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1-09-04 15:35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 要】旋转作为舞蹈技术技巧中的一部分,它是构成舞蹈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帮助舞蹈作品展现出无穷的艺术表现力。 旋转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无论从动作形态、运动规律还是发力方法上都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表现出中国古典的审美特色。 本文主要从科学和理
【摘 要】旋转作为舞蹈技术技巧中的一部分,它是构成舞蹈艺术整体的要素之一,帮助舞蹈作品展现出无穷的艺术表现力。 旋转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无论从动作形态、运动规律还是发力方法上都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表现出中国古典的审美特色。 本文主要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分析舞蹈基本功技术技巧中的“旋转”,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旋转; 技术技巧; 基本功; 科学合理; 训练价值
一、对“旋转”的科学和理性认识
(一)“旋转”的定义
旋转是指人垂直于地面的轴心,围绕身体的一个点或者一个轴,给予正确恰当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向进行旋转运动。 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旋转,身体的垂直、旋转时的留头甩头、正确的发力方法是关键,而脚踝和小腿的爆发力、半脚尖和胯部的高度以及两条腿的重心转换则是完成高质量旋转的核心要领。 很多人都是因为忽略了旋转的核心要领,而只重视旋转的外在形态,从而导致“出力不讨好”的结果。
舞蹈教学论文范例: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二)“旋转”对身体素质的要求
旋转是舞蹈基本功训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带有技术性的高难度动作,其动律及其所产生的各种连接语言也是基本功训练中的重要部分。 在旋转的过程中,舞姿规范性、空间的定位、结尾的姿态、旋转的速度和圈数等都是评判的因素。 旋转的样式很多,但其对人体基本能力的要求几乎是一致的:第一,柔韧性、平衡性、稳定性、力量性、速度性等能力是对舞者身体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第二,任何的旋转都对舞者的腰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谓腰背就是舞蹈中经常提到的“中段”能力,中段的控制能力越好,舞者旋转时力量就会越集中,即腰背的挺直与否对旋转起着关键性作用; 第三,相对于其他技术技巧来讲,旋转对重心的要求是最高的,旋转技巧的掌握应立足于重心的解决,能够控制好身体的重心后,就可以快速掌握旋转技巧; 第四,协调的旋转意识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旋转时,上身与下身要协调、手臂与身体要协调、头部与身体要协调。 相对于直立旋转来说,大幅度的舞姿旋转更加舞者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协调的旋转意识,因此必须在训练中加强这种协调意识的培养。
(三)“旋转”的形态特点
柔美、流畅的旋转如行云流水般,以主力腿为碾转的旋转方式具有轻柔飘逸的特点,清晰自然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含蓄、细腻的内在韵味。 碾转的节奏温柔舒缓,因此,碾转的过程中更加强调舞者动势的延伸与舞姿回旋的内在美感。
灵巧、轻快型的旋转多以直立转和小舞姿转的形式表现。 这类旋转的特点是短小、急促,而且线条清晰、节奏明快、舞姿多变,表现出活泼、灵巧的性格气质。 更重要的是直立转和小舞姿转中都具有的“留头、甩头”的运动方式,体现出了“脆、点、快”等鲜明的特点,给人以干净利落、灵巧多变的感觉。
刚劲、有力的旋转多以多变、复合的旋转技巧来表现,主要用于塑造愤怒激昂的人物性格特征或是英勇顽强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出男性的阳刚之美。 例如男班教材中的扫堂转,大有万马奔腾、驰骋飞跃的气势,这种旋转的爆发力较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具有此类气质的旋转技术技巧还有抱腿转等。
二、“旋转”训练的规律性
(一)对教学对象进行由简到繁的训练
教师在进行基本功“旋转”技巧的教学时,应遵循舞蹈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律。 因为,在舞蹈基本功的教学中,常常不是学完一类动作或一个组合再学另外一类,而是所有内容都有其顺序性,都是一环扣一环,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体现出相辅相成的效果。 为此,在进行“旋转”的训练过程中,应首先解决好基本能力的问题,并同时对教学对象灌输正确的“旋转”意识。 其次,通过大脑对“旋转”动作进行正确理解后,支配身体进行“旋转”的开范儿训练。 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高水平“旋转”技巧。
总之,“旋转”技巧的训练要从学生基本素质能力入手,即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分解动作教学后连贯动作教学的规律,这样才有助于使“旋转”达到更高水准。
(二)强调“旋转”训练中的节奏性
