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20-11-04 15:08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 要: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意味着我国从过去消除绝对贫困阶段步入减少相对贫困阶段。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其相对贫困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减贫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此,残疾人扶贫工作者
摘 要: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意味着我国从过去消除绝对贫困阶段步入减少相对贫困阶段。 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其相对贫困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减贫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此,残疾人扶贫工作者应聚焦残疾人的多维贫困,从残疾人自身、社会层面及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反思残疾人相对贫困的优化路径,从而帮扶残疾人摆脱相对贫困。
关键词:社会工作; 残疾人; 相对贫困; 小康社会
残疾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残疾人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弱势群体。 根据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我国各类残疾人超过8 300万,占总人数的6.34%,涉及2.6亿个家庭。 根据2019年最新调查数据,我国残疾人总人数已经超过8 500万,可见近些年来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在不断增加,残疾人成为社会中更加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在残疾人领域,我国残疾人的相对贫困问题日益严峻,并且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更为复杂。 聚焦残疾人的贫困问题,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这既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九大报告指出,改善民生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巩固扶贫成果,必须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 习近平同志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残疾人的相对贫困问题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更加关注多维的相对贫困。 精准扶贫为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指明了方向,不过更多是针对残疾人的绝对贫困,而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残疾人相对贫困状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充分。
在新时期,打好脱贫攻坚战,帮扶残疾人群体脱离相对贫困,必须重新审视残疾人自身的价值,最大程度地合理配置资源,为残疾人提供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 本文旨在探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的现状,聚焦残疾人的多维贫困,反思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的路径,积极推动残疾人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一、文献回顾
我国从过去解决绝对贫困步入削减相对贫困阶段,相对贫困日益引起关注,其既包括经济上的贫困,也包括在发展机会和建设能力等因素在内的多维贫困。 通过梳理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学术界对相对贫困的研究有不同的层面的探讨,但是聚焦在残疾人角度的相对贫困问题探讨尚且不够充分,是值得学者今后深入研究的一个新兴方向。
国内学者对相对贫困的解释维度十分多样。 凌经球[1]将相对贫困界定为一种发展型贫困状态,是指部分社会成员或因收入分配差距的客观存在,或因基本公共服务获得上的不平等因素等,导致其所享有的福利水平相对低下。 兰剑、慈勤英[2]则透过绝对贫困来分析相对贫困,指出人们通常用绝对贫困来定义贫困,把解决贫困的办法归结为解决温饱问题,却无法解决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
随着党和国家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我国已经由解决绝对贫困转换成缓解相对贫困,因此王锴[3]指出相对贫困是当前贫困现实更为真实的表现形式。 陈宗胜、于涛[4]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绝对贫困问题逐步消减,多维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凸显。 虽然我国学者关于相对贫困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在残疾人相对贫困领域的研究涉足较少。 汤夺先[5]认为残疾人的发展困境在于,由于自身能力没有得到建构,社会补偿无法满足残疾人的基本权利,因此遭受着社会排斥并且陷入社会融入困境,由此导致残疾人陷入相对贫困的状况。 刘延
芳[6]指出,树立多维贫困观念,应注重分析残疾人致贫原因的多样化与差异性,从而分析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给予残疾人相对贫困群体长期的扶持和关注。
二、残疾人相对贫困的现状
国务院十分关注贫困残疾人的精准扶贫工作,推行全面改善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条件的制度措施。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虽然在顶层政策设计的精准帮扶下基本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是未来可能长期处于相对贫困。 残疾人群体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是残疾人处于弱势地位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是相对贫困更具有动态变化性,识别更加困难,贫困归因更加复杂。
