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11-28 16:15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次
摘要: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典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论文以系统论为指导,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从学理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及要素构成进行辨析,并围绕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划分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
摘要: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典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论文以系统论为指导,遵循系统科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从学理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及要素构成进行辨析,并围绕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划分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阐释。
研究发现,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主要由基础要素(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多元经营主体和乡村文化)、驱动要素(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和管理要素(制度和政策)4种要素构成;依据乡村生产关系变革、经济体制变迁、城乡关系转变等规律,将新中国成立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4个时期,不同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要素间的联系方式不同,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特征表现各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通过支撑与约束机制、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调控与反馈机制推动自身运行发展。从要素功能、结构关系、协同等视角去审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或障碍因素等,将成为未来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演进历程;运行机制
新时代,乡村振兴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旋律,而以农业生产活动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兴旺发达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乡村生产空间是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兼具生态功能。统筹利用生产空间、促进产业兴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着眼点。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出,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探求系统整体的本质和规律,并置于动态过程中去考察,是认识和改造系统的根本方法(乌杰,2005)。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既受到光、温、水、气、土等自然要素的直接干预,也受到农业生产力水平、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刘彦随等,2018)。
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背景下乡村人地关系、社会经济体制、农业政策、城乡关系、科技水平等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功能、手段、技术模式和管理方式不同,进而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要素间联系方式及系统运行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准确把握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与本质,科学解读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不仅是对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深化,更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研究处于概念性认知阶段,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认识,不仅不利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理论研究的深化,更对转变乡村资源要素利用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效益、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等实践形成制约。本文遵循系统科学方法论认识和改造系统的基本思维方法,首先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要素构成等进行学理辨析,进而划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剖析不同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阐释,以期揭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本质,充实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功能演化、驱动机制、优化调控等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并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乡村振兴等提供现实参考。
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学理辨析
1.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内涵
在乡村生产空间(乡村生产活动的载体)中,以人为核心的乡村多元主体通过开展各类生产活动、建立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形态和功能组合的空间集合体,称之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王成等,2017)。在传统农耕社会,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产出粮食,解决食物问题。此时的乡村人地关系相对简单、乡村生产功能比较单一,人们在耕地(或叫田地)之上从事以耕作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活动,耕地便成为乡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乡村持续转型、农业多功能性彰显以及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乡村生产活动逐渐呈现多维转向,乡村生产空间形态也随之朝向多元化发展(何焱洲等,2019)。现如今,乡村生产活动已演变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研发等为一体的大农业生产,而乡村生产空间也逐步拓展为包括耕地、设施农用地、乡村工业用地、商服用地等在内,以土地为核心的多形式、多功能、复合化、立体化的空间形态。
由此可见,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并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和内部的更新与演替持续运动,属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分支之一,在不同的时空特征下其人地关系差异明显,表征出乡村多元主体在乡村生产空间中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可能结果,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机制,展现开放性特点,呈现远离平衡态特征,发挥非线性作用,存在涨落现象,表现出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王成等,2019)。
1.2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构成
系统论将系统视为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结而构成的功能集合体,具有整体性、动态性等基本特性,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系统的功能正是在要素、结构和环境三者共同作用下体现出来的(魏宏森,2013)。因此,剖析系统的要素构成,是科学认识系统的关键所在。从各要素在乡村生产活动中的功能作用出发,可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要素划分为基础要素、核心要素、驱动要素和管理要素4种类型。
(1)基础要素:
基础要素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或必备条件,构成乡村生产活动的基底,对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起着约束性作用,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是乡村生产活动的本底,一定区域内乡村资源环境在数量上和种类上的有限性以及分布上的地域性构成了该区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特有的资源环境约束,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生态环境等。
同时,现代乡村生产活动离不开道路系统、农田水利、电力供给等基础设施的支撑,它们不仅可以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促进农业增产、降低生产成本,更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维持生产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朱晶等,2016)。
(2)核心要素:
从本质上说,一切乡村生产活动均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因此人即构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要素。但从广义上讲,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对乡村生产活动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不限于单个的自然人,而是拓展为包括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在内的多元经营主体(宋洪远等,2015)。
