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小说《面纱》及其电影改编的时长对比研究

小说《面纱》及其电影改编的时长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8 16:1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文学与影视剧创作的互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由毛姆经典小说《面纱》改编的同名电影(2006版)就是众多改编影视剧中的一部优质作品。小说和电影同为叙事行为,采用完全不同的叙事媒介,呈现出来的叙事文本自然各有千秋,但它们都具备的叙事性又必定会

  [摘要]文学与影视剧创作的互动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由毛姆经典小说《面纱》改编的同名电影(2006版)就是众多改编影视剧中的一部优质作品。小说和电影同为叙事行为,采用完全不同的叙事媒介,呈现出来的叙事文本自然各有千秋,但它们都具备的叙事性又必定会导致二者之间存在一些共通之处。时间在任何一种叙事行为中都不可或缺,时间问题必定是叙事文本研究的核心之一,而时长问题则是重点研究的一个时间概念。文章结合热拉尔·热奈特和西摩·查特曼的叙事学理论,从时间二元性出发,对比研究两个文本中的时长问题。

  [关键词]面纱,电影改编,叙事学,时间二元性,时长

小说

  从20世纪初第一部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诞生时起,到时下IP改编剧的盛行,文学与电影的互动日益频繁。小说和电影都可以被归类为叙事行为,但二者所采用的叙事媒介不同———前者通过人物叙事,而后者则通过声音和图像,有时以角色作为辅助。更重要的是,电影,特别是叙事电影,总是模仿和借用小说中的叙事手段。

  一、时间二元性

  2006年,导演约翰·卡兰将英国作家威廉·毛姆的中篇小说《面纱》搬上荧幕。看过该小说和电影的读者与观众不难发现,关于男女主人公在梅潭府的生活的描述占据了整个叙事的主要部分。在电影中,这一部分叙事长约80分钟,而在小说里则占据了110页的篇幅。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在故事中,吉蒂发现自己怀孕时并不能确定孩子的父亲到底是沃尔特还是查尔斯,离开梅潭府时,她还没有生下这个孩子。

  通过常识推断,吉蒂从发现自己怀孕至离开梅潭府的时间不会超过正常的孕期,即10个月。这个结论告诉我们,电影2/3的片长和小说1/2篇幅都在叙述这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发生的事件。相比之下,这对夫妻近两年的婚姻生活在电影中却只有5分钟的片长,而小说里也只有不到3页的篇幅。由此可见,《面纱》与其电影改编这两个叙事文本中似乎存在着一个不同于原始的“沃尔特—吉蒂”故事中的时间系统,而是新的时间系统。

  克里斯汀·麦兹在其著作《电影语言》一书中这样说道:“叙事是一个有着双重时间的序列: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叙事行为本身的时间(所指时间和能指时间)。”[1](P18)这里强调的时间二元性也被西摩·查特曼称为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对立。前者是“叙述事件的持续时间”,[1](P62)它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逆转性,即里门·凯南所谓的“故事的自然年表”。[2](P17)后者是“仔细阅读话语所需的时间”,[3](P62)

  伯纳德·迪克在《电影解剖学》一书中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电影理论,并把“话语时间”改为“电影时间”。电影时间和话语时间都会操纵故事时间,“它们具有几乎无限的可变性”。[4](P70)在一部电影中,几年的时间可以被压缩成几分钟或几秒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完全略去;同样地,几分钟或几秒钟也可以延长为比实际长得多的时间。[5](P8)文字叙事文本中时间的展现也同样如此。

  二、时长

  时长应指“阅读故事所花费的时间与故事事件本身所持续的时间之间的关系”。[6](P68)尽管如此,正如热奈特所说,不可能确定一个标准的阅读时间,因为它“因具体情况而异”,[6](P86)这样一来,时长也就成了一个没办法探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拦路虎,热奈特对时长的定义做了一些修改,将焦点从两段“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转移到“故事时长(故事的持续时间,以秒,分,小时,天,月,年为单位计算)和文本长度之间的关系(文本的长度,以行和页面为单位计算)”,[6](P87-88)这也是“叙事速度”这一概念的核心问题。前文曾提到,在故事中总共不到10个月的梅潭府的生活在小说叙事中涵盖了110页的篇幅,而长达两年的婚姻却只用了3页来叙述。

  显然,这两种情况下“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换句话说,他们的叙事速度是不同的。实际上,整篇小说中叙事速度一直在变化。以下是《面纱》小说里的一段摘录,描写了吉蒂对韦丁顿的第一印象:“他应该还不到四十岁,有着高高圆圆的额头,远远看去,他活像是一个老男孩儿。”[7]

  (P78)在这段描述中,故事时间被冻结了,完全没有任何故事事件的进展,但叙事者仍然需要花费一段时间来完成这个叙事任务,因而此处的叙事速度已降至最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中的吉蒂和查尔斯在他们的关系曝光时已经在一起3个月,而叙事文本中却没有关于这3个月的任何记录,即3个月的故事时间完全被抹掉了。

  小说结束时吉蒂离开伦敦的场景也同样如此:上一次出场的时候,她还在和沃尔特曾住过的寓所里,而在之后的叙事中,她就已经在开往马赛的轮船上了,可见数日的故事时间被省略了。在这两个例子中,话语时间都为零,而故事时间则分别是3个月和数日,由此算出这两处叙事的叙事速度都已加快到了最大值。热奈特对上述两种情况都作了相应的论述,他将叙事速度降为最低的叙事形式称为“描写停顿”———“故事时间停止了,但话语却仍在继续”;[6](P74)而把叙事速度达到最大值的叙事形式命名为“省略”———“话语终止了,但故事中时间仍在继续流逝”。[6]