残疾人的相对贫困意味着他们能够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但是难以保证残疾人不会再次陷入“极端贫困”或贫困恶化的境况。 本文将相对贫困界定为不仅是经济相对贫困,而且是多维相对贫困,既包括经济收入不足,也包括资源的匮乏。 此种资源除了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 即是说,残疾人从事正常社会活动所需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缺乏,残疾人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受到限制,在社会功能上也存在障碍,导致残疾人社会参与受限,长久以来缺失社会化的过程,难以融入社会群体,遭受着社会疏离带来的社会排斥,逐渐被边缘化,成为相对贫困的群体。 在经济领域体现在收入差距方面的相对贫困; 在社会互动领域,体现在残疾人群体相较于正常健全人群体的相对贫困。
由此可见,残疾人的相对贫困处于一种长期性的固化贫困状况。 目前残疾人成为精准扶贫关注的对象,那么残疾人的相对贫困问题就应成为今后减贫工作的重点。 提高残疾人群体社会福利水平,促进残疾人群体精准摆脱贫困,必须将残疾人同样视为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建设者,是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参与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力量。
三、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
(一)理论视角层面
1.能力贫困理论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7]提出的能力贫困理论,没有将传统的“过低收入”当成是界定贫困的标准,其中心观念是“可行能力”。 贫困是从能力的角度来定义的,即人们参与正常生活的实际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十分缺乏。 残疾人可支配的经济资源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可以看作其“可行能力”,然而残疾人受生理因素影响,不能充分地获得教育、就业、健康、社会保障等发展资源和发展机会,因此陷入一种“能力贫困”,从而长时间处于相对贫困的状况。
2.贫困代际传递理论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是通过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理论。 张立冬[8]认为,贫困代际传递,即贫困在家庭中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过程,使子女延续父母的贫困状况,即贫困的代际传承和再生产的过程。 残疾人自身发展能力欠缺,家庭经济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不足,阶层固化使残疾人的相对贫困问题呈现出持久态势,陷入“贫困陷阱”。 徐晓红、焦杰[9]认为,需要从动态视角考察贫困在代际间传递的情况,从而降低残疾群体相对贫困风险。
3.问题视角
问题视角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一种观察视角。 传统的问题视角主要聚焦于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某种能力的缺乏,将服务对象视为病态的个人或者群体,需要通过服务治疗来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困境。 基于此种问题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关注残疾人的自身缺陷,以一种消极被动的角度去看待残疾人,认为残疾人能力有限,必须依靠社会工作者的帮扶才能摆脱困境,忽视残疾人群体自身能动性。 社会工作者容易以一种“家长式”作风干预残疾人的问题,甚至以一种“父爱主义”的姿态给予残疾人过度的关怀,使其产生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 长此以往,残疾人长期依赖社会救助,缺乏主动脱贫的动力,其相对贫困状况趋于固化。
(二)现实层面
1.残疾人内生动力不足
从残疾人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将残疾人陷入相对贫困的原因归结为三种,即自卑感、相对剥夺感和依赖感。 绝大多数残疾人会产生一种自卑情绪,一方面是自身生理缺陷或精神问题,导致在体貌特征上与正常人有所区别,容易受到他人的过度关注甚至是嘲笑、模仿; 另一方面,残疾人被视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长久以来,残疾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会定义成“社会的负担”。 残疾人倾向于将自己的实际状况与自己相近的社会群体进行比较,当发现自己处于不利境况时,就会产生相对贫困的价值判断,从而导致一种相对剥夺感。 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存在不足,容易对社会救助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产生依赖感和懒汉思维,使自我脱贫动力减损。
2.社会支持网络断裂
在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中,正常人的社会化是通过在社会环境中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 然而,残疾人群体对社会的适应性远不如正常社会成员,残疾人更像是在被动社会化。 由于缺乏参与一些主流群体认同的社会活动的机会,残疾人的社会融入受阻。 另外,残疾人身体状况在生理上受到限制,残疾人无法充分获取社会信息、利用社会资源,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出现。
社会交往互动不足,残疾人就会成为边缘化群体,产生对社会的疏离感。 残疾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容易被“贴标签”,遭受社会偏见。 正如戈夫曼[10]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群体中的一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比如说残疾人群体就是被“污名化”的人群。 处于相对贫困状况的残疾人长时间受到社会排斥从而被打上贫困烙印,尽管精准扶贫政策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上成果显著,但是残疾人仍然存在相对贫困的问题。
3.社会工作者介入困境
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运用问题视角对残疾人开展服务时,倾向于聚焦残疾人的缺陷和问题,产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和怜悯,陷入“反移情”的状况。 此外,残疾人的相对贫困是一个长期性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社会工作者在对残疾人群体的帮扶和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情感枯竭。
四、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的路径反思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高度重视残疾人群体的贫困问题,因此必须把相对贫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那么,如何认识与看待残疾人的相对贫困问题? 如何合理缓解残疾人自身和社会层面上的相对贫困? 对此,应当完善、细化相对贫困标准,以更好地识别残疾人相对贫困群体,更加关注相对贫困问题,对其进行帮扶,确保残疾人尽快摆脱贫困。
(一)提升残疾人自主脱贫能力