同时,一定乡村范围内的多元经营主体,以乡村资源环境和聚居社区为基础,围绕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逐渐固化,便衍生出了乡村文化(丁成际,2014;韩鹏云,2015)。乡村文化一旦形成,便通过作用于乡村经营主体的价值认知和意识形态,通过文化认同对乡村生产活动产生作用(赵旭东等,2017)。
乡村文化伴随乡村生产活动的始终,其本身既是条件也是结果。特别是在现代乡村生产活动中,文化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价值元素,文化景观的塑造与文化产业的挖掘正逐渐成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新的价值增长点。从这个层面来说,乡村文化与多元经营主体一并构成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核心要素。
(3)驱动要素:
驱动要素是推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发展的动力,它不仅可以通过影响要素的投入形式、投入强度、投入产出效率等对乡村生产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促使系统不断把外来能源转化为系统本身可利用的能源,进而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起推动或抑制作用,主要包括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资本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知识农业转变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既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乡村生产,亦是生产成果的最终体现形式,从某种层面上讲,乡村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资本的积累(周小斌等,2003;王劲屹,2018)。
技术则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必不可少的要素,科学技术的创新从根本上决定着乡村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王雅鹏等,2015)。信息普遍存在于乡村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不确定性以提供辅助决策。
信息的交互与融合已成为推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技术进步、生产力革新、经营方式创新的重要平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价格的信号作用,调节着农产品或相关服务的供需平衡,通过对空间经济运动日益增强的吸纳力量,使之逐渐成为乡村内部和乡村之间以及乡村和城市之间经济运动的联系纽带,推动着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中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
(4)管理要素:
为了使乡村生产活动满足人类的各种社会需要并达到多方利益的均衡,管理者会运用一系列管理措施或手段对乡村生产活动进行干预,这些措施或手段便构成了管理要素。管理要素贯穿于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发展的全过程,对系统发展的水平、规模、速度和程度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制度和政策。制度是乡村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或行为规范,构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轨道,乡村生产活动的一切行为必须处于制度轨道之上,不能脱离或逾越,如土地供应制度、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
政策是管理者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制定的具体措施,一般来说,政策不得逾越制度的框架,并为制度服务,如用地保障政策、财政支农政策、产业促进政策等。政策一般与具体要素或生产过程相联系,可以直接影响要素投入的质量与数量、要素作用强度、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效益等,进而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产生间接影响。
2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姜明伦等,2012),农村土地所有制经历了农民所有到集体所有的变革,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经历了“小农—集体—小农”的变化,城乡关系经历了“开放—二元—统筹—融合”的过程,但究其根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才是推动农业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汪宗田等,2011),也是驱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发展变化的本源。
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发展历史,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大致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4个时期(王敬尧等,2016)。因此,本文以此为主线,结合农业农村制度变迁、工农城乡关系演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及生产方式转变等特征,对中国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
3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就是由一定的系统内部规律和发展目标所决定的,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发展、演变是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空间产出、外部环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实质上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人地相互作用。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各要素组合在一起,通过构建支撑与约束机制、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调控与反馈机制推动系统运行。
4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系统科学方法为指导,在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概念、要素构成进行学理辨析的基础上,围绕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探讨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机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要素功能出发,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基础要素、核心要素、驱动要素和管理要素四种类型。
其中,基础要素构成乡村生产活动的基底,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核心要素对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起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人为核心的多元经营主体与乡村文化;驱动要素是系统运行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资本、技术、信息和市场;管理要素是渗透在乡村生产活动之中,间接影响系统要素的配置与流动而不直接参与乡村生产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和政策。
(2)以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为主线,中国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土地改革运动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4个时期。受经济体制、城乡关系、农业政策等导向的影响,不同时期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发展较为迅猛的时期,这一时期内乡村生产空间系统逐渐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多样化、产业规模化和要素活跃化的发展态势。
(3)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支撑与约束机制、竞争与合作机制以及调控与反馈机制来推动系统运行。系统有序运行是各机制相互协同的结果,系统良好运行需要充分尊重乡村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不能逾越生态环境可承载的底线,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与管理的引导及调控作用,促进系统要素功能充分发挥,以优化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资源配置、激发系统生产活力、提升系统运行效率与效益。将乡村资源环境、生产要素、生产活动等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以系统视角进行观察,对新时期农业农村转型发展、乡村资源要素统筹优化以及建立新型城乡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科学认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与其母系统乃至外部系统之间联系的方式、程度、相互作用的机制等,对于促进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要素功能、结构关系、协同等视角去审视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系统运行的动力机制或障碍因素等,也将成为未来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如何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振兴乡村
下面文章以云南省元谋县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该地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成本高,基础薄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农业投融资困难等问题。为此文章中也提出了应通过明确农业发展定位,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资金投入五个途径发展元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795.html
《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要素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