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接受美学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路径与效度

接受美学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路径与效度

发布时间:2021-10-14 17:03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路径和效度均将其过程的本质指向一个接受活动。 援用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及其提供的崭新视角来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要立足读者中心和以人为本来观照主体,尊重大众主体性、体现分众差异性、突出利益导向性,

  摘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路径和效度均将其过程的本质指向一个接受活动‍‌‍‍‌‍‌‍‍‍‌‍‍‌‍‍‍‌‍‍‌‍‍‍‌‍‍‍‍‌‍‌‍‌‍‌‍‍‌‍‍‍‍‍‍‍‍‍‌‍‍‌‍‍‌‍‌‍‌‍。 援用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及其提供的崭新视角来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是要立足“读者中心”和“以人为本”来观照主体,尊重大众主体性、体现分众差异性、突出利益导向性,顺应大众化的应然、本然和必然; 二是要回应“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来通达路径,活用“顺叙”以实现学理与通俗相统一,善用“倒叙”以完成实际与理论相联系,巧用“插叙”以促进系统与多元相互动; 三是要聚焦“召唤结构”和“第二文本”来把脉效度,以拓宽接受广度、推进内化深度、激发外化力度为指向,让大众化往广处走、往心里走、往实处走‍‌‍‍‌‍‌‍‍‍‌‍‍‌‍‍‍‌‍‍‌‍‍‍‌‍‍‍‍‌‍‌‍‌‍‌‍‍‌‍‍‍‍‍‍‍‍‍‌‍‍‌‍‍‌‍‌‍‌‍。

  关键词:接受美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主体; 效度

马克思主义论文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时代课题和时代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 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中,多次强调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65。 而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本质又在于接受,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在观照接受主体及接受图式的前提下,寻找妥贴的接受路径,进而叩问接受效度的动态过程。

  马克思主义论文:浅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魅力所在

  一、立足“读者中心”——观照大众化的主体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所谓彻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 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毫无疑问应当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果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接受图式,落脚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多元有效的路径,不断为人民群众广泛地接收接受,在理论认知、情感认同上自为内化,在能动实践、利益实现中自觉外化,并着眼于发展更高层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螺旋上升过程。 可见,这一过程,紧紧围绕着群众,牢牢把握着人民,明晰了以谁为中心、把谁当主体的问题,其价值立场与作为主体性美学、读者美学的接受美学所强调的“读者中心”“以人为本”理念高度契合。 因此,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过程来说,还是在接受美学的视角之下,都应当观照人民群众这一大众化的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贯彻人本化原则,切实尊重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关注其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通达大众化的路径,打开大众化效果的新局面。

  (一)尊重大众主体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然

  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崛起的接受美学实现了从研究文本和作品到关注读者和接受的突破,代表人物们主张“走向读者”,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讲注定是为这种接收者(读者)而创作的”[3],强调未被能动的主体接受、获取、阅读的作品只能是未完成的存在、潜在的存在,抑或可能的存在,若要向完成的存在、现实的存在和具体的存在转化,只有通过作品的“仲裁人”——读者积极、主动、创造性的阅读来实现。 这极大凸显了读者的地位,充分肯定了读者在文学作品价值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正是这样一个“读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作品”和“文本”中,乃至整个接受活动中,他们始终是特定的接受主体。

  就“文本”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的学说,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推进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它为人民的利益而呼喊而奔走而奋斗。 人民的历史要人民来书写,人民的学说要人民来掌握。 疏离了群众,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力、吸引力就会褪色; 背离了人民,马克思主义就会变成枯草、死水。 因此,反映人民的自觉主体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条件,同时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立场。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本”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在考量接受主体时应当更加明确、更加坚定、更加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牢牢立足唯物史观这一理论基石。

  就我们党来说,“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4]154,“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1]40。 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既是我们党执政的依靠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力源泉,二者获得人民价值理念认同、实现人民思想情感共鸣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 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其系列重要讲话的人民理念和人民立场,强调了我们党的各项事业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均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彰显、巩固和秉持以人民为根基、以人民为血脉、以人民为力量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传承了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贞使命和不懈追求。

  从“读者”来看,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主人翁身份不断得到确证,视界更为开阔明朗,他们早已不是以往被改造、被灌输的被动受众和作品的附庸、补充,与“作者”也不可判然二分、彼此对立,而跃迁为具备一定参与、互动、判断和思考能力的自觉主体性对象。 由此观之,再将人民大众笼统称之为“受众”已经不合时宜了,再将“大众化”粗糙解释为“化大众”也难免词不达意。 正如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观念对于文学价值论研究范式的革新一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丢弃“见理论不见人”“见活动不见人”的宣传模式和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主体意识、首创精神,切实把关心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置于核心地位,让其成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完整地显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作用和威力。