音乐节奏的学习是当今舞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训练环节,作为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舞蹈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音乐节奏不仅仅是为了辅助舞蹈教学,更主要的还在于音乐节奏能够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旋律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旋转”技术技巧的教学中不仅需要重视动作性质的规律性,音乐节奏的规律性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不同的旋转技巧表达着不同的感情,固然节奏也有不同; 同一个“旋转”技巧,若节奏不同,所表达的情感也将不同。 因此,节奏的快慢、强弱,在“旋转”技巧的训练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初学者在练习“旋转”的时候,不应该一味地图节奏的快,而是应该在“稳中求快”,先要达到“旋转”动作的基本规范,然后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加快速度,这样练习出来的“旋转”技巧才是达到标准的。 音乐节奏能否与“旋转”技术技巧的教学配合默契,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很多基础的“旋转”因动作比较简单,训练时间较长,很容易使学习者感到乏味。 此时,若老师更换音乐的节奏,时不时做一些调整,就会使课堂气氛显得不至于沉闷、死寂,就会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调动情绪状态,更好地达到训练目的。 试想,如果这些舞剧中的“旋转”技巧没有音乐的旋律做衬托,只注重技能技巧的完成,最终带给观众的感官效果只能是苍白无力,更不会让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也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舞蹈美。
(三)量化与细化对“转”的质变
“量变决定质变”、“细节决定成败”这两句话在“旋转”技巧的训练中也同样适用。 舞蹈是门“苦差事”,技术技巧又可以说是舞蹈训练中需要付出最多汗水、最多泪水和最多时间的一部分了。 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认真教授每一个“旋转”技巧,具体分析每一个“旋转”的步骤,反复强调动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掌握好“旋转”动作的要领后,就需要反复不断地练习,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积累,最终“旋转”技巧才会有质的改变。
三、“旋转”在舞蹈基本功中的训练价值
(一)提高学生肢体协调能力
舞蹈技术技巧“旋转”是在大脑神经系统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协调地支配身体肌肉产生运动来完成的。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先将学生身体的各部位分开进行练习,然后再慢慢统一协调配合起来练习,这大大地提升了学生肢体的协调能力。 多数“旋转”动作都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有动力性和静动力性的交替,有单一性和组合性的联合编排等,所以对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求极高。 系统的训练“旋转”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肌肉控制能力
舞蹈技术技巧“旋转”要求舞者的身体在柔韧性、平衡性、稳定性、速度协调、力量、能力等素质方面进行最大限度的夸张,以展现肢体的最大运动幅度,是带有技术性的高难度动作,也是渲染舞蹈基本功组合中情绪情节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所体现的神韵,突出表现为“快、稳、多、新”,这要求学生的肌肉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快速反应能力。 学生在完成每一个“旋转”时,大脑神经与身体肌肉的协调配合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大脑必须快速地对肌肉发出信号,其次身体肌肉要准确无误地对大脑信号做出反应,这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对身体肌肉的控制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技巧审美能力
“旋转”技巧是体现综合能力的高难度技巧,因此它的训练过程也是相当复杂的。 而在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老师会正确理性地分析动作的美与不美、对与不对,这就帮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审美意识,或许刚开始学生不能对动作进行准确的审美分析,但经过长期的训练后,这种审美分辨能力会不断加强、不断提升。 因此,不论是单一转、舞姿转还是复合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正确分析动作的能力和提高对“旋转”技巧的审美能力,并且对今后的舞蹈基本功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黎雪.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杨成.浅谈舞蹈技巧的训练[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3):127-128.
[3]朱娅娟.探析舞蹈武功技巧课的审美与训练价值[J].黄河之声,2012,(16):82-83.
[4]杨林.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内容与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04):216-217.
[5]王一波.浅析舞蹈基本功技巧的训练及应用[J].艺术教育,2009,(11):104-105.
[6]刘忠华.舞蹈音乐结构对舞蹈表演影响的探究[J].音乐时空,2015,(21):112.
[7]李延浩.舞蹈技巧教学向深层发展的思考[J].四川戏剧,2009,(04):126-128.
[8]修立婷.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的基础训练[J].齐鲁艺苑,2006,(05):78-80.
[9]李淼.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旋转动作的发展及特点[J].北方音乐,2015,35(19):18+21.
作者:黄子薇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872.html
《浅谈舞蹈基本功训练中“旋转”的系统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