  (P70)上文提到的两个例子类型互不相同,前者属于“明确省略”,因为其中被省略掉的故事时长非常明确;后者则是暗含省略,因为“文本中没有声明其存在,读者只能通过某个年代空白和叙述中断推论出来”。[3](P108)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关系还有第三种类型。例如,阅读小说开头那段全部是对话的叙事时,读者会觉得自己就像在现场亲耳听着两个人物交谈。此处“故事时长和话语时长基本相当”,[3](P108)热奈特将其命名为“场景”。

  回看前文两次提到的一个现象———两年的故事时间被压缩成3页的话语时间,不难发现这种叙事中的时长与上述三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都不符合———它的故事时间比它的话语时间长得多,时长关系和叙事速度介于省略和场景之间。热奈特将这种关系命名为“概述”,并梳理制定了以下公式:描写停顿:DT(DiscourseTime)=n,ST(StoryTime)=0.Thus:DT∞>ST场景:DT=ST概述:DTST”。[3]

  (P98)这第五种类型,DT>ST,可以在毛姆的《面纱》中找到。在小说的开头,与查尔斯偷情之后,吉蒂担心沃尔特可能已经知道他们的关系,这些心理活动的叙述断断续续占据了好几页的篇幅。查特曼在对时长的讨论中表示,“说出你的想法需要比思考它们更长的时间,更不用说作家还得将它们写下来。”[3](P73)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叙事部分的话语时间比故事时间要长得多,因此应该被称为“拉伸”,这样一来,热奈特这张图表中的不对称就被纠正了。文章开头提到过,沃尔特和吉蒂这对夫妻两年的婚姻生活在小说中只占了3页的篇幅,在银幕上也只出现了5分钟———通过一个由两个镜头组成的蒙太奇序列概述了吉蒂过去两年的生活,突出了这对夫妻之间存在已久的性格上的不可调和。相对来说,概述在文字叙事文本中能够比较容易被展现出来,因为语言为表示概述提供了种种语法及词汇特征。[6]

  (P68)然而,对于电影导演来说,操作起来就有些麻烦。大多数导演都会使用“蒙太奇序列”,即“一组镜头展示被选中的某个事件或序列的若干侧面”。[6](P69)电影叙事中的“省略”则常用镜头之间的切换来表现,比如在电影《面纱》中,求婚结束后的一个镜头是吉蒂回到家里,偶然听到了母亲在与人通电话,然而,下一个镜头却是新婚夫妇坐着人力车穿过上海的街道。显然,两个镜头之间的故事时间(涵盖了婚礼,威尼斯的蜜月和中国之旅)被省略了。

  尽管看起来很突然,但这个省略并没有给观众造成任何观影困扰,虽然这两个镜头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中断了,观众却仍然可以理清它们之间线性时间顺序的联系。除了镜头切换,字幕的添加(通常是在屏幕上打出日期,以便在某些事件发生时告知观众事件发生的时间)﹑画外音等辅助手段也可以构成省略。此外,故事时间的流逝还可以通过镜头中某些物体的变化来呈现,例如时钟指针指向的位置变化,或者点燃的香烟在不断变短等。

  与小说中不同,电影里唯一的一次拉伸叙事出现在对吉蒂和沃尔特去往梅潭府的旅途的叙述中,通过“某种重叠和反复剪辑”[6](P72)呈现在银幕上———夫妇一行人赶路的镜头反复出现在屏幕上,使得这次旅途看起来比实际更长,观众也因此体会到了吉蒂对于未来的焦心与忧愁。此外,电影叙事中的拉伸可以通过“让摄影机的运转速度高于其后的放映速度”的“慢镜头”中表现出来。[6]

  (P72)严格来说,《面纱》的电影改编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描写停顿,其中确实有几处叙事部分差不多可以等同于文字叙事文本中的描写停顿。例如,在吉蒂初次见到韦丁顿的场景中,给了韦丁顿一个中景,可以看作是在描述他的外貌,就像前文中引自小说的那段描述一样。当观影者观察他时,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保持静止,相反,它每隔1/24秒就会变化一次,会有一帧新的画面代替1/24秒之前的那帧,呈现出新的图像。

  因此,这个中景不能归类为“描写停顿”,因为它的故事时间不是零。查特曼曾说,描写停顿在叙事影片中通常很难呈现出来,只有当电影在所谓“定格画面”(放映机持续运转,但所有帧幅都完全显示同一画面)效果中真正“停止”,纯粹描写效果才会出现。[6](P75)

  三、结语

  小说和电影两个文本中时长的差异,有些是因为叙事本身的不同,有些则是二者采用的不同叙事媒介造成的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上的变化。正如前文所说,时间对于文字叙事和电影叙事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抹去时间,所有的叙事小说(和电影)也将不复存在。”[2](P58)小说是一种经典的文学表现形式,其中可探讨的叙事要素自不必说,而电影则随着越来越发达的拍摄技术和愈加新颖的拍摄手法,为叙事研究提供了更具时代性的文本材料。

  文学方向论文范文阅读:鲁迅明清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给予当代的启示

  中国古代小说史学研究中以《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为代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下面文章通过研究明清小说,阐述了鲁迅在小说史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精神,也展现了鲁迅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治学方法,他的思想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796.html

《小说《面纱》及其电影改编的时长对比研究》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