  总之,从接受美学“读者中心”中获得启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观照群众、深入群众、掌握群众,将尊重大众主体性确立为持续深入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理念和根本方法论指引。

  (二)体现分众差异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然

  接受图式就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的接受主体,在先行活动的基础上架构起来的意识状态的综合统一体。 根据接受美学的这一理论可以看出,大众在宏观上规模巨大、阶层分散,表现为一个集合体,在微观上则具体为拥有丰富社会性的能动的人,受时代特征、成长环境、认知水平、思想症结、生活习惯、心理特征等多方面因子影响而呈现动态差别,显现出“知、情、意、信、行”多样多元的特质。 要实现借力于大众,助力于大众化,努力推动大众化工作,就需要在尊重人民主体性的前提下,从接受图式出发,“增强工作针对性,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5]202,厘清基础主体、关键主体和生力主体,摸清传播对象的实际,对准不同分众的焦距,找准各类主体的“穴位”,实现深厚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把理论说清楚,讲彻底,不至于让其弱势、失语、缺席。

  基层群众应是大众化的基础主体。 基层群众在这里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中数量最多、比重最大、影响最深,为社会生存、运行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物质条件和安全环境的群体,其中又以工农兵为主体。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建设者、保卫者和受益者,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他们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需要和拥护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荣传统,讲究务实,重视情感,关注体验,能够深刻反映大众化的朴实根基。 随着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出现了诸多使基层群众利益受损的矛盾问题,迫使他们急切地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答案,全面深刻地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这就要求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同革命史上所表现的一样,考虑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边问题,不断围绕其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开展工作,真正使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实现奠定基础、武装基层的分众目标。

  党员干部应是大众化的关键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意识斗争史,正是在思想改造、理论学习中全党同志才炼就了铁的意志、不凡的战斗力。 党员是党的细胞,领导干部是党的“关键少数”,二者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觉悟,在推动大众化系统工程中,他们理应是人民群众的标杆和先锋。 党员干部作为大众化主体的航标导向,就是让他们既要做“真经的诵读者”,成为学深悟透的优秀接受者、忠实可靠的利益代表者,又要做“理论的播种机”,积极承担自愿参与者、主动宣讲者的责任,以生命主体的角色率先垂范,展现出“关键少数”的灵魂境界和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光辉,在社会思潮的引领中以真信真懂赢得认同,以真心真情引发共鸣,仰望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星空,涤荡党内腐化堕落分子的污浊,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青年学生应是大众化的生力主体。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 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 ”[4]52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中,青年一代“非常必要”“不可替代”,其中尤以在校大学生(包括学生党员)为核心力量,大众化事业乃至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永续发展要靠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持续推进需要他们,他们充满活力、饱含热情,又红又专,需要且能够在思想价值引领下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掌握了青年学生,就掌握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视青年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的成长思想特点、成长规律,探索有效方法”[6],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保存好保护好这份“火种”。 对于青年学生的分众目标,一方面应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依然可塑的阶段,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贯穿其成长成才的始终; 另一方面在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文化交流碰撞时要保持警醒,“增强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辨各种错误思潮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的能力”[7]‍‌‍‍‌‍‌‍‍‍‌‍‍‌‍‍‍‌‍‍‌‍‍‍‌‍‍‍‍‌‍‌‍‌‍‌‍‍‌‍‍‍‍‍‍‍‍‍‌‍‍‌‍‍‌‍‌‍‌‍。

  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立足“读者中心”“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不能搞“一刀切”,要因人而异、因材而化、因群而变,不仅要形成合力,通晓人民群众的共同渴求,代表整体利益,还要按部就班,区分不同群体的具体渴求,满足局部利益。

