平是世界最美好的音符。 和平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全世界人付出的力量。 试想,“假如全世界的人都肯携起手来,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那一定是个非常美丽而幸福的时刻。

  (7)当我们失落时彷徨时,怎么办? 是颓败下去吗? 肯定不会,我们需要重新振作起来,即便我们仍处困境之时。 诗人戴望舒在《雨巷》里说:“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人生的困境就好比是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彷徨在这样的雨巷里,依然心念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就是生活的希望,生命的未来。

  (8)卞之琳之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道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关联在一起的,没有哪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你可能觉得你是孤独的,可是,你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已经成为了别人的风景。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千万不可忽略自己的生命存在‍‌‍‍‌‍‌‍‍‍‌‍‍‌‍‍‍‌‍‍‌‍‍‍‌‍‍‍‍‌‍‌‍‌‍‌‍‍‌‍‍‍‍‍‍‍‍‍‌‍‍‌‍‍‌‍‌‍‌‍。

  (9)错误也可以是美丽的,因为有时候错误的东西也曾给人留下美好的念想。 郑愁予《错误》诗中,讲了一个人从远方归来,闺中等待的女子以为是心上人的归来,心中燃起了希望。 虽然只是个过客,但丝毫不影响他在女子心中留下的美丽。 其实,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总会有失望的时候,但换个角度来看,失望的曾经一定是希望。 珍惜过程,希望不灭,生命才过得更有意义。

  从上面所论述的语段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学生还是有引用诗句的意识与技巧的。 当然,我们不是为了引用而引用,而是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平时写作过程中都有这种意识。 其实,恰当的引用会使自己的论述说服力强,文采变好。 我们就以上面的第三个论述段为例,来看引用素材的好处。

  有人说,每天生活都一样,两点一线,没有一点生机。 可是,朋友,生活原本就是这样,每天的生活都是平淡的,即使偶尔有一些惊奇的闯入,但终会归于平静。 但我们是有思想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诗意。 “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飘荡荡”,多么诗意的畅想,“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多么辽阔的想象。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不能仅仅关顾着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远方的诗意。

  这一个论述段,前三句在讲述自己的观点,生活是平淡的,但我们可以让它变得有诗意。 讲述完观点后,接着引用了诗人的表达,“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阳台是生活的一个局促狭小之所,可阳台去可以让你眺望远方眺望未来,眼前生活的平淡,挡不住对未来诗意生活的向往,“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生活是用自己的脚步来丈量的,但心灵却应装得下天空,这又是多么诗意辽阔。 最后再总结观点,提出生活虽要关顾眼前的苟且,也要有远方的诗意,平谈中有诗意。 学生能这样思考自己的生活,能这样表达自己的生活,既清楚又深刻。 如果一段能这样写,一篇文章又何尝不能这样写? 经常做这样的训练,熟能生巧,即便悟性不高的同学,学着写,写着写着,也渐渐能写出一篇清楚而深刻的论述文。

  以上只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积累情况。 第一单元的特殊性在于,所选的文章全是诗歌,所积累的素材全是诗句,是可以在写作中直接引用的。 但其它如散文、小说单元,积累素材就没有那么容易,它需要学生进行提炼概括。 尽管有难处,但原理还是一样的,从整篇文章中选取某个角度进行提炼概括,在进行概括时,一定要朝着自己的观点角度进行,使其成为写作的“直接素材”,即积累后就可直接使用的。 如学生在做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素材积累时,是这样做的:

  (1)素材积累:①即使战争毁灭了索科洛夫的家庭与幸福,夺走他的一切,给他的精神和肉体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他也没有被命运的打击所摧毁,没有被无边的哀伤所压垮。 ②失去一切的索科洛夫以深沉的阶级感情收养了孤儿万尼亚,重新组成新的家庭,去迎接新生活的严峻考验。

  (2)角度点拨:①战争的残酷; ②积极乐观面对现实; ③战胜困难。

  (3)运用举例: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遇到困难时,有些人选择放弃,那就必定意味着失败; 而有些人,以不屈不挠的品质直面困难,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 肖洛霍夫笔下的索科洛夫即使面对着丧子之痛,他依旧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开始另一段人生。 他与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结果显而易见——他赢了。 索科洛夫的遭遇刺痛着我们,但他的品质却激励着我们前行。 只要有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总会战胜现实,走向未来的。

  学生的积累虽然还很粗糙,但我相信,只要学生用心去做了,一定会对写作大有裨益。

  作者:张忠森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832.html

《“读选思用”,从课文中积累素材的“四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