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中国对坦桑尼亚教育援助的情况、特点及评价

中国对坦桑尼亚教育援助的情况、特点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0-01-16 16:3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数十年来,中国对坦桑尼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继续教育等,提供了有效援助。与传统援助相比,这些援助具有无条件、覆盖全面、形式多样等特点。西方认为中国的援助具有能源导向新殖民主义倾向,但坦桑尼亚方面认为,中国的教育援助满足

  摘要:数十年来,中国对坦桑尼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继续教育等,提供了有效援助。与传统援助相比,这些援助具有无条件、覆盖全面、形式多样等特点。西方认为中国的援助具有“能源导向”“新殖民主义”倾向,但坦桑尼亚方面认为,中国的教育援助满足了本国的需要,汉语教学为坦桑尼亚学生带来了更多留学和就业的机会。

  关键词:坦桑尼亚教育援助传统援助方国际评价

高校教育

  教育论文范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探究

  摘 要:在当今的复杂的社会中,许多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由此引发了很多的恶性问题‍‌‍‍‌‍‌‍‍‍‌‍‍‌‍‍‍‌‍‍‌‍‍‍‌‍‍‍‍‌‍‌‍‌‍‌‍‍‌‍‍‍‍‍‍‍‍‍‌‍‍‌‍‍‌‍‌‍‌‍。所以,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辅导员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也是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的引导者,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援助(以下简称“对坦援助”)始于1964年,涉及医疗、农业、基建、教育等诸多领域。医疗方面,派遣医疗队开展医疗合作;农业方面,援建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姆巴拉利农场等;公共设施援助的重点在基础设施领域,如坦赞铁路、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及天然气输送管道等项目。此外,中坦两国于1981年开始了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贸易额逐年上升。

  在中国的对坦援助中,教育援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国际教育援助不仅意味着援助方和受援方之间资金的转移,同时意味着知识和技术及其他相关教育资源的转移”(赵玉池,陈时见,2010)。教育援助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贫困、促进发展。本文以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教育援助为考察对象,通过对数据、文本的分析,把握该领域援助的实施情况、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中国对坦教育援助的国际评价。

  一、中国对坦桑尼亚教育援助的基本情况

  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教育援助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施:一是“走出去”,即中国直接将教育资源提供给坦桑尼亚的教育系统;二是“引进来”,通过开放教育为坦桑尼亚的学习者来中国留学提供机会和奖学金资助。

  1.“走出去”的教育援助

  中国通过援建小学、开设孔子学院、派遣教师、各领域专家等多种途径为坦桑尼亚的教育系统提供援助。早在2000年,中国政府已经派出计算机专业教师到达累斯萨拉姆技术学院承担教学研究任务,并帮助坦桑尼亚方面培养计算机专业教师。下面笔者将根据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官网的信息对近年的主要援助做出梳理。2013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多多马大学合作的孔子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合作的孔子学院相继成立。

  同年10月,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援建的坦桑尼亚巴戈莫约珍戈希望小学建成。同年11月,坦桑尼亚中华总商会和卡里亚库商会向坦桑尼亚《每日新闻》报社捐赠20辆摩托车用于向偏远地区投送学习教辅材料。2015年,坦桑尼亚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信托基金资助的“加强教师培训,缩小非洲教育质量差距”项目,该项目通过远程教育提高教师培训及教师继续教育领域的能力。

  2016年1月,坦桑尼亚教育、科学、技术和职业培训部(MESTV)选出六所中学作为汉语课程试点学校,中国派出12名汉语教师入驻上述学校教授汉语。2月,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举行了中非友好小学交接仪式,该小学由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承建。驻坦使馆临时代办张飙表示这一中国政府支持坦桑尼亚教育事业的行为是中坦友谊的见证。4月,中土东非有限公司和阳光集团在林迪县举行助学捐赠仪式。此后,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图书馆、卡盖拉职业技术学院等项目陆续启动。2018年2月,达省马库姆布索中学教师办公楼项目开工,这是中国驻坦使馆为支持坦桑尼亚中学教育事业、援建达累斯萨拉姆省两所中学教师办公室项目之一。

  2.“引进来”的教育援助

  “引进来”主要指的是中国高校提供留学机会,吸引坦桑尼亚学生来华留学。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的数据表明,自与坦桑尼亚建交开始接收坦桑尼亚的留学生起,至2005年年底中国高校累计接收坦方留学生696名。中国政府从2005年起设立国家奖学金资助坦桑尼亚留学生,现已有数百位留学生在中国取得了学士至博士学位。

  2010年3月,驻坦桑尼亚大使刘昕生表示中国政府将扩大与非洲国家在教育和人文领域的合作,中方将继续向坦桑尼亚留学生提供奖学金。随着来华留学人数的增加,留学生间的交流日益频繁,2011年8月,中国坦桑尼亚校友会在达累斯萨拉姆市政厅成立。

  截至2018年,来华留学的坦桑尼亚学生人数已升至2000人。此外,作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一环,中国政府还接受技术人员和公务人员来华进修。坦桑尼亚公务员厅的数据显示,到中国进行短期公务员进修的人数为2006年96人、2007年242人、2008年78人、2009年128人、2010年273人、2011年146人。