  (三)突出利益导向性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

  一个“文本”、一部“作品”不会仅仅因其科学性和彻底性就水到渠成地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其人民性,即大众指向和大众情结,这离不开利益的体现,必须满足群众的诉求。 与其他接受活动不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人民大众的利益需要是“文本”接受的原动力。 “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1]61,这些利益需要包含在大众“阅读文本”前的“审美期待”之中,表现为对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期待,能够在执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价值追求和务实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旨归中得到满足。 习近平始终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群众利益、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的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根本标准。 “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初心,这就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的关键因素,这就是党的创新理论能够获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核心密码。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上而下为国家构筑意识形态万里长城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又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的本质,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尊重人民大众的价值和需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关切同在,“化”之于民,用之于民,利之于民。 使大众回归实现自身利益的舞台,突出大众化利益导向性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体悟民情、体现民心、体查民意、体念民生,聚焦老百姓所思所盼、所想所求、所急所需,把满足实际需求、解决现实问题与实现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消弭人民疾苦,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相互需要。

  二、回应“期待视野”——通达大众化的路径

  实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完成此接受活动,绕不开怎样通达大众化路径这一实质性问题。 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先在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思维定式,是文本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 正确认识和利用这个内生动力,可以为我们寻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怎么化”的重要路径提供必要的方法论借鉴。 如果不懂得大众话语,不熟悉民生需求,不掌握工作方法,不在“全”“透”“实”上下足功夫,纵然坚守了主体的向度,也无法缩短审美距离,达成“作品”与“读者”的视域融合。 我们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坚持“顺叙”“倒叙”“插叙”多措并举,讲老百姓的话,想老百姓的事,走老百姓的路,满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引导和培育大众新的“期待视野”。

  (一)活用“顺叙”:坚持学理与通俗相统一

  理论本身有深浅两面,深可触及事物的抽象本质,浅则接近理论的外在表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能否被人民理解和认同,不但要考虑理论“深”的彻底性,还要探求语言“浅”的通俗性,深入浅出方能统筹学术话语、大众话语二者的关系,实现学理与通俗相统一。

  一方面,要以学理性“顺叙”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思想灯塔。 ”[9]如今,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如果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完全讲求“实用主义”,道不出一丁点儿深刻高明的真理来,那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难以服众,禁不起品味琢磨,终将穿耳而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有一大批学者进行学术研究、理论斗争,醉心“书斋”,甘于寂寞,潜心研究,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的理论基础,以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宣传。 特别是针对已经相当接地气、暖人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说,学理性回归是十分必要的。 要通过“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68,始终站在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高度来建立健全“有效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0]142,同时以之指导我们国家政治话语构建,以政治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驳斥、反对社会上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没有学理性和系统性的错误认识,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作斗争,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浓厚的理性情怀、强烈的话语刚性、深沉的学术魅力和现实的指导威力。

  另一方面,要以通俗性“顺叙”解构马克思主义理论。 恰如习近平所讲的:“不会说话是表象,本质还是严重疏离群众。 ”[11]146在人民群众鲜活生动的语言课堂里,理论工作者、各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永远是可以饱览智慧、获益匪浅的小学生。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使用群众的话语体系,即大众话语。 要在充分的学理研究基础上,在不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始乎言、切乎声,以通俗化的表述、具体化的意义融于人民的现有语境,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境平台,打破话语隔阂,重链脱节视域,达成心理约定和理解一致,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本身就蕴含着丰富人民情感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驾驭朴实易懂、号召力强的语言文字来反映人民主体的价值选择。 一是运用群众语言抓住事物和原理的中心环节和主要矛盾,将深邃抽象进行简单化处理,“提纯”为具象化、口语化的真话、新话。 比如,习近平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俗表达来阐述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是贴合人民大众思维方式和话语习惯,回归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活语言,用中国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借用寓意深刻的古文诗词、寓言掌故、民间谚语等娓娓道来,恰当使用比喻、设问、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言说,营造生动的对话情景,如“聊天”、像“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比如,习近平用“缺钙”“软骨病”的比喻修辞来强调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

  学理性和通俗性不是相悖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并不意味着要你强我弱、顾此失彼,而应形成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协同。 既要有较强的思想性,又要有亲和力,让理论内容与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做到讲理论不空洞,讲实际不肤浅,有血有肉,相得益彰。

