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文学论文发表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渊源

文学论文发表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渊源

发布时间:2015-09-07 17:53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哈贝马斯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很多哲学研究人员都会研究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科学技术关的一些联系和渊源。本文是一篇 文学论文发表 范文,主要论述了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渊源。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

  哈贝马斯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很多哲学研究人员都会研究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科学技术关的一些联系和渊源。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渊源。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尤里根・哈贝马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下,批判继承了“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科学技术观。其科学技术观的内容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当中已经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是在继承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上提出的。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虽有其不合理性,但却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关键词:哈贝马斯,科学技术,生产力,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在西方思想界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哈贝马斯诸多思想中,最具前沿性的是其科学技术观。他在马克思和法兰克福学派前辈的基础上,对晚期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科学技术进行了系统完整地论述。

  一、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

  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和机械化大生产的十九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科学不断发现新的理论,科学不断创造着新的满足人民需要的科学技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科学技术之前,他们首先研究了自然科学,并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去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他们研究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并对其一一作出论述,在不断的研究和总结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马克思的观点认为认为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下的生产力,它是一般的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生产力、不同于物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直接形态的生产力、是物质化的知识力量。由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关心和重视科学技术,他们系统深刻的研究科学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作为“先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科学技术蕴含的巨大变革力量深信不疑,社会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人类生产生活的变革同样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

  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是对一般生产力的加深。马克思的科学技术观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影响之下,是系统的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他们认为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获取相关规律,而技术则是改变世界,科学和技术以及它们的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许多著作中都明确表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学技术归为生产力的一种方式,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总结,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的作用。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约了人们的体力和时间,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的巨大动力。

  虽然马克思在他们的著作中,曾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方面比其它社会形态的雄厚与强大,但是,重要的是这些生产力进步的资本主义背后都是由机械大工业化生产,新的发明创造和新的科技的运用所带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尽管并不看好资本主义,但是他们仍认为,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一系列方面,资本主义的制度比其它的社会制度更有利,然而科学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它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和生活的效率,不断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最终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走向了资本主义社会,尽管资产阶级在表面上是为了提高自身利益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但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起到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虽然机器提升了技术条件,加强了劳动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却给人类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失业率,人们因此变得贫困,食不果腹。“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1]科学技术的异化使人类变成了科技的奴隶,人类依靠科技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反而要依赖科技生存,成为了行尸走肉的生物。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也储备着推翻资本主义的强大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重要力量,但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不良的消极后果。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素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2]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革命力量,而且,他还考虑到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可以不断推动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增长,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共产主义社会而积累能量。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

  1、理论渊源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也是一样。其所处的阶段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从而使生产力大大发展。这次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非物质化趋势也开始出现在社会产业结构中。但哈贝马斯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世界,“技术生产力的解放,包括学习和控制机器的建造,并不等于自由的、没有强迫的互谅互解和摆脱统治的相互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辩证的、完全的伦理关系规范的形成。摆脱饥饿和劳累并不必然趋同于摆脱奴役和歧视,因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自动发展的联系,尽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3]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生存发展的面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正慢慢走向异化,失业人数增多、能源危机加剧、人受制于机器,科学技术开始并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的统治力量。

  面对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境,哈贝马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他认为,科学技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用和地位日益明显,成为在生产生活中的第一位的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哈贝马斯认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是在研究并继承马克思科学技术观上提出的。马克思认为,之前的人类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总和是无法超越资产阶级社会利用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生产力,这也是哈贝马斯所十分赞同的观点。   哈贝马斯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归纳在不同的范畴内。科学和技术分别更多地集中在意识和实践的范畴。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科学与技术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进程中是相互分离的,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与技术联系并渗透在一起。在此之前,自然界提供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是促进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基于以下这些变化。首先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它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十九世纪的后二十五年以来,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第一,国家干预活动增加了;国家的这种干预活动必须保障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性;第二,科学研究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4]哈贝马斯认为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干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生活的相互联系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前提条件。同时,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干预活动波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国家干预与科学技术两者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逐渐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最终成为社会科学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同时国家通过干预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来,降低市场自发调节的盲目性,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推动生产的发展。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原因是科学技术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对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的准自动的进步成了一种独立的变数,即成了一种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系统变数―经济的增长所依赖的变数。”[5]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后,科学技术已经被归结为独立的变数,哈贝马斯对“独立的变数”有两层理解,一是在除去生产力的其他因素外,科学技术渐渐成为获取剩余价值的一种来源的独立方式;二是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实践中的日益发展,生产关系不再由生产力决定,而主要是由科学技术强度决定,真正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体力劳动价值的逐渐下降,体力劳动日益被机器所取代,最终,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变得尤为重要,脑力劳动转化为科学技术并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因此,也可以说,剩余价值来源于科学技术。

