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中医药科普剧的发展探析

中医药科普剧的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20-02-05 18:00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中医药科普剧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知识、中医药发展历史等学术知识和文化思想,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表达和传播,以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本文探讨了中医药科普剧的创作主题和创作要素,并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近年来发展科普剧的实践探索

  摘要中医药科普剧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知识、中医药发展历史等学术知识和文化思想,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表达和传播,以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本文探讨了中医药科普剧的创作主题和创作要素,并结合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近年来发展科普剧的实践探索经验,为中医药科普剧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科普剧博物馆发展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其融合了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满足民众需求,我国中医药科普事业快速发展,一大批中医药科普作品应运而生,但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内容重复、良莠不齐、过于枯燥或泛娱乐化等[1]。

  人们对中医药了解不够、认知度不够,造成当下社会对中医药认可度不高、存在认知误区的局面。常规的宣传手段大多是采用书籍、科普讲座、义诊、电视栏目、宣传手册等。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自2012年起发展原创中医药科普剧,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创作了经典保留剧目,在省级科普剧比赛中屡获佳绩,并通过科普剧的方式在博物馆、科技馆、学校等场所传播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反响良好。

  1中医药科普剧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科普剧,即以表演为手段,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呈现,让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以此激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与其他科普教育形式相比,科普剧更加注重情节、故事和角色扮演,更有艺术性和表演性。与舞台剧、儿童剧相比,区别在于其具有科学性、知识性[2]。科普剧始于欧美国家,是当下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科普教育方式。国外优秀的科普剧常常进行宣传和巡回演出,比如美国的《比克曼》《哥本哈根》、加拿大的《疯狂科学》、英国的《两个科学家的对话》、德国的《伽利略视觉》等。

  国内科普剧推广较晚,2004年最早出现科普剧,如今全国各地已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剧进校园的活动和各种层次的科普剧比赛[3]。近年来,科普剧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推广范围仍然比较小,多在科技馆和学校进行相关演出活动。科普剧是集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社会性于一体的科普形式,在中医药宣传中应用科普剧,创作有特色和观众喜闻乐见的中医药科普剧,能够更有效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

  于是,中医药科普剧应运而生。中医药科普剧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知识、中医药发展历史等学术知识和文化思想,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表达和传播,以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迄今为止,在国内还未出现关于中医药题材科普剧的相关记载。类似中医药主题剧本形式的作品可追溯到清代的药性剧。清代药性剧是以表现中药药性为主题的剧本,始创于嘉庆年间,是以戏剧为表现形式的创举[4]。目前已知的清代药性剧有《群英会》《草木传》《药会图》《本草记》等数种。

  2中医药科普剧的主题内容

  主题内容是科普剧的基础,是作者通过科普剧形式所要传达的中心思想或主旨。中医药内容繁多,主题宽泛,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历史文化知识融入剧本作品中,并能让观众理解领会,必定要选取好主题内容。

  2.1中医药理论知识

  中医药学不同于西方医学,其理论体系独立,内容繁多,理论知识相对抽象、深奥,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八纲”包含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等概念,难以用形象的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是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是循序渐进的,常见中药的作用、如何正确煎煮中药、中医养生知识等贴近生活的知识,既便于宣传和理解,也能够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健康观念和保健意识。中医药科普应把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以及融会于其中的中医药思想和精神,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向社会公众普及,让公众广泛了解和掌握,并用于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5]。

  2.2医家人文故事

  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历代医家的学术经验和医疗实践,名医的传记和从医故事更容易感染和打动观众。从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理念,到唐代孙思邈“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历代医家博学济世、无私奉献、贵义贱利的崇高品行,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目前,国内中医药科普的现状主要集中在疾病治疗和病后康复、中医养生保健方面,关于中医药文化、哲学、历史人物、中医药人文精神等的科普相对较少。

  2.3中医药发展历史和文化意义

  中医药理论自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而生,在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中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技术、人文学科的优秀成果,是古代唯物辩证与中医药实践的结晶。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中,中医学不断与西方医学接轨,实现了中医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

  3中医药科普剧的创作要素

  3.1科学严谨的态度

  前些年,所谓的“养生专家”张悟本提出“喝绿豆汤可以治疗肺癌、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数十种常见疑难病症”、“生吃茄子能降血脂”等伪中医谬论,引起老百姓的热烈追捧。老百姓不懂中医,又想简单治病或追求养生,就被这种“伪中医”所迷惑。中医药科普必须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医药文献记载和临床实证经验为依据,传播中医药保健知识和中医药防病技能,不能为了追求热点问题随意编造内容,也不能模棱两可、误导群众。

  3.2通俗易懂的内容

  中医药科普作品在创作语言上尽可能使用老百姓熟悉的、听得懂的语言。现在不少媒体都贯彻“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中医科普作品如果不能做到贴近群众,就无法借助媒体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7]。要想将深奥的中医药知识浅显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通俗易懂,适应读者的需求和理解能力,勿用专业术语来解释专业术语,多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知识和比喻手法,浅显地说明道理。通过身边实实在在的例子,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兴趣。