  (二)善用“倒叙”:坚持实际与理论相联系

  “科学理论大众化的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程度。 ”[12]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始终聚焦和关注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的良好前提。 人民群众最反感居高临下、故弄玄虚、高深莫测、照本宣科的苍白灌输,最抵触玩弄词藻、无病呻吟、不着边际、坐而论道的空洞说教,他们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得以解决、在理论中获以解答的民生问题这座桥梁,才能抵达理论彼岸,感受到理论的温度和力量,只有从自己得到的实惠中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真正代表他们的利益,才会去真诚自觉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我们应当通过“倒叙”实现理论对接和理论迁移。 实践是理论发展和创新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是从实践到理论的生成过程。 因此,我们要“倒走”理论生发之路,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学好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老百姓的生活道理对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日常实践和具体实例加以解读。 “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13]108,在立足实际、改善民生中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生活实践的简单问题、微小切口中体认评判主要矛盾、宏大主题,从感性体验、生活逻辑中领悟理性真知、理论逻辑,从解决当代现实问题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望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意义。 面向现实生活发展大众化事业,要竖起耳朵倾听群众的声音,不仅要听得见赞叹和掌声,更要听得清群众的骂声和唉声,以前者为第一方向,以后者为第一信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11]245; 要始终突出科学理论的问题导向,“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14],不避讳、不掩盖人民关切关心的“点”,展开热点、戳开痛点、揭开疑点、释开难点,体现其对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观照、引领和改造; 要“坚持从人民实践中来、到人民心坎里去的演绎逻辑,从人民的火热生活实践中挖掘生动素材,避免成为‘无根的浮萍’”[15]; 要坚持底线思维,饱含忧患意识,直面现实问题,抓住利害根本,真正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因活跃在群众中间而“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留下生活气息、百姓味道,让马克思主义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巧用“插叙”:坚持系统与多元相互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思想交往实践,其能否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世界,满足“读者”的理论关切、精神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主体能否对“文本”的大众化进行系统安排和形式畅通。

  一要系统。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全国人民和各级宣传部门和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因此,必须坚持党在这项事业中的坚强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周密的顶层设计指导下开展工作,多部门协调配合,构建学、研、宣、践体系,搭“四梁”,立“八柱”,细致深入、锲而不舍地掌舵发力,让大众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面见效。 同时,要防止可能出现、容易出现的问题,纠正不断发酵、正在出现的问题。 如不办实事、只发文件,满足于标语口号,只讲热闹的形式化现象; 小敲小打、浅尝辄止、漫无目的、风向多变的短期化现象; 断章取义、不讲逻辑、变调走样、不求甚解的片面化现象; 等等。 我们既要系统安排大众化工作,形成合力来打“组合拳”,也要有部署、分层次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弥补不足、强化“软肋”。

  二要多元‍‌‍‍‌‍‌‍‍‍‌‍‍‌‍‍‍‌‍‍‌‍‍‍‌‍‍‍‍‌‍‌‍‌‍‌‍‍‌‍‍‍‍‍‍‍‍‍‌‍‍‌‍‍‌‍‌‍‌‍。 适应“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丰富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式,“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16],打造针对分众、形式亲民、途径多样、空间多维、运营灵活、传播便捷、成果丰硕的多元化平台。 “万紫千红总是春”,在推进“大众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报刊图书、教材课程等实体空间和传统平台的作用,同时配合理论宣讲、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学术研讨等活动,积极探索和挖掘渗透力强、信息爆炸的网络空间与线上领域,融合发展新媒体、融媒体、微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载体和图文并茂、声画共享、动静结合的立体形式,以此提高理论宣传灵动性和实效性。

  坚持系统与多元相互动,勾画“融为一体、合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10]152,营造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大环境、学好马克思主义的小氛围,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基调、不走偏,有和弦、不单调,促使其形成扎扎实实的规范化设计和制度性安排。

  三、聚焦“召唤结构”——把脉大众化的效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度如何,是检验大众化工作是否密切观照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有效通达接受路径的关键标准。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接受活动是一个再创造的辩证过程,经过读者中心的确立和期待视野的满足,在作品空白点和未定性结构的“召唤”“诱发”下,接受活动终将产生一定的功效,或是读者和作者在文本游戏结构中展开潜在对话交流,或是介入作品,填补结构空白,促成“第二文本”。 受接受美学启发,大众化工作应让接受的主体效度往广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最终达成引领社会风尚,武装人民头脑,指导百姓实践,形成价值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提供强劲精神动力。

  (一)从小众到大众:拓宽主体接受广度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实现“内化为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外化为思维方式、行动方式、生活方式,固化为执行有力、高效运转的机制、体制、制度”[17]的多维效果,必须首先达成其基本效度,也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广里走,经过庞大“读者”“观众”的“审阅”,让人民群众了解、熟悉、认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其原汁原味的普及化、社会化。