  二、中国对坦桑尼亚教育援助的主要特点

  与美国、日本、北欧诸国、世界银行等传统援助方开展的教育援助相比,中国对坦教育援助有着显著的特点。

  1.教育援助无条件化

  据古川(2014)统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坦桑尼亚的小学入学率仅为69%,中学入学率仅为4%。这一情况引起了传统援助方的不满,世界银行搁置了对坦桑尼亚的贷款,主要援助国停止了项目援助。由此可见,传统援助方是将援助效果强弱作为是否继续提供援助的条件之一。

  项目援助泛滥期后,传统援助方转向了一般财政支助(GBS),将援助资金直接拨入坦桑尼亚国家预算,但在提供资金前会设置一定援助条件,容易导致坦桑尼亚以受到干涉为代价而获取援助资源。与此相比,《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重信守诺、互利共赢”,这也是中国对坦桑尼亚进行教育援助时秉承的一贯原则。基于此原则,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教育援助是在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也不以援助效果为是否继续提供援助的判断依据。

  2.援助无能源导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施教育援助旨在帮助提高坦桑尼亚的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北京大学的哈巍、卢可伦、康乐(2016)使用了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判断中国对非洲的教育援助是否具有能源导向,进而对中国的对外援助是否具有新殖民主义性质进行判断。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对非教育援助,并没有特别面向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这一结论,证明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教育援助并非是资源导向。

  3.援助领域全面化

  在教育援助领域,MichaelowaandWeber(2007)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传统援助方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教育援助在初等教育领域产生了正面影响。该结果表明,传统援助方的教育援助主要集中在初等教育领域,效果观测点主要是初、中等教育的入学率。基础教育的援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坦桑尼亚的贫困状况,但在促进发展方面的效果有限。

  中国的教育援助不仅涉及从小学到大学的全日制教育领域,在医疗、农业、工业等诸多领域也开展了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这些职业教育为坦桑尼亚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领域输送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坦桑尼亚的现代化进程。

  4.援助形式多样化

  中国对坦桑尼亚的教育援助主要以项目援助为中心,不同于传统援助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开展的项目援助,中国的援助项目是与坦桑尼亚方面进行沟通后,在其急需的地方提供援助。以项目为依托,采取“人力支援”“智力支援”“物力支援”相结合的方式。

  如前文所述,在援建小学、援建教工办公场所等项目后,中国进行后续的“智力支援”,为其配备相关的教师或者进行相关的教师培训。此外,在普及社会教育所需的资源方面,为坦桑尼亚方面提供了必要、急需的“物力支援”,如捐赠用于配送学习资料的摩托车等。三种援助方式各具特色,灵活互补,提高了中国对坦教育援助的有效性。

  三、对坦桑尼亚教育援助的国际评价

  中国的援助在坦桑尼亚减贫和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作用,一些学者对中国援助进行了积极评价,如曼宁(2006)认为中国的援助“重新涂画了国际发展援助的色彩”(笔者译)。下面,聚焦中国对坦教育援助,重点考察受援方的评价。

  1.传统援助方的评价

  传统援助方认为中国的经济援助没有附加条件,但其中掺杂了商业行为,援助目的在于获取坦方资源。同时,由于中国未实行一般财政支助(GBS),援助资金未列入坦桑尼亚政府的年度预算,因此会干扰援助的计划性。此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的援助是符合坦桑尼亚方面需求的“需求方意向(demand-side)”型援助(古川,2014)。

  对于中国在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非洲开展的教育援助,西方媒体的评价焦点主要集中在孔子学院及汉语教学方面。2008年5月英国《卫报》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如何教育非洲——这对西方意味着什么》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对非洲高等教育的援助是中国提高在非洲影响力的重要手段。2014年10月,美国主流媒体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发表题为《中国的孔子学院:自我推销还是文化帝国主义?

  (笔者译)》的文章,该文认为中国的对外汉语推广是“一场全球性的意识形态运动”,而孔子学院则是“崛起的中国文化殖民主义的标志”。正是基于这种判断,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以担心学术自由为由,停止了孔子学院项目。

  此外,对于中国方面提供的奖学金、研究补助金等援助方式,该文章表达了赞同的观点。事实上,即便作为上述评论的发声者,美国在第三世界国家实施的学者交换项目及图书捐赠等教育援助被认为是“新殖民主义的渗透”。那么,作为受援方的坦桑尼亚是如何评价中国的教育援助的呢?笔者在下文考察这一问题。

  2.受援方的评价

  对于孔子学院的设立及汉语教学的实施,2013年10月,时任坦桑尼亚外长门贝表示:“汉语的传播并不意味着文化侵略,汉语会成为加深坦中人民相互理解的桥梁。”同年,坦桑尼亚比拉勒副总统在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成立大会上指出:“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满足了坦桑各界渴望学习汉语的愿望和需求。”“必将促进双边关系全面发展。”

  四、关于优化援助环境的思考

  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手段,教育援助是中国对坦援助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因此,有必要理性对待国际上“资源指向”“新殖民主义”等质疑,完善对坦教育援助机制的建设。面对误解与质疑,与坦桑尼亚建立开放的对话模式,提供更有效的途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为国际援助创造更和谐、开放的环境,优化对坦援助的软环境,对为坦桑尼亚乃至整个非洲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援助具有现实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953.html

《中国对坦桑尼亚教育援助的情况、特点及评价》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