帮助残疾人摆脱相对贫困,必须认识到残疾人自身积极性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促进残疾人对脱贫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 因此,在残疾人扶贫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残疾人自主脱贫能力,只有残疾人自身愿意参与脱贫进程,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残疾人缓解相对贫困的境遇。 因此,要帮助残疾人转变观念,树立乐观心态,学会调整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提升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 要意识到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具备同等的价值和尊严,虽然是社会中需要被关注的弱势群体,但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自我脱贫与发展能力。
(二)社会层面
1.配置资源的帕累托最优化
残疾人缺乏摆脱相对贫困的资源和条件,长期固化于贫困状况。 这就需要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依赖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和生产服务资源。 加强资源整合和优惠政策落实,协调、整合资源并合理配置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 在残疾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追求帕累托最优,尽量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更大的获益结果。 帕累托最优,即是说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的同时改善了残疾人相对贫困的处境,这也是提升社会福利的过程。
2.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为残疾人营造一种无障碍的健康环境,加强残疾人群体与正常健全群体的互动,促进残疾人参与群体、融合社会。 其他社会成员要摒除社会偏见,体现人道主义。 提升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调节残疾人家庭的生产力,各地区相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充分认识残疾人相对贫困的困境,为残疾人脱离贫困提供支持。
3.中断贫困代际传递
虽然我国整体上逐年脱贫,但贫困代际传递却在不断上升[11]。 残疾人的相对贫困之所以长期固化,可以归因于残疾人家庭抗逆力较低,当陷入因残致贫的状况时,残疾人初始禀赋有限,其家庭成员抵御贫困风险的能力不足。 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贫困代际传递,但是很多残疾人的子女难以享受到与同龄人同等的教育资源,甚至遗传了其父母的一些生理疾病[12]。 对此,残疾人扶贫工作者应关注残疾人多种因素交织的代际贫困,阻断延续上代贫困,提高贫困残疾人内生发展能力,帮扶残疾人群体摆脱恶性相对贫困陷阱。
4.提升社工介入专业水平
缓解残疾人相对贫困的另一出路在于充分发挥社工的作用。 社工应秉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树立反贫困理念,激发残疾人群体自身潜能。 基于优势视角,相信残疾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善其相对贫困状况。 从挖掘残疾人的潜能和优势出发,对残疾人群体赋予和正常群体同等的价值和尊严,促进其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 并且,社会工作者要能够从事前预防的视角介入贫困而不是事后补救,把贫困消除在萌芽阶段[13]。 解决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融入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使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具体可操作,注重残疾人的长远发展和能力建设。
社会工作论文投稿刊物:《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与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为中南大学后,本刊于2002年底改用今名。作为大学文科学报的一支新军,创刊之初,本刊即确立了“高起点,严要求,超常规”的发展思路,遵循“学术至上,不唯人,只唯稿”的取稿原则,依托本校,着眼全国,在征稿方式、审稿机制、编稿流程诸方面不拘一格,求新求严。
五、结语
根据中央有关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使现行标准下的全部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从根本上解决历史上的绝对贫困问题。 这意味着中国从过去消除绝对贫困阶段进入缓解相对贫困阶段。 而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其相对贫困不仅意味着物质资源匮乏与经济收入低下,更重要的是残疾人缺乏发展资源、能力与机会,从而面临着多维相对贫困。 从理论层面和现实层面探讨残疾人相对贫困问题,有利于多角度分析残疾人的脱贫困境,从残疾人自身、社会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角度反思减少残疾人相对贫困的路径,积极推进残疾人群体与其他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争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凌经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贫困治理战略转型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5-14.
[2]兰剑,慈勤英.中国社会救助政策的演进、突出问题及其反贫困突破路向[J].云南社会科学,2018(4):32-38.
[3]王锴.以相对贫困来看城市贫困:理念辨析与中国实证[J].北京社会科学,2019(7):74-83.
[4]陈宗胜,于涛.中国城镇贫困线、贫困率及存在的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6):40-53.
[5]汤夺先,张甜甜,王增武.农村残疾人发展困境论析[J].残疾人研究,2012(1):12-16.
[6]刘延芳.增能视角下农村残疾人扶贫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23):25-26.
[7]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张立冬.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6):45-50.
[9]徐晓红,焦杰.农村居民贫困代际传递变动趋势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24-132.
作者:尹思琦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5886.html
《残疾人相对贫困的问题探讨与路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