  其一,大众化要反对精英化。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大舞台上,不能只表演“独角戏”“高歌独唱”,还应上演更多的“大合唱”“交响乐”,甚至要掌握对外话语,引导、影响“国际观众”,让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溢出其世界性价值。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固然需要发挥精英的作用,充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精英、小众的层面,要从精英、小众的掌握过渡到人“多”、群“众”的接受,即“不分阶层、性别、民族、代际的多数人的学习和掌握”[18],由点及面,发掘群众经过理论武装后的潜能,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全党、全国传得开、唱得响,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暗流涌动的意识形态斗争中能够把握住的有力武器。

  其二,大众化不等于庸俗化。 “庸俗化”本质上是对理论论证的不严谨,践踏歪曲了事理的本真,使其粗鄙而低劣。 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明确的马克思主义思维底线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等于要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信仰马克思主义。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合理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舍本逐末走向庸俗化的误区,不能要求群众言必“马克思主义”,把所有现象及本质都套用在马克思主义上,也不能用错误语言、玩笑形式让马克思主义忙于事务、流于表面,一味地追求低级趣味性、片面工具性。 如若放任机械、本本的大众化发展下去,势必出现泛化、媚俗的情况,泛化将导致虚化,媚俗会引发变质,这样只会阻碍大众化的进程,过犹不及,适得其反,不是抬高而是拉低了理论的科学水准。

  (二)从共话到共鸣:推进主体内化深度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量”上的普及推广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质”的情况,应妥善利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重视马克思主义、共话马克思主义的有利条件,把脉马克思主义往心里走的深度成效,让口头共话变为内心共鸣。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主体内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客体主体化、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主体既不可食古不化,也不能食“马”不化。 因此,大众化要取得这样的内化效度:在认知层面,大众应该从心底全面知晓、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清醒认识到自己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小到个体生活、大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方面面的重要意义,等等。 人民群众在心理上头脑中有一个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的加工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增强理论素养,统一思想认识,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记得牢、弄得通。 在情感层面,马克思主义经过人民群众内心的迁移,为广大人民高度认同、充分赞同、真正相信、融入真情,作为一种正向的非理性因素融入主体的思想意识系统之中,因而产生追求真理的热切期望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尊崇笃信,成为指引其人生前进方向的精神动力和升华人生的看家本领、制胜法宝,使之进一步培育出发挥、利用历史伟力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和实现人类解放的壮志豪情。

  (三)从单向到双向:激发主体外化力度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外化是一个主体客体化、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其效度应当触摸到“双向”的脉搏,“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13]213,既要达到往实里走的目的,也要聆听并利用实践反馈的声音促进理论发展。

  群众掌握着客观实践,客观实践中有真知灼见。 运用于实践是大众化的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是经院哲学、书斋学问,也不是红头文件、空头支票,更不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它必定在实践这个唯一标准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以确保其科学性。 进入新时代,大众化事业更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相结合,将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切实运用于分析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和走向未来的前进道路中有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长远的眼光,行得端、做得实,充分体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 掌握理论的群众的实践还将反向增强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自信,既用法律武器,也用理论武器来监督党员干部,更有力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

  再者,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层出不穷的难题,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5]200。 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落脚于实践,实践又对理论提出新的要求,这是一个新的群众实践到新的经验生成,再到新的理论发展的持续过程,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达到的双向外化效度,还要求利用“召唤结构”捕捉主体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大众化内容,改变大众化方法和手段,填补“文本”中的“内容留白”和“意义未定”,并将大众化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群众的鲜活经验抽象化、马克思主义化,进而不断完善、上升为新的理论,实现“第二文本”的创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丰富理论增量,让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当下走向未来。

  结语

  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工作。 在这项事业中,我们应当突出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于主体、路径和效度上持续用大力、不断使巧劲。 在主体确认上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路径寻找中要把握人民群众的接受规律,在效度衡量上要看到人民群众的多层状况。 如果把大众化的主体比作“根”,那么路径就是“干”,效度就是“果”,我们一定要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棵果树培育得根固枝荣、叶茂果丰。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具基础性、复杂性。 我们推进系统而基础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必要重视和汲取如接受美学等其他理论的问题域、闪光点,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接受美学耦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和规律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接受理论体系。 因此,必须立足“读者中心”,回应“期待视野”,聚焦“召唤结构”,以主体为工作核心,以路径为工作方法,以效度为工作标准,在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中增强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引领力和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办好铸魂工程,做好具体工作,持之以恒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螺旋上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9-10.

  [3]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3.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6]刘宁宁,王文平,汪海燕.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维度[J].科学社会主义,2012(6)∶102-105.

  作者:王庆忠,董在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981.html

《接受美学视域下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路径与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