  3.3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

  科普剧的趣味性就在于通过演员表演和人物形象塑造来表现剧情发展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小品、相声、戏剧、互动表演等多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这些是科普剧的表现形式和常用手段。通过剧情的起伏发展、人物的鲜活形象,将中医药知识和中医药文化蕴含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表演故事中,在角色演绎中传播知识、启迪思想。除了正确地传播知识之外,艺术性和趣味性是吸引和打动观众的重要手段,用如悬疑、悲欢离合、交流冲突、感情色彩等情节,制造剧情的起伏、转折,推动剧情的发展。

  3.4针对科普对象的实用性

  中医药不仅有理论性,更有实用性。中医药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饮食起居、健康调适、养生防病、病后康复等息息相关,对大众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科普效果的关键就在于针对不同科普对象的实际需要,比如针对老年人,侧重于指导养生保健、健康长寿;针对患者群体,侧重于病后康复、饮食调摄;针对青少年,要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知识的总体认知度,使他们感受中医药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良好的疗效。

  3.5利用现代大众传媒方式

  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电视剧、电影等影视作品发挥了巨大的传播效力。相比单纯的语言、文字传播,影视作品的视听感受、故事情节等更能吸引大众。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使新媒体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一个主要媒介[8]。因此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优势,创新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的方式和载体,通过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剧等新形式的创意作品和文化精品,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

  4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科普剧发展实践

  科普剧不同于一般的舞台表演,不仅要表演好剧情,更要在剧情中传递正确的科普知识。因此要求科普剧的创作者和表演人员都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自2012年开始发展中医药科普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高校优越资源,打造了一支由中医药专家、科普指导老师和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组成的创作和表演人员队伍。

  4.1高校专家学者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坐落于广州大学城校区内。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拥有大批中医药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整体普及性教育课程,如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药知识,中国医学史发展等,在学术层面给予专业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4.2专职科普指导老师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十余年来,先后培养了6位科普专职指导老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涉及中医学、中药学、医史文献、针灸学、中医妇科、中医内科等门类。由科普志愿队伍指导老师专职管理两支学生志愿者队伍,指导开展中医药科普文化活动,奠定了发展中医药科普剧的物质基础和资源保障。

  4.3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

  自2006年开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建立了两支致力于中医药科普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解说队和岐黄科普会。每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的学生中选拔素质优秀、能力突出的大学生,对其进行语言表达、社交礼仪、舞台技巧等培训,经考核后上岗解说和开展中医药科普活动。2012年,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始发展科普剧,在广东中医药博物馆解说队中组建科普剧部,由热爱表演、擅长剧本创作、热心中医药科普的解说员们组成。每年精心创作原创中医药科普剧1~2部并进行编排表演,至今已有5部经典保留剧目在省级科普剧比赛和科普场所中公开演出,取得良好反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定期举办校级科普剧剧本比赛,集思广益,在全校范围征集优秀科普剧本选送参加省级科普剧大赛,成绩优异。大学生们青春洋溢、活力四射、创意无限,是优秀的科普剧编创和表演人才,给中医药科普剧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和发展动力。

  4.4发展建议

  目前,开展中医药题材科普剧的单位较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科普剧的演出和参赛经验也不够丰富,缺乏参考学习的标准。中医药科普剧的推广需要社会、媒体的重视和宣传,吸引越来越多的力量关注和投入中医药科普剧创作与表演,促进中医药科普剧的发展。此外,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缺乏专业的舞台编创指导人员,剧本的表演性、艺术性和戏剧性不够,缺乏吸引力。表演人员多为在校大学生,未接受过专业的舞台表演指导和训练,表演动作和表情比较拘谨,表演能力、场控能力、互动能力不足。希望未来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班、聘请指导老师等各种方式丰富知识储备、熟悉编剧方法和表演技巧,从而提高科普剧的创作和表演水平。

  5展望和结语

  中医药科普剧是一种新颖的艺术和传播形式,它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表达和传播了中医药理论知识、医家人文故事、中医药发展历史和文化等深奥内容,增加了大众对于中医药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尤其启发了青少年对中医药的兴趣和热爱,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医药科普剧作品不仅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系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灵活的表现形式、生动的表达艺术,更需要中医药科普工作者们持续的热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和剧目,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何清湖,魏一苇.中医药文化应如何进行科普传播[N].中国中医药报,2017-1-11(003).

  [2]叶影.浅谈科技馆科普剧的开发与表演——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三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6:463-465.

  [3]李亮.“与科学家对话”科普剧开发及实践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7.

  [4]孙学达,贾治中.清代药性剧是中医药科普创举[N].中国中医药报,2018-7-19(008).

  中医药论文投稿刊物: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用刊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博士生导师访谈录、学术探讨、临床研究、方药研究、针灸推拿、医史文献、临证集萃。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977.html

《中医药科普剧的发展探析》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