  3、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

  哈贝马斯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晚期资本主义”时期,他认为,科学技术在这个时期成为了第一生产力,且兼具意识形态的职能。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在新的时期里,出现了两种新的、不同的趋势:一是国家政府层面对社会活动的干预和影响逐渐频繁,这种干预活动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起了相应的促进作用;二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日益密切,因此,这使得科学技术在社会活动中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原有制度结构的合理性被这两种趋势严重破坏,导致社会劳动根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国家干预活动改变了原有的自由劳动关系,统治阶级依靠生产的合法性来取得自身存在的权利已不再可能,以公平交换为核心的传统意识形态被瓦解。资产阶级统治合法性要求有新的形式来维护阶级利益。在这种情况的深刻影响下,所谓的自由交换的意识形态被以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来增进社会财富,用来补偿工人劳动权利为内容的“补偿纲领”所替代。其次,科学技术在整个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深刻影响使得其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并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源泉。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政府和机构变得日益科学化,人的交往活动被科学的、系统的模式所代替。国家政治机构日益关心技术问题,越来越注重用技术来满足现实需要,而排除价值活动。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要参照法则,社会群众开始出现“非政治化倾向”,政治实践问题已经得不到人们太多的关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科学技术“今天具有了双重职能,他们不仅是生产力,而且也是意识形态。”[6]

  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意识形态相比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科学技术这种新意识形态比旧意识形态更顽抗,因为它强调非政治化可以通过补偿分配来达到,使科学技术渗透进社会活动当中,从而为统治阶级服务,侵蚀人类自身。二是科学技术这种新的意识形态具有辩护功能,反对对现实的批判。三是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不再依靠一些幻想、宣传等欺骗手段和方法,更透明、更直接。

  三、马克思哈贝马斯科学技术观的分歧

  哈贝马斯在继承马克思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科学技术观,但却和马克思有一些分歧,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

  首先,科学技术生产力观的分歧。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已经表现出来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但哈贝马斯把目光集中在了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上,认为科学技术必然会带来技术统治,是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哈贝马斯说:“虽然生产力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它似乎并不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在一切情况下都是解放的潜力,并且都能引起解放运动。至少自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依赖于科技进步以来,生产力再也不是解放的潜力,再也不能引起解放运动了。”[7]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再不能独占统治地位了,科学技术已经开始日益威胁到它的位置了。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是强有力的革命力量,但也看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一种事物好像不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了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具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8]他认为科学技术的不良后果的影响不是源于科技的本身,而是与社会制度紧紧联系的。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必然会使科学技术产生异化。

  其次,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分歧。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对维护现有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群众出现非政治化倾向,缓和了经济矛盾。他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功能的系统化的概述说明,科学技术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来谈,着实有些偏颇。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明显,最终,使其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是生产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它蕴含着的变革力量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尽管,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了一定的意识形态的功能,但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量。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其产生的负面作用是其自身造成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承载它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哈贝马斯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们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发挥意识形态的功能,并没有看到科学技术的消极效应。

  四、结论

  尽管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的一些和观点相背离,但他的成就已经是有目共睹的,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说,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科学技术观是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其诸多思想当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既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意识到科学技术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上开展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交往行为理论等的研究。但是,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看作剩余价值的来源的独立方式,将其当作意识形态却是有失偏颇的。总之,“哈贝马斯看到了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新的本质联系,他的理论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但他夸大了国家权力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干预,从而偏离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9]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虽不是真理,但却为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德]尤里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周运江.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理论[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6]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11.html

《文学论文发表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